事實上,戴音樂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他認為固定是不正常的,隻有流動才是正常的;二是他不想讓他的下屬變成他“離不開的人”。前者明顯是受軍隊做法的影響,因為軍隊總是流動的,沒有始終固定在一個地方的軍隊。後者表明戴高樂是個主要靠自己的思維和決斷而生存的領袖,他不會容許身邊有自己永遠離不開的人。隻有調動,才能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保持顧問和參謀的思維和決斷充滿朝氣,也就可以杜絕顧問和參謀們利用總統和政府來營私舞弊。戴高樂對這一原則的執行是毫不留情的。
戴高樂的第二任辦公廳主任卻違背了他的這一原則,他自認為是戴高樂最親密的好朋友,沒有必要嚴格遵守戴高樂的這一規定。在他按照戴高樂的規定該離去時,他為了向後任交代必要的事情和工作程序,在他調離的初期還常來辦公廳。戴高樂見後,極嚴厲地批評他說:“你為什麼還來這裏?難道你忘了我的規定了嗎?”
戴高樂這種無情的冷漠使第二任辦公廳主任驚訝不已,他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我……我來……”。
“不要再說了,我不想聽你的任何解釋,你最好在最短的時間內離開我的辦公廳。”說完這話,戴高樂拂袖而去。
其實,每一個上司幾乎和戴高樂一樣,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下屬與自己的距離太近。當然,也不希望這種距離太遠。距離太近,上司認為下屬幹涉了自己的自由。距離太遠,又顯得過於冷漠。因此,與上司保持恰當的距離是非常必要的。
和上司保持一定的距離,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保持工作上的溝通,一定感情上的溝通,但要千萬注意不要窺視上司的家庭秘密、個人隱私。你應該了解上司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風和習慣,但對他個人生活中的某些習慣和特色則不必過多了解。
要注意了解上司的主要意圖和主張,但不要事無巨細。否則你會使他感到,你的眼睛太準了,什麼事都瞞不過你。這樣他工作起來就會覺得很不方便。他是上級,你是下級,他當然有許多事情要向你保密。有一部分事情你隻應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千萬不要成為你的上司的“顯微鏡”和“跟屁蟲”。
要注意時間、場合和地點。有時在私下可談得多一些,但在公開場合、在工作關係中,就應有所避諱,有所收斂。
總之,在與上司相處時,你與上司之間一定要保持適度的距離。
親近上司有利於你的發展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經常目睹這樣一些年輕人,他們是靦腆的,清高的,害羞的。如果不是向上司交報告,他們絕不會到上司辦公室去坐一坐,談上5分鍾;召開部門會議時他們總是坐在離上司最遠的地方,既不提建設性意見也不提批評意見,即便上司點名令他發言,他也僅是慌亂地與上司的四目交接,訥訥地附和別人;甚至在單位安排年假旅遊時,上司一再聲明要與大家盡情遊樂,彼此放下職位等無形約束,他們仍顯得拘謹或者清高,不想與上司分享同乘一隻木排或橡皮艇。他們總是與“群眾”在一起,言談之中,他們似乎還非常鄙薄那種親近上司、親近權威的行為。
然而,很不幸,這些在上司的印象中總是“朦朦朧朧說不出好壞”的基層在職人員,總是缺少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他們總是顯得懷才不遇、鬱鬱寡歡。在議論中,他們會抱怨上司沒有識人的眼力。
其實,在管理層服務數十年的人都知道,任何人的觀察範圍都是有限的,上司麵對的是一個強有力的集體,發揮出這個整體的優勢才是他晝夜要考慮的;至於識不識人,首先在於這個有才華的人自己是否甘於坐在權威麵前去,是否敢於展示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麵。
也就是說,你給上司一個機會認識你,然後才談得上合理地派遣你到最合適的位置上去。要成功,在麵對上司時,自己首先要放下那副“有才華的老百姓”的架子。
在親近上司的曆程中,首先要糾正有些似是而非的成見:如果我要出現在上司麵前,一定要以一個爭辯者的形象出現,方不失尊嚴。
任何一個明智的上司都歡迎提出不同意見的人,但都反對把時間無謂地花在爭辯上。“不要爭辯”被寫入了許多上司的行為準則中,搞企業、用人,都不需要爭辯中的對立情緒。所以,如果你有機會麵對麵地提出不同的意見,需記住不要以“拍案而起”的方式,而要在幽默而尖銳的氛圍中一針見血地提出來,要懂得維護上司同樣敏感的自尊心,要詼諧而策略地提出反對意見,最好讓上司在笑聲中接受。
如果我要在上司麵前站得住腳,一定要用工作成績來說話,而不采用所謂“私人關懷”的策略。
作為明智的上司,當然歡迎坐到他麵前來的員工都是競爭中的強者,但他同樣不希望他們遞上公文夾就走。高處不勝寒,一名上司要承受的壓力和孤獨是無法言喻的,這背後也許包含著諸多動人的“私人故事”。例如他被迫不能“忠孝兩全”;例如他最終成了每月隻有一次機會探望兒女的“成功人士”;例如他最終為事業上的傾注而付出了代價——他的健康狀況堪憂。即使身為上司,他也找不到能分擔苦惱的人。因為,他已被人們的想象熔鑄成精神上的“鋼鐵戰士”。
總之,上司也急需來自下屬兼朋友的“私人關懷”。
如果在上司麵前出現不拘小節的錯誤,將是最大的失誤。
從本質上講,誰都不希望有才華的人不露破綻。上司也是如此,如果你在才華之外謹小慎微,滴水不漏,上司也許會懷疑你對他而言存在一種潛在的威脅。這種親近之舉可能反而對沒野心、一心幹事業的人沒好處,所以不如在上司麵前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誤,借機展示“真實的你”,從而在上司麵前取得信賴。
接受來自上司的非公務意義的邀請會惹閑話。
是的,這確實會引發一些議論,甚至,在你被點名去陪患有肩周炎的上司打幾局乒乓球時,整個單位已盛傳你將要被提拔的消息了。但你是否要因此打退堂鼓,推掉這一可以全麵展示自己的機敏、活力、自信風采的機會呢?事實上,你完全可以在這一非公務意義的邀請中展現自己的說服力。
不要忘了,上司不一定會在正式場合中觀察人。在正式場合中,人人都正襟危坐,而在與上司單獨接觸的私人氛圍中,他們各自的本來麵目,就在無形之中完全地呈現出來。比如阿諛之人在這種場合會很緊張,琢磨怎樣的結局是上司最喜歡的;心地磊落之人卻可以放開手腳來打乒乓。這一切,相信都逃不過明智的上司的眼光。
與上司關係密切會失去一些朋友。
有這種可能性,你與上司關係密切,你被委以重任之後,一些原先的“朋友”會疏遠你。也許是出於嫉妒,也許是出於別的什麼原因,他們會散布對你不利的流言,比如說,說你是上層的“關係戶”,但最終每個人是憑自己的能力與才華說服人的。如果你受到提升,而且勝任或勝出那個職位,那麼流言就會雲開霧散。
雖然我們不能操縱別人的議論,但我們可以生長出自己的智慧之果,麵對果實,任何非議都站不住腳。所以,你要成功,首先不要畏於人言,隻要你不是諂媚之徒,真相最終會還你清白。其次是要抓住成功之梯的第一級:讓上司肯定你,認識你。
不要損害上司的自尊心
社會是由不同的人組成的,人活在社會上,都有渴求尊重的要求,你的上司更不例外。也許你有這樣的感受,和上司建立和諧融洽的關係真是不易。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上司和下屬在價值觀念上存在著極大差異,對工作的價值觀念不同直接影響著對人性價值觀念的不同。所以,能充分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對你搞好與上司的關係來說是很重要的。
任何一個人的價值觀都是在一定的生長環境、教育環境、工作環境中逐漸形成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如果你與你的上司年齡相差很大,你更要注意這一點。難怪現在有很多上司感歎:“真不知現在的年輕人,到底在想些什麼?……”其實這是由上司和下屬的價值觀不同造成的。
假如你的上司有這樣一種心理:“這個公司是我一手辛辛苦苦創造和發展起來的。無論什麼事情,都有我說了算。”這時,你更要注意了,因為擁有這種心理的上司一般自尊心都比較強。當你提否定性的意見時,千萬要注意。你絕對不能這樣對你的上司說:“老總,你的觀點早已跟不上時代潮流了,你應該……”這樣你的上司肯定會大發雷霆。如果你站在上司的立場想一想,你就很容易明白一點的。你自己引以為榮的東西被別人批評了,你一定會難以忍受,並且你肯定會對那個人產生反感。因為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你一定要善於從上司平時的言行中把握上司的觀點和心理,避免有損上司自尊心的事情發生。如果你多站在上司的立場考慮問題,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奧斯·亨利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他能力很強,也很上進,工作非常努力,但一直幹了幾年,他還沒有提升的機會,當時與他一起進這公司的人都做了主管。實際上,這其中的原因大多數同事都很清楚,他自己卻想不清楚。
一次,他的主管正和公司老總一起檢查工作,當走到他的辦公室時,他突然站起來,對自己的主管說:“經理,我想給你提個意見,我發現咱們部門的管理比較混亂,有時連一些客戶的訂單都找不到。”
也許奧斯·亨利說得是事實,但是由於他選擇的時間、地點反方式不對,這件事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
也許你會這樣說,奧斯·亨利也是為了公司的利益,並且想改進工作。是的,他的本意是不錯的,但我們要了解人性的另一個方麵,任何人都有自尊心,誰也不願讓自尊心受到傷害,更不願當眾出醜,即使有一部分人能做到不計前嫌,但絕大多數人忘不掉當眾受辱的難堪,以及損害自己自尊的人。
因此,如果有意見,一定要在不損壞上司自尊的情況下以一種妥善的方式和上司溝通,最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即使自己內心不服,也不能損害上司的自尊心。如果你不顧後果,當眾羞辱你的上司,隻能說明你還不成熟,缺乏理性罷了。
如果你年輕氣盛,一不小心當眾讓你的上司出醜和難堪,不小心損害了你上司的自尊心而且你也不想換工作,那就趕快向上司道歉,這是唯一可取的彌補措施。你的上司看到你的低姿態,也許會認為你當時並不出於什麼目的,從而會原諒你。否則,後果將會不堪設想,也許用不了多久,你就會加入到失業大軍的行列。
因此,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要尊重上司,滿足上司“被尊重”的需要,維持上司的自尊,同時讓別人尊重你,哪怕你隻是個小人物,因為他們實在找不到傷害你的理由。世界有許多事情都是相互的,你維護別人的自尊,別人才能維護你的自尊。
不損害上司的自尊,同時又維護自己的自尊,這是每一個下屬都應當做到的。有人說過,“當一個人不具備自尊時,你所給予他的尊嚴,他是不會珍惜的,人心最易麻木於信賴之中。隻有那些擁有強烈自尊的人,他才知道如何維護自尊,如何才不會損害別人的自尊,因為自己已經將自尊植進了他的骨髓之中。”
尊重別人吧,尊重別人其實就是在尊重自己。維護上司的自尊吧,隻有維護他們的自尊,才有利於你的事業才的成功,才能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對自己的定位要準確
作為下屬,對上司權力範圍內的工作,無論你本人多麼有能力,也絕不能擅自處理和決定。要是自己想做,並且可以勝任那份工作,應該把這種想法告訴上司,得到允許後再做。這對建立起相互間的信賴關係非常重要。如果自己擅自做主,那麼,你無論多麼有成績也不會受到上司的讚揚。
在新加坡的第五年,羅西跳槽到一家食品連鎖店裏做策劃總監。原先他是在一家連鎖錄影帶店裏做“小弟”,但擁有一份珍貴的客戶花名冊。說它珍貴,就在於它的內容,不僅有常到店裏租錄影帶的客戶的基本身份資料,還有他們的聯絡電話地址,以及他們對影碟的喜好,看影碟時吃的零食……
毫無疑問,誰能了解客戶在想什麼,誰便能搶占市場。正是帶著這種理念,他利用業餘時間收集當地居民的生活資訊,特別是有關食品的,因為他在大學時修的專業是食品加工與銷售。甚至有時他還沿街“查檢”豪宅倒出來的垃圾,分析哪種速食品是名人、富人的最愛……
上班後,羅西在超市裏的第一個舉措是,不再將貨品的標價明示在外,除非顧客按一個價格鈕,價錢才會在液晶屏幕上出現。一天下來,便可得知哪些產品暢銷,哪些是冷門貨,得趕快下櫃……通過在不知不覺中對顧客進行“民意測驗”,很快就為老板開創了巨大的商機和利潤。
從此一炮打響,他成了紅人,常常在總經理身邊做“謀士”。接下來,羅西著手做一些有趣的改良。因為與老板很熟了,甚至可以和他一同進洗手間,一次還開他玩笑:“哦,原來老板也要親自小便!”
第二個“策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靈感的,即在商場的男衛生間掛上兩幅小標語。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兩條開玩笑的“警句”。不過,老板卻叫好,之後顧客倍增,不少人就是衝著這兩條“一傳十十傳百”的句子而來的。後來,一些女顧客在男伴的引路下,也會嘻嘻哈哈地拐進去欣賞一下。
一天下午,羅西突然肚子痛,馬上想去廁所,可男衛生間裏已被一群中年婦女所占據,她們在朗讀那幾行“黃色佳句”,情急之下,便進了女衛生間,並反鎖了門。
不久,叩門聲一陣緊接一陣,並且驚動了老板。於是他匆忙開門,舉一張報紙,將“最重要的部位”臉遮住,然後趁大家慌亂之際,且戰且退……後來才知正急著要進女廁的是老板的太太!
同一天,老板的父親打來電話,因為聽不懂他的當地口音,費了好大勁,羅西才恍然大悟:“哦,你是找老板吧!”結果對方扔下電話,就驅車來告狀,說羅西罵他:“老王八吧。”真是冤枉。從此,王老板有點討厭羅西的“創意”,幾次設計的促銷方案,全被他一一否決。
他的評語是“不正經”!
在一次周末會餐時,氣氛十分親切,大家也談笑風生。這時,羅西又犯了一個錯誤。
老板說,他就讀過某名牌大學,羅西對該校比較熟悉,便脫口而出“那所大學最有名的兩樣是球隊和風騷的女生。”
老板很不高興了,極不情願地說,“我妻子也是那所大學畢業的。”
“真的嗎?”羅西慌忙改口道:“請問夫人是打哪一個位置?前鋒還是後衛?”
老板勉強笑了,但很難看。
漸漸地,羅西被徹底冷落了。最後,他識趣地走人。在與老板話別時,老板說了一句話:“你很會玩創意,記住,老板不好玩,也不能玩!”
羅西這才明白,曾經把他當“親人”以及哥們其實是一個愚蠢的錯誤,老板就是老板,那是一種權威,他隻能用來“敬愛”,不能用來“親愛”,否則,他會把你所有不經意或善意的笑話,當做一把把利劍刺向自己脆弱的心。因此,他就不會再器重你。
事實上,羅西從未“玩”過他,但因為他是老板,所以不習慣羅西的“隨便”,乃至覺得很受傷。看來,在職場裏,最安全的“保命方略”不是怎麼衝,而是怎麼擺正自己的位置。作為下屬,在工作中,如果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就會處處碰壁,事事受阻,最終將受到嚴厲的懲罰。就像羅西那樣。
不要和上司爭風頭
每個人都有不安全感,當你在世人麵前展現自己、顯露才華時,常常會激起各式各樣的怨恨和嫉妒。因此,對於你的上司,你更應該采取不同的對應方式。在工作或生活中,如果你想要獲得領導的賞識,搶奪他們的風頭或許是最嚴重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