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與上司交往最重要的事
擁有一份有發展前途的工作是一個人一生的幸運,但你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有發展前途,很多時候不在於工作本身,而在於你與上司的關係,因為我們生活在等級分明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中,任何人都免不了與上司相處,與上司打交道,但上司與下屬之間存在著身份的差異與地位的高低,而不是並列平行的關係,也就是說,上司掌握著你的“生殺大權”。所以說,要想在事業的征途上步步高升,在與上司相處的過程中,你一定把握好重要的事。
上司看重你哪一點
有人曾說:“一個人在摸索自己人生出路的時候,最糟糕的情況,莫過於盲目地行動,其危害在於盡管你動了許多腦筋,出了很多力氣,但卻毫無所獲。”這正如一個射手,如果不知道射擊的目標在什麼地方,就絕對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同時還浪費了子彈。
這話在下屬與上司的相處過程當中同樣適用。很多事情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拿最重要的事來說,誰又確切地及時地能夠把握這一點呢?隻有掌握了上司的所好,他最喜歡什麼樣的下屬,自己才能投其所好,獲得上司的青睞,才不至於將事情弄巧成拙,被上司炒魷魚。
下麵是幾位領導人物對下屬的要求,希望對你能有所啟發。
日本索尼公司的總裁大賀對任何枝節問題都不放鬆,就連索尼公司標準字母的大小也要過問,公司上下人人都敬畏他。所以,他喜歡是工作極其細致、勤懇的下屬。
美國新聞史上著名的報業巨匠經常提醒了他的下屬要尊重事實。在他的命令下,城市版編輯室的牆上貼著大標語:“精確,精確,再精確!”如果一個記者說一萬人參加了集會,實際上隻有5000人到會;說一場大火損失了20萬美元,實際數字卻是7.5萬美元,這個記者就會受到斥責和罰款。
鬆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特別注意聽取年輕管理人員的意見,所以,年輕人總是努力把自己的思想認真地加以歸納,以便在鬆下麵前很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僅如此,鬆下還大膽重用有能力的年輕人。
麥當勞帝國的建立者雷·克羅克的經營哲學是:“如果一個企業中,有兩名主管的想法一致,則其中一名便是不必要的。”他雇用人時,隻看其才能,即工作表現;他的用人哲學是,重視外觀;他是實用主義者,不看重學曆。他的高級主管人員有26名,其中12人沒有大學畢業。80人的總部主管中,43人沒有任何學位。正是這些人的踏實肯幹,成就了麥當勞公司。他特別強調創新,他這樣告誡員工道:“我們必須朝前走,一直走下去,永不停步。”他拿出300萬美元,建立實驗室,進行專門研究,改進產品質量。
美國MIT多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蒂說:“我們在招人時,如果有人大學畢業時考試成績全都是A,我們對他不感興趣。如果有人在大學考試成績中有很多A,但中間有兩個D,我們才感興趣。因為往往在學校裏表現得很好的學生,與我們在一起工作時,表現得並不那麼好。我們就是要找由於個性與眾不同,在大學學習時並不是很用功的那些人。這些人往往很有創造性,對事物很警覺,反應非常機敏。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種心態,是指與傳統思維完全不一樣的那種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學了多少知識,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擔風險,不循規蹈矩地做事情。”
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看重的是協作,他說:“在一家具有整體高智商的公司裏工作的雇員能夠有效地協作,結果所有在同一個項目裏工作的主要人員都能很好地相互激勵。當你擁有一定數量的高智商人才並能良好協作時,其水平將會日益提高。交叉的激勵產生新的思想,那些不太有經驗的雇員也會因此被帶動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上。”
因此,對於下屬來說,上司的好惡有時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得不到上司的器重,就會失去許多機會。但在許多地方,往往是“會幹的不如會看的”。所以,掌握上司最重視的地方,有利於你協調自己與上司的關係。當然,不同的上司有不同的性格,關鍵是因人而異。
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
下屬主要的職責就是快速、準確、高效地完成上司交給的任務。這是得到上司認可的一條重要途徑,上司才有可能因此而提拔你,使你通過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相反,如果你能力一般,工作平平,甚至連上司交給你的最簡單的任務都無法完成,那麼你肯定不會得到上司的認可。也許還有一種最壞的可能在等待著你,那就是被炒魷魚。
要想穩坐釣魚台,甚至步步高升,首先就要和上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要取得上司的信任,而取得上司信任的必要條件就是減少工作上的失誤,從而使工作正確、順利和高效地進行。因為上司大都喜歡工作出色的下屬。
要想出色地完成上司交給的任務,首先就要分清主次,將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被自己想做的、上司要求我們做的以及自己擔負的許多責任搞得精疲力竭,疲於奔命。如何最好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最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很多人對此感到很為難。
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它能左右你職場上的一切。那麼,究竟是什麼在困擾著你?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是你分不清擺在麵前的問題到底哪個是最重要的。
對一個非“重要”即“不重要”的問題做出決定並不難,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甚至可能發現自己利用時間的某些方式純屬於浪費。但是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上司交給的事情都是重要的事情,問題不在於“重要”與“不重要”,而在於“重要”與“最重要”。所以“最重要”的敵人常常是“重要”。它就像霧一樣常常迷住你的眼睛,使你找不著北。
羅克畢業後,應邀到一家大型公司做助理。剛到任時,總經理給他談了公司的情況與現狀,並且交給他兩件需要辦理的事情,一件是資金周轉問題,另一件是公司員工的日常需要供給問題。羅克學的是會計專業,且認為有籌集資金的特長,因而產生了一個很實際的想法,將解決資金周轉的問題放在了最重要的事情上。
這引起了公司絕大多數員工的強烈不滿,因為以前的助理把精力主要放在滿足公司員工的日常需要上麵。但是新助理羅克卻不這麼做。他為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在各個部門跑來跑去,幾乎從不處理日常事務。
公司員工對於他的這種做法極為不滿,就派了一個代表團到總經理那裏要求換新助理,或者讓羅克徹底改變自己的做法。總經理了解羅克的做法,就對他們說:“放心吧!他會將你們的問題解決得很好的。但是,你們要給他一段時間。”
沒過多久,公司資金周轉問題解決了。羅克這才開始著力解決公司員工的日常需要問題。雖然他後來將問題處理得很好,但是由於他沒有將員工問題放在首要位置解決,許多員工對他已有成見,他在公司的狀況可想而知,最終,他離開了那家公司。
後來,羅克說道:“我的失誤在於團隊建設做得不夠,解釋工作做得不足,與下屬、上司的溝通不夠。沒有將總經理交給的任務分清哪是最重要的,哪是重要的。如果我將員工實際問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但是,現在說什麼都已經太遲了。”
那麼,對於你來說,上司交給的任務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是什麼使你無法將時間和精力放在你本想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上呢?是因為太多“重要”事情需要做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情況就是這樣,而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總是後悔沒有將生活中的首要事情放在首位。
上司在分配給你任務的時候,有時是間接的,有時是剛剛給你下達了一個命令,接著又下達了另一個命令。這時,你就要分清哪個是“最重要”的,先做好“最重要”的事情,再做“重要”的事情。這就需要你準確領會上司的意思,如果僅靠表麵上的意思去理解上司的話,那麼你就可能無法體會到上司的真實意圖。特別是有些上司在說話中習慣用一種暗示,這就更要引起注意。這時,你就要用你聰慧的大腦認真地領會了。
例如,上司如果對你說,我最近整天忙得團團轉——開會、寫文件、赴約……對了,我讓他們做的統計表怎麼還沒送來。我今晚需要看一看,還有,你將我的公文包整理好,一會兒,我要去參加一個重要會議。這時,你就應該先把上司的公文包整理好,不耽擱上司去開會這才是最重要的事。然後,再抽空去看看統計表的情況。如果他們做好了,拿來放在上司辦公桌上,如果他們沒做好,告訴他們抓緊時間,上司今晚要用。聰明的下屬一般都會這樣做。
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的史蒂芬·柯維博士曾這樣說:“人類的重要任務就是將主要事務放在主要位置。”作為下屬的你能做到這一點嗎?
總而言之,人人都想取得事業上的輝煌,但是取得事業成功的因素往往掌握在你的上司手裏。那就需要你很好地完成上司交給你的任務。隻要你投入極大的工作熱情,分清“最重要”的與“重要”的。相信你的事業一定會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向上司的彙報要及時和講究方式
及時地向上司彙報工作的進展情況或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就會減少很多失誤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果這樣長期下去,上司就會逐漸信任你,就會放心地將更重要的工作交給你去辦。
所以,在你準備做一件事情之前,應先向上司作一彙報。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差錯,可以不斷地向上司彙報工作的進展情況,這樣在上司的眼裏,你肯定會成為一個有頭腦,有思想的人物。另外,在工作中發現了問題,也要及時地向上司彙報。要實事求是,不添油加醋,並且,在向上司彙報工作時還在注意談話的技巧。這樣才能讓上司相信你,並接受你的建議。
麗達家庭不富裕,她很早就出去打工,想靠自己的努力去開拓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經朋友介紹,她來到芝加哥一家餐館打工。這家餐館經營得不錯,再加上芝加哥流動人口多,顧客多,飯館一直門庭若市,生意火爆,但不久麗達發現領班瑪麗是個心術不正的女人,她利用老板費諾爾因有要事纏身,無暇理會生意之機,大肆貪汙,管理一片混亂。
麗達看在眼裏,疼在心頭。經過幾天的思想鬥爭,她在掌握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冒著風險向老板陳述了她的看法。
老板費諾爾瞪著吃驚的眼睛,聽完麗達的“彙報”,他瞅了她足有一刻鍾,然後從牙縫裏擠出一句:“麗達,你知道我和領班瑪麗的關係嗎?”
“知道,她是你的情人。”麗達沉著地答道。
這時,費諾爾哈哈大笑起來。接著,他又轉變臉色,嚴峻地問道:“你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麗達也不知哪來的勇氣說道:“我想我的老板是個明白人,知道怎麼做才不至於飯館倒閉。”
老板費諾爾瞅著她,她瞅著老板費諾爾,就這麼僵著,大約有一分鍾,費諾爾從高背靠椅上站了起來,說:“謝謝你,麗達。幸虧你及時提醒了我。從明天開始,你就是飯館的領班。”
“什麼?什麼?”麗達簡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以為自己聽錯了。當老板變戲法似的將一個紅包塞進她手裏時,她才知道這是真的。
就這樣,麗達成了飯館的領班。後來,由於工作努力,成績突出,她又被晉升為副總經理。如今,經過艱苦努力,她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飯館,在她的精心管理上,飯館生意一日比一日紅火。並且,她的飯館有一個這樣不成文的規定,發現問題及時彙報者,有重獎。
也許這就是她的生意日漸紅火的主要原因。
試想,麗達如果沒有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彙報,也許就不會晉升為領班以及後來的副總經理。她的及時彙報不僅挽救了整個飯館的命運,同時,也促進了自己的成熟,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也許你會說:“麗達碰到了一個深明大義的上司,我的上司可不像費諾爾那樣寧可相信自己的下屬,而不會相信自己的情人。所以,即使發現什麼問題,如果不涉及到個人利益時,我也不會管——當今社會就是這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你真是這樣想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要知道,上司之所以能成為上司,他就有與眾不同的過人之處。如果你彙報的情況屬實,運用的方法得當,相信任何上司都會認真聽取和積極采納的。
這裏你要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果你發現問題出在上司那裏,到底該怎麼辦?是睜隻眼閉隻眼,還是及時提出?聰明的下屬一般都會選擇後者,因為他們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上司也是凡人,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沒有一點缺點。而事實上,作為下屬,就應該及時提出。但是,你千萬不要用評判家似的語言說:“你這個方案不行”、“這件事你做得不對”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上司聽了這樣的建議肯定會不高興。因為上司想聽到的是善意的批評,而不是惡意的攻擊。直來直去的下屬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一位低水準的下屬,他永遠也不會得到上司的信任和賞識。隻有那些發現情況能及時彙報,又能以恰當的語氣提出建設性意見的下屬,才能取得上司的信任和賞識,才能得到上司的重視。
總之,在向上司彙報工作情況時,你一定要及時並講究方式。
與上司要保持適度的距離
美學上有這樣一句名言,叫做“距離產生美”。意即和所審視的對象保持一定的距離,會更讓我們產生美的享受。
在人際交往中,“距離產生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恰當的距離產生美”才更為準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多種多樣,每一種關係都應有自己的距離,不要什麼都零距離或親密無間。尤其是你與上司之間,關係更要以適度為宜。這裏所說的距離,包括心理距離和空間距離。
上司和下屬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是必要的。最近的距離常常是1米。有關人員經過研究表明,坐在老板桌後麵的上司,和與下屬促膝談心的上司,給下屬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意味著威嚴,適合分配任務;後者則意味著親密,適合溝通感情。兩者是不能互換的。
如今,很多銀行的營業廳都有一個“一米線”。它在提醒人們,在辦理銀行業務時,人與人之間應當有一米遠的距離。這個距離,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更重要的一點是,在財物方麵,人們常常需要保留一份隱私。
也許你會說,我和我們的上司是鐵哥們、好朋友,就不必保持距離了吧?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大錯特錯了,你要知道,現實生活中,因為“鐵”而反目成仇的朋友簡直比比皆是。夫妻之間是關係最親密的了吧?但是夫妻之間反目成仇的例子簡直是舉不勝舉,更何況是朋友之間呢?雖然夫妻之間的關係不能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混為一談,但是,任何人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是從來不會消失的,不分彼此也隻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
現代化的通訊工作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即使是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隻要按幾個號碼,就能聽到對方的聲音。但是,電話本身就是一種距離,長長的電話線,拉開了雙方之間的距離。
所以,與你的上司保持適當的距離,反而更有利於交往的正常進行。
戴高樂將軍和西方國家其他領導人物一樣,他也有自己的顧問參謀,即有自己的智囊團。但他又和許多領導人物不一樣。戴高樂在對待他與下屬之間的關係上所堅持的原則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也深刻地影響了他與下屬之間的關係。
在他10多年的總統歲月裏,在他的總秘書處,辦公廳和私人顧問等智囊機構裏,從來沒有人工作時間能超過兩年。他總是這樣對他的下屬說,“我讓你工作兩年,是因為任何人都不能以某項工作作為自己一生的職業。”這是戴高樂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