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後漢書》記載,獻帝在長安時,辦過一件很值得稱道的事。當時的長安,經連年動亂、饑荒,穀一斛賣到50萬錢,長安城中人相食。獻帝令侍禦史侯汶開倉濟民,用米豆為饑民做糜粥,但餓死者並沒有減少。獻帝懷疑所發米豆不實,親自在禦前量試做糜,證實發放中確有克扣現象,於是下詔杖責侯汶,並責問京官們為何米豆發下去仍有如此多的人死亡?從此以後,米豆得以如實發放,使饑民們切實受到賑濟。這是公元194年的事,那一年他才14歲。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等人相互爭權奪利,矛盾越來越激化。二月,樊稠欲帶兵向東出關,向李傕索要更多的士兵,李傕顧忌樊稠勇而得人心,又因為當初樊稠私自放走了韓遂。於是讓樊稠過來參加會議,讓外甥騎都尉胡封在會議上刺死了樊稠,兼並了樊稠的部隊,如此一來諸將之間更加相互猜忌。李傕經常在自己家設酒宴請郭汜,有時還留郭汜在自己家住宿。郭汜的妻子害怕李傕送婢妾給郭汜而奪己之愛,就想挑撥他們的關係。
一次李傕送酒菜給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的豆豉說成是毒藥,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來給郭汜看,並說了李傕很多壞話,使郭汜起了疑心。過幾天李傕再宴請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懷疑李傕想毒害他,趕緊喝糞汁催吐解酒。於是二人率兵相攻,交戰連月,死者數以萬計。李傕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來幫助自己。漢獻帝派人勸解,沒有成功。
同年三月,安西將軍楊定害怕李傕謀害自己,就與郭汜合謀劫持漢獻帝到自己的營中,但計劃被人泄露給了李傕。李傕派他哥哥的兒子李暹率數千人圍住宮門,脅迫獻帝出宮。太尉楊彪出去對李暹說:“自古帝王沒聽說有徙居臣家的,你們怎麼能如此?”
李暹蠻橫地說:“我家將軍,大計已定,深恐郭汜入宮為逆,故派我前來迎駕,暫避一時,君敢來相阻,莫非與郭汜通謀不成?”
楊彪無法再與他理論,隻好回去稟報獻帝。獻帝無奈,在李傕的威逼下,被載回大營。宮中妃妾財物以及禦庫中的金銀珠寶,也都被李傕洗劫一空,用車載回大營。他還放火燒宮殿、官府、民宅。堂堂天子被劫入軍閥大營,如同傀儡,任人擺布。
李傕對漢獻帝多有怠慢,漢獻帝敢怒不敢言,晉升李傕為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
同年六月,李傕部將楊奉與軍吏宋果欲除掉李傕,事情敗露,楊奉引兵叛逃,於是李傕的勢力稍稍衰弱。不久,張濟帶兵從弘農趕到勸和,欲接漢獻帝到弘農,獻帝也派使者來勸說,李傕、郭汜二人準備議和,想各自交換兒子作人質,但李傕的妻子十分愛護自己的兒子李式,不願交換,和計未定。後李傕答應各自交換女兒作人質,雙方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