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中平三年,羌人內部發生兵變,韓遂格殺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集結三人的部隊共十餘萬人圍攻陝西,太守李相如叛離朝廷,歸附韓遂。不久,韓遂又聯合周邊的馬騰等人,合兵進攻三輔,聲勢浩大,勢不可擋。中平五年,韓遂、馬騰已攻到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危及長安和洛陽。靈帝急忙拜董卓為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共同解陳倉之圍,大敗韓遂、馬騰。董卓因此又得到朝廷封賞。
不斷升遷的董卓勢力急速膨脹。東漢朝廷為了遏製董卓權勢繼續滋長和蔓延,於中平六年征董卓為不掌實權的少府。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婉言拒絕,不肯就任。靈帝病重,急忙召見董卓,拜他為並州牧,所屬部隊隸屬皇甫嵩。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對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滿,便回奏靈帝說:“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陲。”拒絕交出兵權。隨即率領自己所屬部隊進駐河東,以觀時變。
董卓自領兵征討羌人、鎮壓黃巾軍以來,因戰功顯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斷升遷,尤其是擊敗韓遂等人的進攻後,他的勢力日趨壯大,形成了一支以涼州人為主體,兼雜胡人和漢人的混合軍隊。朝廷雖然對董卓加以抑製,但羽翼日豐的董卓自恃戰功與威望,變得越來越野心勃勃,目中無人。
屯兵河東以後,整個隴西便成了董卓的勢力範圍,他不僅掌握強大的武裝力量,是地方軍閥豪強,還是朝廷命官、邊陲重臣。憑借強大的實力,極度膨脹的野心促使董卓開始著手設計問鼎中央政權的具體步驟。
(二)董卓亂政
在進入京城,手握漢廷軍政大權後,董卓並不知足。為了更有效地控製皇帝,董卓不顧朝臣反對,脅迫獻帝將都城從洛陽西遷至長安。董卓還無視禮製和皇威,在自己的封地修築了與長安城牆規模相當的塢堡,高厚達七丈,明目張膽地用“萬歲塢”來命名,並規定,任何官員經過他的封地時,都必須下馬,恭恭敬敬地對他行大禮。
初到洛陽時,董卓手下雖然也集結了一批心腹親信,但是,要在龐大的中央官僚體係中縱橫捭闔,單靠這些人是遠遠不夠的。況且當時朝中許多有一定勢力和影響的官僚,根本就不服董卓。對此,董卓在玩弄權術的過程中,暗中培養爪牙,廣為收羅親信,用拉攏、誘惑、排擠等手段打擊和陷害一切於己不利的勢力和集團。封侯後,董卓極力拉攏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三人在朝中拉幫結派,沆瀣一氣,抬舉和扶植已被貶斥的陳蕃、竇武等人的後人。董卓不僅全部恢複陳蕃等人以前的爵位,還擢升他們的子孫,以使他們世世代代為己所用。據史載,董卓利用手中特權,重新提升和任用大批黨人,如吏部尚書周毖、侍中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司空伍處士等。不僅如此,隻要是與以上人員有關的黨錮之徒,董卓都把他們拔為列卿,一時之間,“幽滯之士,多所顯拔”。當朝大文學家蔡邕也曾被董卓拉攏和征召。當初,議郎蔡邕因直言上書皇帝而被放逐朔方,後來遇赦返回鄉裏。當地官吏王智原來與蔡邕有私怨,便彈劾蔡邕有誹謗政府的言論,蔡邕又被迫離家逃命,浪跡江湖,曆時十二年。董卓對蔡邕的盛名和才氣早有所聞,便特別征召他進京任官,蔡邕不想再涉及政治,婉言拒絕。董卓便威脅蔡邕:“如不聽命,我將誅殺你們全族。”蔡邕恐懼,隻好回到洛陽。董卓大喜,任命他為祭酒,十分敬重蔡邕,後來又不斷升遷他的官職。史書載,蔡邕三天之內,曆遍“三台”,官至中郎將。
董卓除了在中央各處安插自己的勢力外,還通過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布置地方爪牙。這樣,董卓通過層層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經控製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隻要是不滿他的官員稍有動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徹底鏟除,殺雞駭猴,威懾朝野。
董卓觀察到手握實權的袁紹和曹操對己不利,必須盡早除掉。早在廢立皇帝之前,董卓就想利用袁紹來支持他,可是遭到袁紹的極力反對。一次,袁紹說:“大漢恩德布滿四海,萬民擁戴,國泰民安。今皇上年紀雖小,但並沒有惡行傳布天下。你如果要罷黜皇上,改立新帝,恐怕沒有人讚同你的意見。”董卓聽後,凶相畢露,持劍怒斥袁紹說:“我是有意看重你,沒想到你如此不識抬舉,今天不殺掉你,今後總是禍害!”袁紹也手按劍柄,針鋒相對,董卓不敢輕舉妄動。當夜,袁紹就逃奔勃海郡避難。因為袁紹是世家大族出身,董卓也不敢繼續追究。董卓軍進駐洛陽時,曹操也在京城,而且手中掌握有一定兵權。董卓在擴充兵力、統收兵權的過程中,也曾想通過誘之以利來吃掉曹操。但曹操識破董卓的陰謀,拒絕與他合作,不辭而別,逃離洛陽。
衛尉張溫曾擔任太尉,素來對董卓飛揚跋扈、野蠻殘忍的行為極為不滿。董卓也視張溫為眼中釘,為了除掉這一心頭大患,董卓便在朝中散布謠言,誣蔑張溫與袁術長期勾結,對抗朝廷。不久,便以“莫須有”的罪名,笞殺張溫。在董卓的淫威逼迫和陰謀陷害下,他的競爭對手和朝中許多忠義之臣,不是被迫出逃,就是被鏟除消滅。
廢立皇帝之後,董卓又對何太後看不順眼,認為她有礙自己在朝廷上下恣意妄為和樹立威信。於是,董卓又大會群臣,向大臣們曆數太後所謂的罪行,說她如何如何逼迫婆母永樂皇太後(靈帝劉宏的母親),以致皇太後憂慮而死。這種違背婆媳常理,不講孝順禮節的做法,應當受到嚴厲懲處。之後,董卓便責令何太後遷居永安宮,不久,董卓又借故殺死少帝劉辯,毒死何太後。通過對中央政權最高層人員的更換和處理,整個東漢政府幾乎完全受製於董卓。皇帝的廢立、朝臣的任免、重大政策的製定,都由董卓說了算。此時,野心極度膨脹的董卓,已經目空一切。
改立獻帝之後,董卓將自己升遷為太尉,領前將軍事,成為三公之一,掌管全國軍事事務,後又自封郡侯,進位相國,躍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權。董卓雖然名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但實際上卻遠遠超越皇帝,享有“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等特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加官晉爵後,董卓還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權,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員。他首先封自己的母親為池陽君,越禮配備家令和家臣,地位與皇家公主相當。同時,董卓又拜弟弟董曼為左將軍,封雩侯,另外還封自己年幼的孫女為謂陽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
董卓初次率軍進兵洛陽時,見城中富戶貴族府第連綿,家家殷實,金帛財產無數,便放縱手下士兵,進行所謂“收牢”行動。這些士兵到處殺人放火,奸淫婦女,劫掠物資,把整個洛陽城鬧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控製中央政權後,董卓殘忍不仁的惡性更加膨脹,經常派遣手下士兵四處劫掠,殘害百姓。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部屬的羌兵在陽城搶劫正在鄉社集會的老百姓。士兵們殺死全部男子,凶殘地割下他們的頭顱,血淋淋地並排掛在車轅上,令人觸目驚心。此外,他們還趁機擄走大批婦女和大量財物。回到洛陽後,他的手下將領把頭顱集中起來加以焚燒,而把婦女和財物賞賜給士兵。
一次,朝中許多官員被董卓邀請去赴宴。官員們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宴會上,董卓興致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顧忌,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對在場的人說:“為了給大家助酒興,我將為各位獻上一個精彩的節目,請欣賞!”說完,擊掌示意,狂笑不已。頓時,整個宴席變成了肅殺的刑場。董卓把誘降的幾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會場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們的舌頭,然後有的人被斬斷手腳,有的人被挖掉眼睛。其手段之殘忍,令所有在場官員和士兵慘不忍睹,許多賓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嚇得抖落在地。董卓卻若無其事,仍然狂飲自如,臉上還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還有一次,董卓把俘虜來的數百名起義士兵先用布條纏綁全身,頭朝下倒立,然後澆上油膏,點火將他們活活燒死,可謂殘忍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