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德國無機化學家、諾貝爾獎得主阿道夫·馮·拜爾,在他的自傳裏曾提到自己小的時候一次難忘的經曆。那是在他10歲生日的前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高興地預想著父母一定會送他一份大禮物,並為他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因為德國人對家人的生日是十分重視的。但是,那天早晨起床以後,父親還是老樣子一吃完早飯就伏案苦讀,母親則帶著他到外婆家消磨了一整天。小拜爾就有些不高興了,細心的母親發現了,耐心地開導他:“在你出生的時候,你爸爸還是個大老粗,所以現在他要和你一樣努力讀書好參加明天的考試呢!媽媽不想因為慶祝你的生日而耽誤爸爸的學習,媽媽在為明天我們的生活能夠豐富多彩而盡心盡力呢。你也要學會珍惜時間學習呀!”這番教誨從此就成為拜爾的座右銘,他認為:“10歲生日時,母親送給我一份最豐厚的生日禮物!”
當然,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一點一滴時間都是寶貴的,就應該時時刻刻盯著孩子看書、學習,孩子稍一玩耍,就覺得浪費時間了,不時催促孩子學習,其實這種想法也是非常不正確的。盡管時間對每個人都是相同的,但最關鍵的還是如何去抓緊。與其注重學習時間,不如注重學習效果。表麵上看來天天在學習,但孩子厭煩了,疲累了,還一直這麼學下去,效果恰恰很不好。不如幹脆徹底拋開,放下這一切,讓思想徹底輕鬆,回頭再來抓緊學習。
每位父母都應該明白,如若不想讓你的孩子落後於其他人,那麼就應該讓他們在這個急流勇進的社會中學會搶占時間,搶占先機,永遠將自己放在知識探索的第一位,這樣你的孩子才不會落後於他人。
讓孩子在非常飽滿的狀態下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還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對求知產生強烈的欲望。最後,孩子自然會愛上學習。當然,關於如何尋找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段,父母可以讓孩子把每天所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經過一到兩周的記錄,找出孩子每天精力最充沛、做事效率最高的那段時間,那便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段。
家長要明白,“見縫插針,搶占學習時間”也要在孩子情願並且樂於主動的基礎上才行。家長在教育孩子學習的時候,切勿用督促的心理去讓孩子學習,否則,隻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72.學無止境,不滿於現狀
生活或學習中,很多家長一看到自己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較強,成績不錯,不由自主地便對其進行表揚。的確,對孩子取得的成績表示讚同、誇獎,是能夠讓孩子更加積極向上,可事實上,大多孩子都經不起這種讚譽,家長誇獎得太多,很容易造成孩子驕傲自滿且停滯不前。
當今社會充滿競爭,腳步隻要稍微慢那麼一點,就很容易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家長如果要想孩子能夠在各種競爭比賽中獲勝,就絕對不能讓孩子隻是僅僅滿足於目前所取得的一點小成績。父母應該正確地教導孩子,學習就像登山,千萬不要攀到了山腰便放棄了,因為頂峰還有更加絢麗的風景。
華人首富李嘉誠之所以能夠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在很小的時候,李嘉誠心中就有了為之奮鬥不止的目標了。
有一次父親李雲經帶著年幼的李嘉誠到了汕頭的海邊。父親一邊指著海麵上的船舶遊輪,一邊給李嘉誠講人生的道理。但是,此時年幼好動的他並沒有把父親說的放在心裏,而是對海麵上的遊輪產生了興趣。
他覺得這麼大的輪船可以穩穩當當地在海上航行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於是,他指著大船對父親說:“爸爸,我將來也要做大船的船長!”父親高興地對兒子說:“好孩子,真有誌向!但是,做一個船長非常不容易,他必須考慮很多問題,思考必須很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