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從1961年開始做的一係列實驗中的一幕。普羅齊其實不知道,那個“學生”並非是應聘者,而和主試者是一夥的。他聽到的隔壁的呻吟、喊叫、抗議和哀求,不過是播放在錄音機裏麵事先錄好的內容。這個實驗不是關於學習和記憶的,而是研究人們在多大程度上會對權威服從到底。在做這個實驗之前,米爾格拉姆問過40多位精神科醫生,讓他們猜測有多少人會把電壓一直增加到450伏,直到把實驗做完。精神科醫生們說:“1%。”隻有惡魔才會如此冷血。但是,在米爾格拉姆的實驗中,有大約2/3的被試者按下了450伏電壓的開關。很多被試者在實驗過程中感到極其不舒服,緊張得瑟瑟發抖、大汗淋漓,聲音變得結結巴巴,甚至發出神經質的笑,但是,他們還是會服從到底,把實驗做完。米爾格拉姆的實驗發現,男女性別比例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種族的不同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換言之,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撒旦。四十多年以來,很多學者重複了米爾格拉姆的實驗。四十多年的社會進步會讓人們有更多的警醒嗎?沒有。實驗的結果幾乎一模一樣。
基弗的畢業作品激怒了答辯委員會的成員,米爾格拉姆的實驗也激怒了他的同行們。這個實驗太離經叛道了。他申請母校哈佛大學的終身教職,被拒絕了,最後隻得到一個不太出名的紐約城市大學,在那裏繼續做他異想天開的研究。他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被稱為“六度分隔理論”,說的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6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6個人,你就能認識這個世界上所有你想認識的人。這真是一個八卦到家的理論。
米爾格拉姆並不關心如何解釋自己的實驗結果。後來的心理學家作了很多嚐試,比如說或許身穿白大褂的主試者代表了大學和科學,而這可都是現代社會中被大家公認的權威;比如說電壓是一點點增加了,重複的次數多了,人們就會產生麻痹意識;比如說被試者對信息的了解不夠全麵,他們遇到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要求,難免會不知所措;比如說責任的劃分並不明確,服從者認為上級理應承擔所有的責任。所有的這些“解釋”,其實都是想回避米爾格拉姆要求我們正視的一個冷酷現實:想要找到潛在的納粹分子嗎?你不必到精神病院去,在耶魯大學所在的紐黑文小鎮,隨處都可以找得到。人人心中都藏有魔鬼。隻有當我們眼睛一眨都不眨地注視著它們的時候,它們才會訕訕地退下。如果我們稍不留神,甚至故意扭過頭去,它們就會悄然出動,用毒汁浸淫我們的心靈。
傳染病和基督教本文為羅德尼·斯塔克《基督教的興起》讀後感。
兩千多年前,在羅馬帝國,基督教不過是幾個偏僻的鄉下人相信的異端。根據《使徒行傳》的記載,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幾個月之後,總共隻有120名基督徒。但是到了公元4世紀初,基督徒的數量已經相當壯觀。很多曆史學家對這一時期基督徒的數量作了估計,結論是在大約公元300年的時候,基督徒的人口已經達到羅馬帝國人口的1/20甚至1/10,大約在500萬~750萬人左右。按照這個估計,在不到300年的時間內,基督徒的人數以每十年40%的速度在增長。尤其是在公元2世紀中期到3世紀初期的大約五十年時間內,基督徒的人數迅猛增長。正是由於基督徒的人數浩浩蕩蕩,才使得羅馬皇帝逐漸調整了其宗教政策,從迫害和歧視基督徒,轉為容忍甚至推崇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