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未來一百年(3)(3 / 3)

如果發達國家變成了老齡化社會,誰來為這些老年人打工,誰來服兵役?進入老齡化的發達國家必須補充更多的移民。美國吸引了大量的墨西哥移民,而歐洲則吸引了大量的非洲和阿拉伯移民。據估計,到2020年,西班牙裔美國人將占美國總人數的20%。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穆斯林常用名“穆罕默德”已經在英國最流行的男孩名字中排名第5,鹿特丹人口的40%是穆斯林。到2015年,俄羅斯軍隊中一半以上的士兵會是穆斯林!到時候,車臣戰爭會怎麼打呢?

哈佛大學政治學家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表明上說的是文明的衝突,其實擔憂的是人口消長對世界格局的顛覆。人種之間、民族之間的出生率差異極大,出生率較低的發達國家包括日本、德國、意大利和俄羅斯等國,但發展中國家的出生率則顯著高於發達國家。伊斯蘭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大大超過基督教國家。這種人口的漲落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國家的沉浮。移民的湧入從經濟上給西方國家增加新鮮的血液,但是在政治上也埋下了內部衝突的地雷。種族之間的隔閡是很難用政策消融的,即使在美國這樣號稱是“大熔爐”的國家,即使共同生活了兩百多年的時間,白人和黑人之間的猜忌乃至敵意仍然難以化解。

美國金融危機引起全球化的退潮,人口老齡化又帶來發達國家在移民政策上舉棋不定,國際政治中的文明衝突滲透到國內政治的分歧分化,這會使我們未來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動蕩不安。

紮進西方心髒的一根尖刺

大約在1998年的時候,我剛剛到美國讀書。開學第一天,學校裏麵為我們這些留學生專門開了一堂新生輔導課。我印象深刻的是,輔導老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到了美國得學會一個“最牛的詞”:the powerful D。她說,你們遇到麻煩的時候,比如說停車停的不是地方,警察要給你貼條子等,你就說:“D…D…D…”不等你把這個單詞完整說出來,警察就會乖乖地走人了。

什麼詞的力量如此之大?原來是discrimination,中文意思是歧視。美國人最怕的就是別人說他們種族歧視。

聽到之後,我不過是一笑置之。但是,慢慢和美國人接觸多了,才發現種族歧視的確是美國最大的禁忌。美國白人喜歡結交黑人朋友,熱衷黑人文化,喜歡領養外國小孩,喜歡下外國館子,都是因為這能讓他們標榜自己是最沒有種族主義氣味的人。

在美國,言語稍有不慎,就能被定性為“種族歧視”。有一次,我和高年級本科生一起聽計量經濟學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個“∧”符號,興之所至,開了個玩笑,說:“這多像個中國小帽子啊。”話音未落,一個華裔學生馬上正色問道:“老師,你剛剛說的什麼?”那個老師當時臉就嚇白了,他趕緊用了足足五分鍾時間,反複解釋自己沒有任何要嘲笑中國人或亞洲人的意思。他是熱愛中國文化的,甚至還要舉例,說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都學漢語。我在下邊,又想笑,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