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未來一百年(1)(1 / 3)

未來一百年

作為一個研究宏觀經濟的學者,即使要預測一年之後的事情,我都會覺得很不靠譜,更不用說五年、十年之後的事情了。但是,有一次出國開會,在機場的書店發現一本書叫《下一個一百年》,預測的是未來一百年全球政治格局的變化,作者是喬治·弗萊德曼(George Friedman),美國的一位地緣政治學家。對作者的那份自信和勇氣,我自歎不如。未來一百年是什麼樣呢?我來做個轉述。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很多人認為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戰,美國正在衰落。弗萊德曼認為恰恰相反,他認為美國領導全球的時代才剛剛拉開帷幕。21世紀,將是美國的時代。這一立論的基礎是,全球地緣政治競爭的焦點已經從亞歐大陸轉為對海權的競爭,而美國擁有獨一無二的海上霸權。凡是有海洋的地方,就有美國的艦隊。美國控製了所有的海上貿易運輸線,因此也就控製了整個全球經濟體係。

很多人談到金磚四國的崛起,弗萊德曼對這幾個國家都不看好。在他看來,中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隻是一個孤島:中國的北部是人煙罕至的西伯利亞,西部是沙漠和戈壁,南部是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朝東麵向浩瀚的太平洋,但卻缺乏強大的海軍。因此,中國曆來都沒有對外擴張的野心和能力。印度和巴西也受到地理位置的製約。印度孤懸南亞大陸,而且內部各邦之間差異極大。巴西的勢力從來沒有超過南美洲,巴西最關心的事情不是全球政治,而是阿根廷在幹什麼。

在金磚四國中,短期內(他的短期是指未來一二十年)最有擴張衝動的是俄羅斯。俄羅斯是一個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但人口稀少的國家,而且俄羅斯的西部是一片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當年拿破侖入侵俄羅斯走的是這條通道,希特勒進攻俄羅斯走的也是這條通道。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俄羅斯一定會盡可能地把國境線向西推進,“以空間換取時間”。如果國境線離莫斯科能遠一天的路程,俄羅斯就能獲得多一天的動員時間。而且,普京上台之後,放棄了蘇聯時期的工業化模式,轉為依賴能源的出口。能源的出口使得俄羅斯的國力突然大增,而且,能源也會變成俄羅斯對外討價還價的砝碼。烏克蘭不聽話,斷你的氣,歐洲國家不讓步,斷你的油、斷你的氣,那些進口俄羅斯能源的國家,隻會對它越來越有依賴性。

但是,弗萊德曼預言:俄羅斯很可能會撐不下去,有一天終將麵臨第二次解體。一是由於戰略的調整會使得俄羅斯的工業基礎越來越虛弱,二是俄羅斯的人口會越來越稀少。當俄羅斯有一天再度衰落,就會給全球政治留下巨大的真空,這將釀成全球政治的動蕩。

俄羅斯周邊的國家也將乘虛而入。首先,是東歐國家。在弗萊德曼看來,西歐已經變得越來越年老,行動遲緩而且日益厭世,但東歐將有很強的後勁。尤其是在俄羅斯向西擴張的過程中,美國勢必會增加對東歐的支持,以遏製俄羅斯。他認為波蘭將崛起,成為東歐的盟主。其次,是中東地區。伊拉克已經被美國打敗,陷入長久的動蕩;伊朗在宗教上屬於伊斯蘭的少數派,因此伊朗領頭也會缺乏號召力;埃及在經濟上過於落後;沙特阿拉伯過於腐敗。最終,能夠領導中東的可能會是土耳其。土耳其是伊斯蘭世界中唯一的工業化國家,也是北約的成員國、美國的盟友,而且,土耳其沒有忘記往日奧斯曼帝國的榮光,因此,一旦北方的俄羅斯衰落下去,土耳其就會將其力量向高加索山脈以北擴張。再次,是東亞地區。弗萊德曼認為日本是這一地區最大的威脅。日本人口老化、資源稀缺,因此迫切需要對外擴張,一是可能增加對中國東部的投資,利用中國的人口和資源;二是會覬覦俄羅斯在遠東的資源。

在這些國家崛起的時候,美國最初都是支持的。美國支持東歐以遏製俄羅斯,支持土耳其以穩定中東、封鎖俄羅斯,支持日本以製衡中國。但是,遲早有一天衝突會爆發。弗萊德曼甚至虛構了一場未來的戰爭,發生在2050年11月24日下午5點。他以這場假設的戰爭描述未來的地緣政治衝突和軍事技術變革,這真是絕好的好萊塢電影題材。

但是,弗萊德曼堅信,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一定是美國。美國在軍事、經濟和政治上的優勢會讓挑戰者再度失敗。世界重新恢複和平,並迎來一次空前的經濟繁榮。弗萊德曼最離奇的預言是,一百年之後能夠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新霸主的是墨西哥。

21世紀世界人口會在達到一個頂峰之後逐漸下跌,這是我們在過去數百年內從來沒有遇到的現象。人口的減少會加劇各國之間對移民的爭奪。墨西哥鄰近美國,而且人口出生率又高,所以美國會千方百計地吸引墨西哥移民。但是,墨西哥移民和其他地方的移民不同。如果是華人移民到美國,意味著在很大程度上要把家庭、文化、傳統拋在後麵,遠渡重洋,融入美國熔爐。但是,墨西哥移民,尤其是美國南部的墨西哥移民卻並非如此,他們可以早上在墨西哥,下午在美國。國界並不是一個地理的概念,而是人口的概念。當大量的墨西哥人越過國界,來回穿梭的時候,美國和墨西哥的國界就會日益模糊,美國將逐漸被墨西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