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衰退中的一代(6)(3 / 3)

會議室裏,歐盟的官員們已經越來越疲憊,離悉尼股市開盤已經隻有兩個半小時了,但他們隻拿出來了一個妥協方案。一頁半紙,總共十段話。這算什麼成果呢?克裏斯蒂娜·拉加德提出,幹脆放棄悉尼,退守東京。東京股市將在歐洲時間淩晨兩點鍾開盤。歐盟的官員們還有一個半小時達成協議,但談判時間越長,分歧就越多。

歐洲時間一點四十五分,離東京開盤隻有十五分鍾了,精疲力竭的歐盟官員們終於拿出來了一個新的方案。人人都要作出妥協。法國不再提歐元債券計劃了。德國默許了歐洲穩定方案。各方還要做出強硬的態度,好給自己留個麵子。德國要求給歐洲穩定計劃加上一個三年期的限製。芬蘭在最後一分鍾提出,要征收金融交易稅。主權債務危機明明是南歐國家惹的禍,關金融市場什麼事啊。但是,大家太累了,這句話就被寫進了最後的協議。兩天的談判,終於讓大家鬆了一口氣。市場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一個令人震撼的數字。歐盟打算拿出7500億歐元,援助可能出現債務危機的成員國。

市場歡呼了,德國央行沉默了。2010年5月7日晚上十點半,德國央行行長韋伯和各個董事開電話會議。他告訴大家,歐洲中央銀行打算從下周一就開始買入歐元債券。即使是電話會議,似乎也能感覺到話筒的另一端,董事們目瞪口呆的神情。這不是直接違反了《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嗎?這不等於把德國央行一貫奉行的傳統踩在腳下了嗎?歐洲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哪裏去了?世道就這麼說變就變了?韋伯隻得跟大家解釋,在歐洲央行的會議上,他是持反對意見的。同樣反對的還有歐洲央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尤爾根·斯塔克(Jürgen Stark)和荷蘭央行行長韋爾林克(Nout Wellink),但其他人都同意。按照歐洲央行的方案,德國央行得從南歐國家那裏買80億歐元的債券。

市場歡呼了,德國的媒體卻憤怒了。德國的《畫報》(Bild)是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在全世界也能排到前五名,每天的發行量有四五百萬份。這份報紙是專門給德國的普羅大眾看的,色彩鮮明,圖片約占報紙的一半版麵。從希臘債務危機一開始,這份報紙就表現出異常的關注,過去報道足球比賽的篇幅,現在換成了對希臘危機的評論。2010年3月,希臘總理訪問德國。《畫報》在頭版刊登了一封致希臘總理的公開信。信中寫道:“你現在到了德國,這裏和你那個國家可不一樣。我們也欠債,但是我們每天早晨一醒來就會辛勤工作,掙錢還債。我們的加油站都有收銀機,我們的出租車司機都開發票,我們的農民絕對不會謊報有根本不存在的橄欖樹,到歐盟那裏騙農業補貼。”《畫報》不斷發表對希臘危機的報道和評論,看得德國民眾“肺都氣炸了”。一年隻有十二個月,但希臘的公務員要求每年給他們開十四個月的工資。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德國把退休年齡延長到65~67歲,希臘卻把退休年齡提前到了58歲。希臘的鐵路係統每天要支出200萬~250萬歐元,如果把整個鐵路都關閉,然後發錢給每個乘客,讓他們坐出租車,反而能省下來更多的錢。《畫報》的評論說,讓德國人給希臘錢,可以,但是希臘要把那些美麗的小島都給我們!希臘手裏有那麼多黃金,他們為什麼不賣黃金還債,而是要勒索我們的血汗錢!一位記者在德國議會通過救助希臘的法案之後,到希臘去采訪,他發現酒吧裏麵仍然是人山人海,一個希臘人略帶酒意地跟他說:“噓,別告訴默克爾,我們還在尋歡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