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樹脂類中藥在大綱中的分量較小,但也很重要。曆年出題分值占全書的2%左右。

第一節 樹脂類中藥的鑒定

樹脂類中藥的藥用部位為植物分泌或經提取、精製而成的樹脂。均為天然產物,多數來源於植物體。

一、樹脂的形成、存在和采收

【考點1】樹脂的形成

樹脂是一類化學組成比較複雜的物質,是植物體內的揮發油成分如萜類經過複雜的化學變化(氧化、聚合、縮合)形成的。一般認為是植物組織的正常代謝產物或分泌物,常和揮發油並存於植物的分泌細胞、樹脂道或導管中,能被蘇丹Ⅲ試液或紫草試液染成紅色。樹脂可因植物受機械損傷後分泌物逐漸增加,如鬆樹中的鬆油脂;有些植物原來並無分泌組織,隻有損傷後才形成分泌組織或樹脂道而滲出樹脂,如安息香樹、蘇合香樹等。

【考點2】樹脂存在的主要科及代表藥物

鬆科如鬆油脂、鬆香、加拿大油樹脂;豆科如吐魯香、秘魯香;金縷梅科如楓香脂、蘇合香;橄欖科如乳香、沒藥;漆樹科如洋乳香;傘形科如阿魏;安息香科如安息香;藤黃科如藤黃;棕櫚科如血竭。

【考點3】樹脂的采收

收集自然滲出的樹脂,或經機械損傷,收集從傷口流出的樹脂,經加工而成;有的以植物含樹脂的部位經提取、精製而得到。

二、樹脂的化學組成和分類

【考點1】樹脂的化學組成

樹脂主要由樹脂酸、樹脂醇、樹脂酯、樹脂烴等多種成分組成。在樹脂中常混有揮發油、樹膠及遊離芳香酸等成分。

【考點2】樹脂類藥材的分類及主要化學成分

根據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學成分而分成以下幾類:

1.單樹脂類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揮發油、樹膠及遊離芳香酸,通常又分為:①酸樹脂:主成分為樹脂酸,如鬆香。②酯樹脂:主成分為樹脂酯,如楓香脂、血竭等。③混合樹脂:無明顯的主成分,如洋乳香等。

2.膠樹脂類主成分為樹脂和樹膠,如藤黃。

3.油膠樹脂類主成分為樹脂、揮發油和樹膠,如乳香、沒藥、阿魏等。

4.油樹脂類主成分為樹脂與揮發油,如鬆油脂、加拿大油樹脂等。

5.香樹脂類主成分為樹脂、遊離芳香酸(香脂酸)、揮發油,如蘇合香、安息香等。

三、樹脂的通性

【考點1】樹脂的通性

樹脂由很多高分子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組成。通常為無定形固體,質硬而脆,少數為半固體。它們不溶於水,也不吸水膨脹;易溶於醇、乙醚、氯仿等大多數有機溶劑;在堿性溶液中能部分或完全溶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溶。加熱至一定的溫度,則軟化,最後熔融;燃燒時有濃煙,並有特殊的香氣或臭氣。將樹脂的乙醇溶液蒸幹,則形成薄膜狀物質。

【考點2】樹脂與樹膠的鑒別

樹脂的商品名稱常易和樹膠混稱。樹膠和樹脂是化學組成完全不同的兩類化合物。樹膠屬於多糖類,能溶於水或吸水膨脹,或能在水中成為混懸液;不溶於有機溶劑;加熱後最終焦炭化而分解,發出焦糖樣氣味,無一定的熔點。

四、樹脂的鑒定

【考點】樹脂的理化性質

除性狀鑒別外,還可以進行顯微鑒別和理化定性反應。如在一定溶劑中的溶解度、浸出物、灰分及樹脂的酸值、皂化值、碘值、醇不溶物等。其中酸值對於樹脂的真偽和摻假具有一定的鑒定意義。對樹脂質量的控製,還應對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如揮發油、總香脂酸、樹脂等進行含量測定。

第二節 常用樹脂類中藥

乳香★★

【考點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

橄欖科植物卡氏乳香樹及同屬植物樹皮切傷後滲出的油膠樹脂。通常分為索馬裏乳香和埃塞俄比亞乳香,每種又分為乳香珠和原乳香。主產索馬裏、埃塞俄比亞及阿拉伯半島南部。春季於樹幹的皮部由下向上順序切傷,使樹脂從傷口滲出,數天後凝成硬塊,即可采取。落於地麵者品質較次。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索馬裏乳香:呈長卵形滴乳狀、類圓形顆粒或粘合成不規則塊狀物。大者長達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麵黃白色,半透明,被有黃白色粉末,久存則變棕黃色或棕紅色。常溫時質脆,微熱可互相粘連,破碎麵有玻璃樣光澤。具特異香氣,味微苦,嚼之初散成砂粒狀,但無砂石感,繼之軟化成乳白色膠塊。埃塞俄比亞乳香:表麵淡黃白色或淡綠色,久存則變黃色。破碎麵有蠟樣光澤。具檸檬香氣,嚼之軟化粘牙,呈乳白色膠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