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3】化學成分

①樹脂:酸性部分主要含α-、β-乳香酸及其衍生物。②樹膠。③揮發油。

【考點4】理化鑒別

①取本品與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或黃白色乳狀液。②本品遇熱變軟,燒之微有香氣(但不應有鬆香氣),冒黑煙,並遺留黑色殘渣。

【考點5】含量測定

《進口藥材質量標準》規定:①索馬裏乳香含揮發油不得少於6.0%(ml/g);埃塞俄比亞乳香含揮發油不得少於2.0%(ml/g)。②用氣相色譜法測定,埃塞俄比亞乳香揮發油含乙酸辛酯應不低於18.0%。

沒藥★★

【考點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

橄欖科植物地丁樹、哈地丁樹樹幹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分為天然沒藥和膠質沒藥。主產非洲東北部的索馬裏、埃塞俄比亞、阿拉伯半島南部及印度等地。以索馬裏所產沒藥質量最佳。11月至次年2月間將樹刺傷,樹脂由傷口或裂縫口自然滲出,初為淡黃白色液體,在空氣中漸變為紅棕色硬塊,采收後揀去雜質。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天然沒藥:呈不規則顆粒性團塊,大小不等。表麵黃棕色或紅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黃色粉塵。質堅脆,破碎麵不整齊,無光澤。有特異香氣,味苦而微辛。膠質沒藥:呈不規則塊狀。表麵深棕色,不透明。味苦而有黏性。

【考點3】化學成分

①樹脂:沒藥酸、α-、β-、γ-沒藥樹脂酸。②樹膠。③揮發油。

【考點4】理化鑒別

①本品與水共研,形成黃棕色乳狀液。②粉末遇硝酸呈紫色。③本品粉末加香草醛試液數滴,天然沒藥立即染成紅色,繼而變為紅紫色;膠質沒藥立即染成紫紅色,繼而變成藍紫色。④本品乙醚浸出物或揮發油置蒸發皿中,待乙醚揮散後,用溴或發煙硝酸蒸氣接觸皿底殘渣,即顯紫紅色(檢查揮發油,偽品無此反應)。

【考點5】含量測定

《43種進口藥材質量標準》規定,天然沒藥含揮發油不得少於4.0%(ml/g);膠質沒藥含揮發油不得少於2.0%(ml/g)。

血竭★★

【考點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

棕櫚科植物麒麟竭果實中滲出的紅色樹脂。主產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采集成熟果實,曬幹,加貝殼同入籠中強力振搖,鬆脆的紅色樹脂塊即脫落,篩去果實鱗片及雜質,用布包起,入熱水中使軟化成團,取出放冷,即為原裝血竭;加入輔料加工後成為加工血竭。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原裝血竭:呈四方形或不定形塊狀,大小不等。表麵鐵黑色或黑紅色,常附有因摩擦而產生的紅粉。斷麵黑紅色。研成粉末血紅色。用火點燃,冒煙嗆鼻,有苯甲酸樣香氣。氣微,味淡。加工血竭:呈類圓四方形或方磚形,頂端有加工成型而形成的折紋。表麵暗紅色,有光澤。質硬而脆,破碎麵紅色。粉末磚紅色。均以外色黑似鐵、研粉紅似血、火燃嗆鼻、有苯甲酸樣香氣者為佳。

【考點3】化學成分

①紅色樹脂酯,從中分離出結晶形紅色素:血竭素、血竭紅素。②黃烷類色素,如去甲血竭素、去甲血竭紅素、黃烷醇等。③三萜類。

【考點4】理化鑒別

①取粉末置白紙上,用火烘烤則熔化,但無擴散的油跡,對光照視呈鮮豔的血紅色,以火燃燒則發生嗆鼻煙氣。②本品以血竭對照藥材與血竭素高氯酸鹽對照品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

【考點5】檢查

鬆香:取本品的石油醚提取液,置試管中,加新配製的0.5%醋酸銅溶液,振搖,靜置分層,石油醚層不得顯綠色。

【考點6】含量測定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含血竭素不得少於1.0%。

【考點7】混淆品

龍血竭(國產血竭、廣西血竭):為百合科植物劍葉龍血樹含脂木材經提取而得的樹脂。呈不規則塊狀;表麵紅棕色至黑棕色,有光澤;質脆;斷麵有空隙;氣特異,微有清香,味微澀,嚼之有炭粒感並微粘牙齒。成分與血竭完全不同。

【考點8】偽品

由鬆香、紅色染料、石粉和泥土等混合製成:形似血竭;表麵暗紅色,略具光澤,用刀刮之起白色粉痕;有鬆香氣,火燒之氣更濃,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