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二、陸遊臨終《示兒》(2 / 2)

第三,陸遊愛國詩篇的再一個內容,是抒寫自己在投降派當權之下,壯誌難酬,報國無望的憤懣、沉鬱的感情。他在《書憤》詩中說:“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這是說,詩人渴望收複中原的理想尚未實現,而在鏡子裏卻照出了自己花白的頭發。讀來令人傷感。詩人收複失地的崇高理想,在現實生活中未能實現,就寄托在夢幻之中。他在《樓上醉書》中說:“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鬆亭關!”這些描寫雖然更深地表達了詩人滿腔愛國之情,但讀來使人感到悲涼!

陸遊的愛國詩篇,題材廣泛,思想深刻。不論寫什麼,中心隻有一個,就是反映詩人激昂熱烈的愛國情懷。

陸詩的另一內容,就是描寫農村生活的田園詩。這些詩篇不但反映當時嚴重的階級矛盾,而且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如在《農家歎》一詩中,不但寫出了農民們“竭力事本業,所願樂太平?的辛勤勞動和善良本性,而且還揭露了“門前誰剝啄?縣吏征租聲”統治階級對他們的掠奪。在《歲暮感懷》中,詩人揭示了當時“富豪役千奴,貧老無寸帛”的嚴重階級對立。陸詩的題材十分廣泛,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可人詩。詩人說:“村村皆畫本,處處有詩材”。表達了詩人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他寫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及“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早已是流傳至今的名句了。

陸遊的詩歌除了上述愛國詩篇和田園詩外,還有寫詩人自己的愛情詩。如75歲寫的《沈園》二首和82歲寫的《夢遊沈氏園亭》二首,還有著名的詞《釵頭鳳》等等。在這些詩、詞中,表達了詩人對前妻唐琬的真摯感情以及“錯、錯、錯”的負疚、後悔的心理。

陸遊詩歌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現實主義風格和某種程度的浪漫主義色彩方麵。陸遊對唐代詩人杜甫、李白等相當推崇。他的詩在傷時感懷,愛國憂民,始終關心國家民族命運方麵,很像杜甫。他的詩相當全麵地反映了那一時代的社會現實。因此,有人以“詩史”的稱號來讚揚他的作品。不過,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上,陸遊有自己的特點。他對現實生活的描寫不作具體的鋪陳,細微的刻畫,而著重抒寫自己的主觀感受。如“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嶽飛”兩句,簡明扼要地揭露了投降派們結黨營私,排斥、陷害抗戰派宗澤和嶽飛的罪行。至於投降派們如何排斥宗澤,秦檜們如何害死嶽飛的具體過程,陸遊一句不寫。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直行胸臆,是陸遊現實主義成就的一大特點。

南宋時代,朝廷上基本上是投降派當權。所以,陸遊一生都處於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之中。他把自己報仇雪恨,收複國土的崇高理想,如前所說,往往寄托在夢幻之中。在詩人筆下,宋軍北伐的浩大聲勢,是“三軍甲馬不知數,但見動地銀山來!”而敵人潰敗投降的樣子,是“馬前嗌咿爭乞降,滿地縱橫投劍戟。”這種豐富、浪漫的想象,雄奇、奔放的詩風,又很像李白。所以,在當時,陸遊有“小李白”的美稱。

愛國主義思想貫穿了陸遊的一生。他在85歲高齡,臨終之前寫的《示兒》一詩中,仍念念不忘收複中原。他說:“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島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全詩大意是說,我本知道人死了,世間萬事對他來說都是空的了。但可悲的是,我生前沒有看到北伐勝利,祖國統一。將來宋朝軍隊打敗金兵,收複中原的時候,你們到墓前祭掃時,別忘了告訴我這個勝利的消息。陸遊的臨終《示兒》,不但表達了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思想,而且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成為千古絕唱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