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八、柳宗元貶作詩文(1 / 2)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人。他出生在一個官僚地主家庭裏,父親柳鎮是唐代統治集團中一個比較開明正派的官吏,母親盧氏中國古代文學家一柳宗元是一個既有學問,又溫良賢惠的婦女。柳宗元很小的時候就在母親的指導下,讀書識字,背誦詩賦。到7歲時,他已能夠寫一些短小的詩文了。

後來,父親柳鎮被調到湖北、廣西一帶作官,柳宗元隨父同行,在那裏呆了幾年。這一時期,他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更為廣泛的讀書學習。他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他父親的書房裏度過的。早晨,他一起床就走進父親的書房學習,在那裏一坐就是大半天,不停地抄寫、誦讀,有時連吃飯也得別人再三催促。晚上,他和父親共坐燈下,繼續用功讀書,父子倆常常讀到深更半夜,仍手不釋卷,毫無睡意。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時年僅十幾歲的柳宗元,就已能寫出很不錯的文章了。

柳宗元13歲的時候,政府平定了軍閥李懷光的叛亂。一位姓崔的禦史中丞請柳宗元代寫一篇向皇上祝賀的文章。柳宗元很快就寫出了《為崔中丞賀平李鈈光表》文中,他滿懷義憤地斥責了李懷光的罪行,渴望國家統一的願望。這篇文章送到後,薑到了支人季士的交口稱讚。柳宗元的名字也二下―動了京城。

柳宗元21歲時,考中了進士,26歲時,又通過了“磁學鴻辭科”考試。此後,柳宗元使弁裔仕宦生涯、他先後擔任過集賢殿正字(掌管書籍編纂、刊行的文官)、藍田真尉(管理地方治安的小官)等職。由於柳宗元博覽群書,通曉古今大事的利與弊,再加上思維敏捷,所以他議論起事來總是旁征博引,言辭奮發,滔滔不絕/龠令在座的人為之歎服。二時間名聲大振。許多人都願意和他交往::那些王公要人都爭著推薦他到中央任職。這樣,柳宗元很快就由藍田縣尉升任監察禦史裏行(見習禦史)。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懷有一腔改革政治理想的王叔文上台執政。王叔文看中柳宗元的才華。就推薦他作了禮部員外郎。王、柳等人一上台,就針對社會上的種種弊病,頒布了一係列改革措施。如取締“宮市”、禁止“五坊小兒”(無賴惡棍)為非作歹、撤辦一些貪官汙吏、釋放部分宮女、取消一些苛捐雜稅以及收回宦官的兵權等。這些措施,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他們的改革還不到7個月,就被宦官和世族官僚們給扼殺了。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也統統被趕出了朝廷。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今湖南省南部的零陵)做司馬。永州在唐代屬於較邊遠的地區,通常隻有罪犯,才被流放到這裏。柳宗元在此一呆就是10年。在永州,柳宗元不僅沒有什麼權利,而且倍受歧視。據說,他的妻子早亡,他想再?欠成家,可當地的大戶人家誰都看不起他,更不肯將女兒許配給他。最後,他隻好娶了一個農家姑娘相依為命。盡管如此,他始終也沒有放棄對政治理想的追求,時刻都在關注著時局的變化。

唐憲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43歲的柳宗元突然接到詔書,令他回京待命。柳宗元滿懷希望地回到了京城,可結果卻被派往柳州(今廣西省柳州)當刺史。因此,後人又稱他為“柳柳州”。這在職務上雖有所上升,可在地點上卻更偏僻、更遙遠了,實際上是改貶了一次。

在長期的貶嫡生活中,尤其是在永州期間,柳宗元沒有多少政事可做,正好潛心致力於文學事業。永州及柳州的山山水水、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又為他認識自然和社會,進行文學創作,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因此,他這時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在文學理論方麵,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張,也就是文以載道的意思。不過也的“道”,強調的是“輔時及物”之道,即要對社會有積極作用。因此,他的“道”的範圍較之韓愈的道更加廣泛。在這種創作理論的指導下,柳宗元寫下了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柳宗元的論說文,大都滲透著他政治改革或樸素唯物論的思想,有嚴密的邏輯性,筆鋒犀利,富於戰鬥精神。他在《封建論》中,透徹地分析了分封製的弊病,明確地闡述了自己反對藩鎮割據、主張國家統一的政治見解。文章中,還指斥了“不屑居上,賢者居下”的反常現象,這顯然是對那些竊居高位而腐敗無能官僚們的挑戰。再如,他在《天說》、《天對》、《非國語》等文章中,否定了神的存在,批判了天命論的觀點,表述了自己的樸素唯物豐義自然觀和無神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