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附件,櫥櫃之類多有合頁、鎖鑰、拉手諸件。多金、銀、合金銅所製,光亮不鏽,對稱布局,單一居中,成雙分居邊角,有圓月形,如意雲形,以及拉手圓環、垂葉等。實用而兼裝飾,為之增輝。
風格:藝術特色為簡、厚、精、雅。造型洗練,形象淳厚,做工精巧。風格典雅,由料、工、型、飾所形成的總體風格是素雅、質樸、大方、端莊的美。設計原理的體現,“巧而得體、精而合宜”,有意匠美。充分利用木質肌理本色,有材料美。功能要求、力學結構完善,有結構美。比例合度,變化適宜,有工藝美。從而形成了以造型美取勝的明式家具的特色。典型有配套家具:條幾、方桌、雙椅組成一般客廳家具。書案、書櫥、博古架等組成一般書齋家具。較為常見(傳世實物)有條幾、方桌。
(三)漆木家具
明代以硬木家具最典型,為世界所欣賞。還有漆木家具,為一般民用。有金漆、螺鈿、鑲嵌家具,以富麗華貴見長。形式有描金、金漆、彩畫、雲雕、螺鈿、鑲嵌等多種。大漆描金較為流行。山西絳縣有立櫃屏風等金漆家具。螺鈿家具以江蘇揚州“百寶嵌”最有特色。有幾、桌、櫥、櫃、屏風、書架、花槅等類。
二、清代家具
承明代造型略有變化。風格不同,清式繁瑣以裝飾見長。形成不同地方特色。北京、廣州、蘇州三地產品著名。
(一)蘇作
承明式特點,榫卯結構,不求裝飾,重鑿磨工,多揚州藝人,世稱“蘇州家具”。
(二)廣作
講究雕刻裝飾,重雕工,多惠州海豐藝人,世稱“廣式家具”。
(三)京作
結構用鰾,鏤雕用弓,重錯工。多冀州藝人,世稱“京式家具”。
另外,各地都有漆木家具,以烏黑光亮和朱紅絢麗多見於北方民用。藤、竹家具,宜夏季使用,南方流行,都有地方性。
(四)清代家具的特色
康頤初始黑漆五彩螺鈿家具流行,後期用雲母染色,沉靜而華美。乾隆時極盛,博采眾長品種繁多。材料有多種,木質之外,有象牙、大理石、景泰藍、雕漆、竹藤、絲繩等。裝飾手法廣泛,有鑲嵌、螺鈿、雕漆、金漆、彩繪、琺琅、絲繡、玉雕、石刻等。五彩繽紛形式多樣,技藝高超。風格上繁縟堆砌,與法國洛可可風格有相似之處。精工細作有“紅木雕刻屏風座”、“紫檀雕鏤寶座”(頤和園仁壽殿用品)、“紫檀多寶槅”。
中國家具對歐洲有很大影響,18世紀英國著名家具工藝家湯姆·齊平特曾以中國漆木家具為藍本,進行設計製造,風行一時,稱“齊平特時代”。專用福建上等漆,飾以龍、佛像、寶塔、花草等紋樣,表現了東方藝術特色,宣揚了東方“漆國”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