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具到明代有高度發展,非常富於民族特色。家具的古典式樣定型成熟,史稱“明式家具”。清代承明代略有演變,裝飾上自成風格。
一、明式家具
由於生活的需要,園林建築興起,需要有像樣的家具相適應。鄭和下西洋進口大量花梨、紫檀等硬質木料,我國木料資源豐富,木工工具由“淬火技術”而改進提高了工效,唐宋以來的工藝技術得到發展。
(一)家具種類
可分6大類型。①椅凳類:官帽椅、燈掛椅、扶手椅、圈椅、條凳、杌子、繡墩等十數種。②幾案類:炕幾、茶幾、香幾,書案、平頭案、翹頭案,架幾案、琴桌、供桌、方桌、八仙桌、月牙桌等。③櫥櫃類:悶戶櫥、書櫥、書櫃、衣櫃、立櫃、連二櫃、四件櫃、書箱、衣箱、百寶箱等。又有方足式、圓足式等。④床榻類:木榻、涼床、踏板架子床等。⑤台架類:燈台、花台、鏡台、衣架、書架、百寶架、麵盆架,承足等。⑥屏座類:插屏、圍屏,爐座、瓶座等。細分有十餘類,百數十種。品類之豐富前所未有。建築發展,庭堂齋室有別,室內陳設隨之不同。人類生活起居活動所需,產生不同用場的配套,又分庭堂類、居室類、書房類、祠廟類、亭閣類等。有不同的多件配套。但由於生活條件不同又有各取所需的適應變化。
(二)工藝特征
從選料、本色、造型、裝飾四個方麵有明顯的優越性。
選料:多用紫檀、紅木、花梨、杞梓、鐵梨、楠木、樟木、胡桃、榆木等。注意木材質地,選取優質硬木,通稱“硬木家具”。
本色:顯木質木身優美的生長肌理和天然色澤,格調不凡。紫檀沉靜,紅木雅豔,花梨質樸,楠木清秀,烏木深重,金絲木閃光,胡桃木細膩等等,為髹飾所不及。充分體現了木質木身的色澤紋理的自然美,不加油漆,可以磨光打蠟增輝。
造型:簡樸精美。框架結構,方、圓立足如柱,橫檔撐子似梁,叉檔交接牙子加固,講究木構力學是中國傳統建築與家具的特色。榫卯構成,榫有多種:明榫、格角榫、半榫、長短榫、燕尾榫、夾頭榫等。適應多方麵結構使用,保持造型器表美,不用膠而防潮,不用釘而免鏽,經久不變堅實牢固,美觀耐用。平麵攢邊,光潔完整,四邊用45度格角攢起,中心板四周出榫裝入四邊通槽,使木板加固定型,又有伸縮餘地,不露截麵毛邊,適用美觀。比例尺度,適合人的坐臥、立舉的高度和範圍,設計了長寬高比例適度的造型形式。以不同的要求變化多樣。線型變化,邊框券口接觸柔和適用。又表現出曲線變化,形成直線和曲線的對比,方中有圓,橫直縱圓,豎直橫圓寓規矩於方圓,大方圓潤。棱線伸縮相間,麵邊肩領之處,橫向棱線長短內外有伸縮層次,寬窄委利有曲折變化。整體中不單調,小變化大統一,具有造型的形式美。
裝飾:寓於造型之中,顯於造型之表。多在立麵的領、肩、檔、角、裙、足等部位,用刻線、起鼓、鏤空、浮雕、圓雕等手法,略加雕飾。有“牙花”、“邊花”、“團花”、“足花”等。“牙花”,牙子為結構附件左右對稱,在這小三角上變化多端,外緣有多種曲線,內加雕刻,或刻線,或鏤花,或浮雕,進行不同紋樣裝飾。“邊花”、“團花”在桌肩、櫃裙、椅背等處,時有簡練的鏤刻裝飾,“足花”在桌椅幾案的足部,時有回紋如意等簡單的刻飾,如著“繡履”。或模擬雕形。繡墩、台架等類,雕飾略多,也以清秀雅致見長。總之裝飾精練扼要,不失樸素大方。雕飾紋樣仿古變化,有夔龍、蟠螭、夔鳳、雲紋、纏枝花、卷草、連環紋等。時興紋樣,有團花吉字、錦紋、花草、鳥獸等,所有裝飾以簡練大方雅致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