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安全庫存量的計算,可以根據顧客需求量變化、提前期固定,提前期變化、顧客需求量固定或者兩者同時變化三種情況分別計算。

(1)需求量變化,提前期固定。假設需求的變化服從正態分布,由於提前期是固定的數值,因而可以根據正態分布圖,直接求出在提前期內的需求分布均值和標準差,或通過直接的期望預測,以過去提前期內的需求情況為依據,確定需求的期望均值。在這種情況下,安全庫存量的計算公式為式中,σd—提前期內的需求量的標準差;L—提前期的時間;z—一定客戶服務水平下需求量變化的安全係數,它可以根據預定的服務水平,由正態分布表查出。

(2)需求量固定,提前期變化。當提前期內的客戶需求情況固定不變,而提前期的長短隨機變化時,安全庫存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z—一定客戶服務水平下需求量變化的安全係數;σL—提前期的標準差;d—提前期內的日需求量。

(3)需求量和提前期都隨機變化。多數情況下需求量和提前期都是隨機變化的,如果可以假設需求量和提前期是相互獨立的,那麼安全庫存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σd、σL、z的含義同上;d—提前期內平均日需求量;L—平均提前期。

3.訂貨方式的選擇1)訂貨點法訂貨點法(定量訂貨方式)是流行最廣泛的傳統庫存管理方法。所謂訂貨點法,是指庫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訂貨點)時,按固定的訂貨數量進行訂貨的方式。該方法的關鍵在於計算出訂貨點的儲備量,對於某種物品來說,當訂貨點和訂貨量確定後,就可以實現庫存的自動管理。訂貨點的計算公式為訂貨點=平均日需求量X平均訂貨周期+安全量訂貨點法的優點:管理簡便,訂貨時間和訂貨量不受人為判斷的影響,保證庫存管理的準確性;由於訂貨量一定,便於安排庫內的作業活動,節約理貨費用;便於按經濟訂貨批量訂貨,節約庫存總成本。

訂貨點法的缺點:不便於對庫存進行嚴格的管理;訂貨之前的各項計劃比較複雜。

2)固定訂貨周期法固定訂貨周期法(定期訂貨方式)的特點是按照固定的時間周期(一個月或一周等)來訂貨,而訂貨數量則是變化的。一般都是事先依據對產品需求量的預測,確定一個比較恰當的最高庫存額,在每個周期將要結束時,對存貨進行盤點,決定訂貨量,貨物到達後的庫存量剛好到達原定的最高庫存額。

這種方法不必嚴格跟蹤庫存水平,減少了庫存登記費用和盤點次數。價值較低的商品可以大批量購買,也不必關心日常的庫存量,隻要定期補充就可以了。

如果需求和訂貨提前期是確定的,並且可以提前知道,那麼使用固定訂貨周期法時,每周期的訂貨量是一樣的。如果需求和訂貨提前期都不確定,那麼每周期的訂貨量就是需求和訂貨提前期的函數。

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確定訂貨周期,訂貨周期是指提出訂貨、發出訂貨通知,直至收到訂貨的時間間隔。采用這種庫存管理的方法進行訂貨時,需要預先掌握每個時期內訂貨點的庫存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L—平均訂貨時間;D—平均日需求量;T—訂貨間隔時間;S—安全儲備量;Q0—現有庫存量;Q1—已訂未達量。

7.2.2 現代企業庫存管理方法

在今天的經濟環境中,企業的生產目標、生產組織結構、生產方式和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對傳統的庫存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戰。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創新性的現代庫存管理方法得到普及和推廣。這些方法包括物料需求計劃、製造資源計劃、分銷資源計劃和企業資源計劃。

1.物料需求計劃物料需求計劃(MRP)把原料和零部件的需求看成是最終產品需求量的派生需求。其出發點是要根據成品的需求,自動地計算出構成這些成品的部件、零件,以致原材料的相關需求量,然後根據成品的交貨期計算出各部件、零件生產進度日程與外購件的采購日程。換句話說,MRP係統依據主生產計劃、產品結構、庫存狀態來計算每種材料的淨需求量,並把需求量分配到每個時期。MRP的思想很早就產生了,但直到計算機產生、信息係統實施以後,MRP才真正得以廣泛應用。

1) MRP係統的目標

(1)保證在客戶需要或生產需要時,能夠立即提供足量的材料、零部件、產成品;(2)保持盡可能低的庫存水平;(3)合理安排采購、運輸、生產等活動,使各車間生產的零部件、外購件與裝配的要求在時間與數量上精確銜接。

因此,MRP係統可以指明現在、未來某時的材料、零部件、產成品的庫存水平。MRP係統的起點是需要多少最終產品,何時需要。然後再分解到每一種材料、零部件,並確定需求時間。

2) MRP的輸入信息

MRP有三種輸入信息,即主生產計劃、產品結構信息和庫存狀態。

依據客戶訂單和需求預測,主生產計劃(MPS)驅動整個MRP係統。主生產計劃描述了最終產品需要何時生產、何時裝配、何時交貨。

產品生產計劃根據市場預測與用戶訂貨來確定,但它並不等同於預測,因為預測未考慮企業的生產能力,而計劃則要進行生產能力平衡後才能確定;預測的需求量可能隨時間起伏變化,而計劃可通過提高或降低庫存水平作為緩衝,使實際各周期生產量趨於一致,以達到均衡穩定生產。產品主生產計劃是MRP的基本輸入,MRP根據主生產計劃展開,求出構成這些產品的零部件與材料在各周期的需求量。

產品結構信息說明了生產或裝配一件最終產品所需要的材料、零部件的數量,也稱為物料清單(BOM)。結合最終產品的需求量就可以計算出各零部件的毛需求量,同時還能夠指出使用這些零部件的確切時間。產品結構信息還表明了各種零部件之間的數量關係,以及它們各自的重要程度。

庫存文件(ISF)應保存所有產品、零部件、在製品、原材料(以下統稱項目)的庫存狀態信息,主要包括當前庫存量、計劃入庫量(在途量)、提前期、訂貨(生產)批量、安全庫存量。此外,還應保存組裝廢品係數、零件廢品係數、材料利用率等信息。

3) MRP工作程序

MRP首先根據主生產計劃規定的最終產品需求總量和產品結構信息,對產品的需求進行分解,生成對部件、零件以及材料的毛需求量計劃。然後根據庫存狀態信息計算出各個部件、零件及材料的淨需求量及期限,並發出訂單。

4)輸出信息

MRP程序可以為管理者提供的信息主要有:訂貨數量和時間;是否需要改變所需產品的數量和時間;是否需要取消產品的需求;MRP係統自身的狀態;等等。

5) MRP係統的評價

隻要建立了主生產計劃,MRP係統就可以確定不同時期的庫存計劃。MRP產生材料需求計劃以滿足裝配或製造特定數量產成品的要求,因此它是一種推動方式的係統。當對材料、零部件的需求是最終產品的派生需求時,MRP比較適用。MRP是從係統的角度來解決材料供應的。

MRP係統的主要優點在於:①維持合理的安全庫存,盡可能地降低庫存水平;②能夠較早地發現問題和可能發生的供應中斷,及早采取預防措施;③它的生產計劃是基於現實需求和對最終產品的預測;④它並不是孤立地考慮某一個設施,而是統籌考慮整個係統的訂貨量;⑤它適合於批量生產或間歇生產或裝配過程。

MRP係統的不足之處在於:①在使用中,它是高度計算機化的,難以調整;②降低庫存導致的小批量購買使訂貨成本和運輸成本增大;③它對短期的需求變動不如再訂貨點法敏感;④係統很複雜,有時不像預想的那樣有效。

2.製造資源計劃生產管理係統是企業經營管理係統中的一個子係統,它與其他子係統,尤其是經營與財務子係統有著密切的聯係。在對MRP進行研究,並吸取精華、克服缺點以後,製造資源計劃(MRPⅡ)應運而生。在MRP完成對生產的計劃與控製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將經營、財務與生產管理子係統相結合,形成製造資源計劃。

一些生產管理先進的國家的專家和學者認為,運用現代生產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的電腦化生產係統MRPⅡ是一個先進的生產管理係統。MRPⅡ軟件是根據訂單和預測,安排生產任務,對生產負荷和人員負荷與生產能力進行平衡調整,通過計算機模擬,得到一個最佳生產組合順序的主生產計劃。根據主生產計劃的要求及庫存記錄、產品結構等信息,由計算機自動推導出構成這些產品的零部件與材料的需求量,產生自製品的生產計劃和外購件的采購計劃。根據物料需求量計算的結果,分階段、分工作中心精確地計算出人員負荷和設備負荷,進行瓶頸預測,調整生產負荷,做好生產能力與生產負荷的平衡工作,製定能力需求計劃,按照計劃進行生產,在生產過程中,若出現問題,還可再進行調整。

它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什麼時間、需要什麼、需要多少,在保證正常生產不問斷的前提下,根據市場供貨情況,適時、適量分階段訂購物料,盡量減少庫存積壓造成的資金浪費,在解決物料供應與生產的矛盾、計劃相對穩定與用戶需求多變的矛盾、庫存儲備增多與減少流動資金的矛盾、產品複雜多樣化與生產條理化的矛盾中起很大的作用。

MRPⅡ是一個很好的計劃工具,能夠進行因果分析,因此有助於分析在物流、生產、市場營銷、財務等領域應用某一戰略所產生的結果。例如,MRPⅡ可以解決企業物流中設施內部及設施之間的產品移動及存儲問題。

3.分銷資源計劃

分銷資源計劃(DRP)是把MRP的原則和技術推廣到最終產品的存儲和運輸領域。MRP包含一個主生產計劃,然後把它分解成零部件的毛需求量和淨需求量;相應的,DRP從最終用戶(POS係統)的需求量開始(這是一種獨立需求),向生產企業倒推,建立一個經濟的、可行的係統化計劃,來滿足用戶需求。

利用準確可靠的需求預測,DRP製定一個分階段的產品從工廠或倉庫到最終用戶的分銷計劃,解決分銷商品的供應計劃和調度問題。它的基本目標是合理進行分銷商品資源配置,達到既保證有效地滿足市場需要,又使得配置費用最省的目的。

DRP係統對於現實需求非常敏感,使合適的產品及時到達用戶手中,是替代傳統再訂貨點法的一種手段。

1)適用DRP的企業類型

DRP係統主要在流通企業與具有銷售網絡和儲運設施的生產企業中應用。

(1)流通企業。特別是一些含有物流業務的企業,如儲運公司、配送中心、流通中心等。為簡單起見,我們將它們統稱為“物流中心”。不論這些企業是否從事商品銷售業務,它們都必然有儲存和運輸的業務,也就是有進貨或送貨的業務。

物流中心或是接受一些生產企業的委托存貨,或是自己從生產企業購進貨物存放在自己的倉庫裏,然後為生產企業銷售部門或流通企業向它們的訂貨用戶送貨。物流中心可能還有自己的下屬物流中心,它們分布在各個地區,也從本中心進貨在當地進行配送。物流中心追求的目標是:一方麵保證滿足用戶的需要;另一方麵又爭取自己的總費用最省,自己的資源(車輛、倉庫等)利用率最高。

(2)自己具有銷售網絡和儲運設施的生產企業。有的生產企業,特別是大型生產企業,有自己的銷售網絡和儲運設施。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或完全自己銷售,或部分自己銷售、部分交流通企業銷售。這樣的生產企業是麵對市場來生產自己的產品,既搞生產,又搞流通。它們的分銷業務,通常由企業的流通部門承擔,具體組織儲、運、銷活動,而由企業的生產部門提供商品資源。

生產企業分銷業務模式與物流中心分銷業務模式基本一樣。不同點隻在於生產企業的流通部門代替了流通企業物流中心的工作。它們的共同特征是:一是接受廣大的社會需求,並以滿足他們的需求為自己全部工作的宗旨;二是都依靠一定的物流能力(包括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搬運等能力),以物流活動作為基本手段來滿足社會的商品需求;三是為滿足社會需求,要從商品生產企業(商品資源市場)組織商品資源。

2) DRP原理DRP原理。

實施DRP時,隻要輸人三個文件,然後根據這三個文件產生兩個計劃,即一個訂貨進貨計劃,一個送貨計劃,這兩個計劃就是DRP輸出的內容,也是它的直接成果。有了這兩個計劃,物流中心就可以進行送貨和訂貨進貨。這兩個計劃的實施,構成了物流中心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物流中心進行商品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1)社會需求文件。社會需求文件是進行DRP處理的依據,是DRP處理的最主要的文件,沒有這個文件就不可能進行DRP處理,所以也把它稱為社會需求主文件。它是指所有的社會用戶訂貨單、提貨單或供貨合同,也包括下屬各子公司、下屬各地區物流中心的訂貨單。這些需求都按品種、需求日期(或周)進行統計整理成社會需求文件。如果沒有這些預先簽訂好的訂貨單、供貨合同等,則社會需求量就要靠預測來確定。

(2)庫存文件。這是指物流中心的倉庫裏所有商品庫存量的明細狀態表。物流中心根據庫存文件確定什麼商品可以從倉庫裏提貨送貨、送多少,什麼商品需要訂貨進貨。庫存文件也是製定DRP計劃所必須具備的文件。

(3)生產企業資源文件。這是商品生產企業的可供資源文件。它包括可供的商品品種、生產企業的地理位置情況。生產企業資源文件主要是為DRP製定訂貨進貨計劃用的。

(4)訂貨進貨計劃。進貨計劃是對於生產企業委托儲運、經營的商品而言的,這些商品的所有權在生產方,物流中心隻是代理經營服務。而訂貨計劃是針對物流中心自己買斷經營的商品,所有權屬物流中心,對於用戶需求的商品,如果屆時倉庫裏沒有庫存量,則需要向生產企業訂貨進貨。當然訂貨進貨也需要根據具體品種、具體供應者設定訂貨進貨提前期,這由生產企業資源文件提供。

(5)送貨計劃。這是對用戶的送貨計劃。對於用戶需求的貨物,如果倉庫裏有,就可在倉庫裏提貨送貨。由於倉庫與用戶、下屬子公司、子物流中心(統稱為需求者)都有一定路程,所以提貨送貨需要有一個提前時間,才能保證貨物能夠按需求者的需求時間及時送達。對於大批量需求的需求者應實行直達運送,對於小批量的需求者則應實行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