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1 / 3)

我們經常在博客上互相串門,交流。當她聽說我即將在6月去北京的消息時候,給我在博客多次留言讓我在北京有困難的時候找她。我給她留言將贈送她我們出版的書“真情象梅花開放”,她很高興的等待著我的造訪。

2009年6月,我來到北京,在北京才知道妞妞並不在市區,而是在大興,離北京城內將近40多公裏,來北京後,我感到不安起來,怎麼能讓妞妞跑那麼遠來取書呢!

電話約定的時間很快就到了,早上,兒子吃過早飯上班了,我開始收拾碗筷,就在這時候,我感到頭又開始發悶,好象鼻涕流下來了,我用衛生紙揩了一下,竟然是紅色的血。我用衛生紙塞,塞不住,隻有把手巾用涼水沾過,縛在前額,用另一根毛巾接著血,我想:“身體健康要出現問題了,馬上去醫院”!

既然去醫院,就應該別讓妞妞來了,我給妞妞去了個電話:“妞妞,我的健康出現問題,我馬上要去廣安門醫院,書的事情改日進行吧!”妞妞聽到我的電話,立即回答:“我現在出發,很快就到,您在急診室等待我吧。”

我沒有再阻攔,這時,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許多最近幾年離我而去的朋友。我擔心病魔已經逼近,必須馬上去醫院。

北京街頭的出租車是很繁忙的,雖然它的價格是起步10元,每公裏2元,但是由於外地人太多,所以出租仍然很興旺,在馬路上需要尋找,等待。雖然我的住處離廣安門醫院大約1000米,等候、打車仍然占用了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

醫院是繁忙的,無論在哪個城市都是同樣,掛號排隊十幾個人,看到我鼻孔裏塞著衛生紙,掛號小姐很溫柔的說:“去急診室吧,你不用掛號。”

我趕到急診室,醫生說:“我們處理不了鼻子出血,你趕快去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在六樓,那裏排隊的人很多,一個女醫生在管理著病曆,維持著排隊的次序。她對我說:“在我們醫院看病,你要去一樓六號窗口先辦理就診卡,再去1、2、3號窗口掛號。然後上來排隊就診。我的大腦徹底暈了,在暈暈漲漲的一個多小時,終於辦理好就診手續,當我回到六樓,在那裏排隊的幾個好心的老鄉大姐說:“您不要排隊了,先看病吧!”大家幫我找到了值班主任---個大約四十歲左右的女醫生。

女醫生掛著牌子顯示她是個主任,她很熟練的給我清除了鼻子內的淤血,並成功的塞住了鼻腔。她說:“很嚴重啊,好幾個出血點!”必須先化驗,她給我開了三個化驗項目。我的心裏在想:“我因為破鼻子曾經在青島401醫院治療,沒有化驗啊!隻化了10元的掛號費和10元的電焊處理費就解決了。這需要花多少銀子啊!“

排隊,化價,交款^410元,驗血就花了410元,我驚呆了,看來,北京的看病費用也是驚人的,怪不得人們都說:“有什麼別有病,沒有什麼別沒有錢。”這幾天我給兒子辦好房子手續,囊中空空如也,買車票的錢都緊張了,還得回青島湊錢還債。心中默念:“主啊!可別讓我的身體在此時出現問題!“

化驗三個項目,必須在二樓和一樓兩個化驗室進行,等候的時間很長,還要樓上樓下跑看結果,就在這時,妞妞趕到了醫院。她的到來,從心理上來說無疑給我吃了個定心丸,樓上樓下,取藥、交費。她和親人一樣的奔忙,絲毫沒有看出我們隻是第一次見麵。

妞妞提出:“今天隻是見麵,如果我要回青島,她要給我送行。”從醫院到地鐵口,我感受到妞妞身上好燃燒著當年我們老知青那熱情的火焰。我不能拒絕她,在幾天後我即將離開北京的時候我和她一起拜訪了我國的文壇前輩,中國鄉土文學學會的會長董夢知先生,這次宴會,妞妞又一次熱情地慷慨解囊,我感謝妞妞和董夢知先生給我的送行。在此,我遙望北京,默默地對遠方的妞妞和董夢知先生再次說一聲:謝謝!

2010年春節後,妞妞在㈨上跟我講,又結識了一個特別好的朋友一一重慶的月羽,她的兒子也在北京上學,她經常要來北京,讓我抽時間五月份來北京的時候一起見麵。我和重慶的月羽也在博克上結為好友,能與重慶的月羽見麵也是非常高興的事情。但是,不巧的事情發生了,我今年應該退休,青島市的社評工資4月底才下來,5月20日以後才能辦理今年的退休。我們單位直到5月底才給我辦好。但是,重慶的月羽因為家中有事情離開了北京,這也許是我感到遺憾很長時間的一個理由吧!

妞妞正在家給孩子裝修房子,能抽時間與我見麵那也是不容易的,但是,她還是從大興趕到了會麵地點,董夢知老師也來了,我們聚會在去年曾經見麵的餐廳,聆聽董夢知老師對當代文學的敘述看法,快樂,感動,交織,妞妞又是慷慨的搶先買單。

時間在推移,人生會變老,但是我們的妞妞卻變得更年輕,去年她的文章參加了我們青島作協朋友出版的《月亮在大海燃燒》,今年又參加了我們青島作協朋友出版的《冬天的記憶》,她的語言樸素生動,她的激情征服了青島的許許多多的讀者。記得今年有一次我去銀行辦理業務,銀行櫃台有一個姑娘說認識我,我驚訝的問:“怎麼認識的?”姑娘說:“我在圖書館借到《月亮在大海燃燒》,上麵有您的照片。”我明白了,因為我們每出版一本書,總要送到圖書館備案,是她去圖書館借閱的,她說:“您們還有北京的作者啊,她的9篇文章寫得特別樸實,我很喜歡看。”聽到這話,我特別高興,因為妞妞是我的好朋友啊,也是我們《藍月亮》創作隊伍中的一員,她在《冬天的記憶》中的文章更精彩。

這次見麵,妞妞對我講,她很喜歡李岩和王紀民的文章,尤其是王紀民給她郵寄了大家簽好字的書,她要送給李岩和王紀民兩人禮物,並約定好在我離開北京的時候交給我。

六月十一日上午,妞妞又趕到我們的聚會地點,她帶來的禮物竟然是每人價值幾百元的禮物,說實話:麵對眼前天真可愛的妞妞,我出汗了,我拒絕接受,我反複解釋,都在妞妞激情的烈火麵前敗退,我想:這帶著妞妞激情的貴重禮物將讓李岩和王紀民同樣感動,妞妞鄭重提出邀請,請李岩和王紀民來北京旅遊,聚會。我也代表李岩和王紀民,代表我們新聞網蹉跎歲月論壇,代表青島的老知青向妞妞發出邀請,邀請妞紐一一丫頭來青島旅遊聚會!

青島的書店傳奇從小喜歡讀書,在學生時代就成了新華書店的忠實讀者。經曆過知青插隊回城就工由於從事服務性工作,流動性比較大,對於青島市各個區的新華書店都是比較熟悉的,包括他們的營業員和經理也是非常喜歡我這個讀者的光顧。甚至在午休關門時間也讓我到他們的辦公室閱讀圖書,在那個圖書禁錮的年代,在新華書店的後台可以看到許多曆史方麵的好書,那確實得到了不少知識。

青島最早的書店應該是“成文堂”,在清朝光緒年間,山東招遠人劉壽楠挑著一擔圖書在膠縣走街串巷或路旁擺攤,出售經籍,頗有些贏利,於是在膠縣西門外太平街北蓋了四間平房,開了一家書店,叫“成文堂”。像許多書店一樣,從刻書、印書到賣書,仍然生意很好。安臨街為二層樓房,後有28間房屋。那是青島最早的書店和出版社的雛形。1913年,成文堂青島分店於天津路26號開業,注冊資金2000元,經理劉星海。到上世紀30年代在青島有三個門市部---成文堂書局(原天津路13號),成文堂肇記(原高密路40號),成文堂泉記(原高密路22號)。

我在中學時代的書法老師寧推之曾經講過他們在青島辦荒島書店的故事:那時在1932年,孫樂文和張智忠找到中國學院的同學寧推之,寧推之的父親是青島大資本家,他被稱為寧大少爺。研宄開一家賣新書的書店賣書,當時青島雖有十幾家書店,有的賣古籍,有的賣會計、法律等實用書,有的賣武俠、言情等通俗小說,惟獨沒有賣新文學書刊的書店。寧推之出資金500元,孫樂文、張智忠也各自籌措了100元,商定叫荒島書店,當時龍口路東方市場剛落成,在市場北門旁租了店址,樓下為門市部,樓上為宿舍。

表麵上寧推之是注冊營業執照的經理,張智忠為會計,孫樂文、丁振清、於誌傑為店員,實際上寧推之從不到店,孫樂文是實際負責人。中共青島地下市委委員喬天華原與孫樂文相識,他公開職業是崇德中學(今

11中)美術教師,他為荒島書店寫了門頭,布置了櫥窗。他見到孫樂文、張智忠思想進步,發展二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荒島書店成為地下黨的一處聯絡點,青島地下市委建立青島“左聯”,於黑丁〔建國後河南省文聯主席)等是成員,荒島書店又成為“左聯”的活動地點。

荒島書店初定位為經營現代文學圖書,在地下黨領導下,又特別注重經營左翼文化圖書和雜誌。由於荒島書店與山東大學、市立女中相距很近,與其它中學也不遠,他們經營的進步文藝書刊像磁石一樣吸引了眾多青年讀者。蕭軍、蕭紅來青認識了孫樂文。蕭軍任《青島晨報》副刊編輯,孫樂文也兼任《青島晨報》編輯,二人是好朋友。孫樂文去上海進貨見過魯迅先生,他建議二蕭向魯迅先生請教,二蕭給魯迅寫信,青島的地址即寫了荒島書店。

另外,我國著名的戲劇電影藝術家黃宗江當時在青島讀中學,他說:“那時候每逢休息日,我都到荒島書店看書、買書,我就是在荒島書店開始接觸普羅文學的。”在荒島書店黃宗江認識了蕭軍,他與李普(後為新華社副社長)在《青島晨報》編了一個周刊叫《黃金時代》。

上世紀30年代出版的許多左翼文學著作與期刊,大多在荒島書店能買到。書店裏也擺了些椅子,讀者即便不買,也可以坐在那裏看。當時社會上有人說:荒島書店是共產黨的大本營,被反動派封閉,又是寧推之老師找各方麵關係重新營業。青島共產黨地下市委遭反動派破壞,黃敬被捕,喬天華去了濰縣。孫樂文、張智忠與黨組織失去了聯係,但他們仍以共產黨員的要求經營荒島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