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子開始大約步行1個小時我們就走到了濰坊市的公園、動物園。在百花盛開,綠草芳香的動物園裏,孩子們欣賞著籠子裏的動物,快樂的在草地跑著,撒歡地在花叢裏跳著,我也從心底感到高興和快樂!
晌午歪了,也就是1點左右的時間了,孩子們都餓了,是安排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了,我帶領孩子們走出公園,尋找可以提供開水和飯菜的飯店。可惜,我們走到每一家飯店都被拒絕接待我們。因為在那個時代,卜濰坊市的飯店都是國營和集體經營,麵積比較小,大鍋炒菜,鐵壺燒水,沒有大茶爐。再說,他們也都害怕我們這麼多人進去吃飯影響了他們的生意。
我帶領孩子們出遊,孩子的吃飯是第一位的,我很著急。在濰坊市東關,走進一家比較大點的飯店,我直接找到飯店經理讓他想辦法。那經理考慮一下說:“如果你們不吃飯,光喝水我們也管不起,如果你們吃麵條,8分一碗,2兩糧票,這樣麵條湯你們隨便喝,隨身攜帶的大餅,窩窩頭都可以泡著吃!“
吃麵條,對我們知青是平常的事情,對農村生長的孩子,幾乎沒有那個可能性。我知道那時農村的孩子、就是8分錢也很難從家中帶出,因為那年我們村當時每個工分隻值5分錢。
幸虧我當時每個月有4元的民辦教師補貼,而糧票我們知青可以去糧管所換,我的一個月民辦教師的補貼工資正好替孩子們的麵條買單。
他的話提醒了我,我讓經理安排廚師給我下50碗清湯麵,8分一碗,共4元錢。2兩糧票,共8斤糧票,孩子們每人一碗麵,麵條湯隨便喝,還可以用湯泡地瓜麵窩窩頭,單餅等。
村裏的孩子們可高興了,他們都是第一次進飯店吃飯,第一次歡天喜地圍著桌子品嚐著他們的老師請他們吃的大餐---碗清湯麵。
這次遊園活動在我們插隊的村莊是第一次,也是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最滿意的一次活動。
四十多年過去了,現在我還經常回憶和我的學生一起遊園,一起在飯店吃過的那頓清湯麵,是那樣的可口,那樣的香甜。至今,孩子們吃麵條的笑臉還經常在我的腦海浮現!
蘿卜會的傳奇故事貯水山除因風景秀麗聞名島城,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還是全國聞名的鴛鴦山,每當夜幕降臨,那林蔭小道,那鬆樹下,石拱橋上,荷花灣旁邊,那一百零八級台階的大理石板,到處是一對對談戀愛的青年男女。據民間傳說:“談戀愛的青年男女隻要踏上貯水山,那愛情就會成熟許多,登上百級台階在台階的花崗岩石板上一坐,那愛情就板上釘釘了。因為八仙之一張果老每天傍晚都要來這裏散步,他撒下的愛情花粉在空氣中傳播,情人吸入後愛情會紮根在心中的”。就是這麼個係結人間因緣的好去處,青島市北區政府又把蘿卜會和元宵山會都定在貯水山。每年的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五,這裏成了市北區的正月山會。商家雲集,趕會的人流如潮,前來設點交流企業,個人的各類商品琳琅滿目,與會人員每天達百萬人次。除了蘿卜的銷售量大外,由文化部門組織的集食品、藝術於一體的蘿卜藝術雕刻大賽,更是活靈活現,就在2007年那年的正月山會,就發生了那麼一個動人的故事!
山東濰縣北關有一個楊家莊,那裏的蘿卜又甜又脆,聞名全國。村裏出了個年輕後生名字叫楊賓,他的父母就是他一個兒子,且體弱多病,需要照顧,因此,楊賓這後生大學畢業以後哪裏也沒有去,直接回到家中,幫助爸爸,媽媽照顧家中分到的3畝土地。由於他勤快,施肥澆灌,科學種田,他栽的蘿卜格外好吃。他又專門割出一塊地種花,牡丹,月季,玫瑰,供應城裏的鮮花店。一年下來,收入也很可觀。每年秋收結束後,他就用蘿卜練習雕刻藝術,各種各樣的花朵,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他都刻的栩栩如生。他後來大膽創新,在家裏用蘿卜雕刻了一條中華龍,連接起來,很有氣魄,也很可愛。他在家每天閱讀食品雕刻的書,年齡越來越大,當父母的也著急起來,應該是娶妻生子的年齡了,孝敬父母,無後為大。所以,老娘就天天嘮叨,誰知,楊賓卻下了決心,非要娶個有文化的才女。
他的刻畫蘿卜的手藝驚動了當地的政府的文化部門,在政府有關人卜員的牽頭下,他帶著一車蘿卜來到了會場綠色牡丹,紅色月季,紫色葡萄,翠色首飾等在他的刻刀下,栩栩如生,他雕刻組裝的一條長六米的中華巨龍像玉石翡翠篆刻的,每一個鱗片都在閃光,盤旋騰飛在他的汽車上。他的甜脆蘿卜也使許多購買過的人都返回購買,也就在這時,一段姻緣降臨他身邊,“您的蘿卜不要賣了,我全包了”說話的是一個25—一26歲的漂亮姑娘。
楊賓看了一下姑娘說:“那後麵排隊來買的顧客怎麼辦?有些人都等了好長時間了啊!“
“我不管,您看著辦,”姑娘忽閃著兩隻大眼,幹脆地說。
“給我留下地址,我明天給您送一車好嗎?”楊賓商量著說。
買賣成交了,原來這位漂亮姑娘是島城一個私營大酒店的經理,曾經在酒店管理學院本科畢業的高才生,她品嚐了這真正的濰縣蘿卜,見識了這年輕後生的雕刻技術,就想了解一下這後生的底細,這兩天她派人專門去調查了一下,知道這小夥的文化,家庭和為人後,不由地在心地生起愛慕之心,後來,這農村小夥楊賓真得成了他的丈夫,他在濰縣的幾畝地成了酒店的蔬菜基地。楊賓和他的父母都住進了青島。這是“貯水山”的正月山會的一段佳話。
據記載,原雲溪庵位於台東道口路,始建於元代,屬道教廟宇。過去,民間有“正月初九吃蘿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說法,因而蘿卜就成了正月初九廟會上的主要商品,廟會也就被人們稱為“蘿卜會”。如今的蘿卜會得到了各大賓館、飯店,企業的響應。各種商品都趕來湊熱鬧,帶動了市北區經濟的發展,另外,由民間藝術工作者參加的剪紙、編織等現場表演比賽,同樣受到廣大群眾的讚賞。由於我童年就是在貯水山長大,因此對貯水山格外鍾愛,每年廟會必去光顧品嚐蘿卜,當聽說發生了這樣一段佳話,便找到青島市美食家協會的付會長,本次蘿卜雕刻大賽的評委董老教授,讓他幫助溝通一下對此佳話進行采訪,沒幾天,董老教授笑著回複:“神仙做媒,謝絕采訪!”請您幫助宣傳宣傳,如果青年人還沒有結婚,一定要記住來“貯水山”山會品嚐蘿卜。
我愛“貯水山”,我愛“貯水山”的正月山會,雖然已經退休,但是還願意遊貯水山,那裏的一草一木,一樹一石,櫻花路,荷花灣,一百零八級石階,都是我童年熟悉的地方。現在,美麗的“貯水山”天天在變樣,在前進,在發展,一個以高科技電子信息城為核心的現代化的商業區已經形成,明天的“貯水山”會更加繁榮,美麗!
我在北京的好朋友一妞妞妞妞,在我們家鄉山東就是丫頭,想到我在插隊農村時候遇到的那些天真活潑的丫頭就感到聯想翩翩,有時不由的為她們的天真可愛笑出聲來。誰知,我在2008年的新浪博客的好友中,竟然結識了一位“丫頭”一一妞妞。
結識她還是從她的文章開始,她用樸素的語言敘述了她在街頭,在公共汽車遭遇了槍戰,子彈在街道,在頭頂穿過,好危險啊!我開始在妞妞的文章後麵留言跟帖了,我們在博客結為好友。由於兒子在北京,我就有了看兒子的時候給妞妞送幾本我們論壇朋友出版的作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