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血沃三千裏江山1(2 / 3)

依靠戰士們英勇、機智的作戰,到當晚11時30分的時候,誌願軍二營已經成功突破敵人防線,向雲山街區展開進攻。這時3營的7連、8連也分別從北、西兩個方向攻進雲山街,將撤退的敵人團團包圍,並展開激烈的對戰。不久,誌願軍347團1營和3營9連也攻入雲山街,加入對敵人的圍攻戰鬥中。

另一個方向,誌願軍第117師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向三巨裏進攻,並於11月2日淩晨,搗毀了三巨裏以西美騎兵第1師第8團1個迫擊炮連,成功占領諸仁橋,切斷了敵人的退路。

全麵陷入困境的美軍想讓美騎兵團第一師第五團進行增援,但這一想法被誌願軍第116師第343團徹底打破。343團1營1連的戰士們在激戰中英勇抗敵,殲滅美騎兵團第1師第5團的一個連,充分體現了誌願軍的強大戰鬥力。正如彭德懷司令員說的:“我軍戰鬥員指戰員的戰鬥素質與作戰精神比敵人強。”

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9軍在雲山一戰中旗開得勝。此次戰役共殲滅美騎兵團第1師第8團大部分、第5團一部分以及南朝鮮第1師第15團,斃傷俘敵2000餘人,擊落、繳獲飛機7架,擊毀、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多輛,火炮119門。

從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之間,中國誌願軍完成了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並取得了重大勝利。除了誌願軍在雲山一戰中取得不俗的戰績外,其他幾個地方的戰鬥也獲得了不錯的戰績。像誌願軍第42軍與朝鮮人民軍在黃草嶺成功阻擊敵人,粉碎了敵人迂回江界的企圖,為第一次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第一次戰役中,誌願軍抓住敵人驕傲輕敵、分兵冒進的良機,利用敵軍怕近戰夜戰的弱點,采取隱蔽接近敵人,乘敵不備突然發起反擊的方式,殲滅敵軍1.5萬人。這大大加強了朝鮮人民軍隊以及中國誌願軍將士抗擊美帝國主義的信心。同時,此次誌願軍的勝利,也粉碎了“聯合國軍”於感恩節前占領全朝鮮的計劃,為扭轉朝鮮戰局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夫當關戰美軍

中國人民誌願軍雖在第一次戰役中取得了勝利,但實質上並未對“聯合國軍”造成重創,整個戰場的形勢也並未發生根本改變。盡管如此,誌願軍仍占有一定優勢。第一次戰役中,誌願軍的出其不意,讓美軍混亂不堪,雖然其主力都成功撤退到安全地帶,但卻無法準確摸清誌願軍兵力虛實,這很容易讓他們再次抱有輕敵心態。根據這點優勢,彭德懷製定出新的作戰計劃:“擬采取鞏固勝利、準備再戰的方針。當前具體工作是消除疲勞,總結經驗,加強運輸,儲存糧食,利用在大山深溝處挖窯洞、打土炕、糊泥棚,解決住宿困難。在內線要點構築必要工事,如敵再進,誘其深入後殲滅之。”

為了具體實施這個方案,毛澤東委派宋時輪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命其率領第九兵團12個師秘密入朝,負責東線作戰,以配合西線部隊共同進行“誘敵深入,各個殲滅”的計劃。

1950年11月6日,“聯合國軍”陸續開始對誌願軍進行試探性進攻。彭德懷趁此機會,於11月17日命令全軍停止反擊,開始向後方撤退。說是撤退,其實是迅速隱蔽於早就部署好的戰略地點,一邊休養生息,一邊等待敵人進入圈套。

“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果真上當。他看到誌願軍撤退後又露出了他狂妄自大的本性,認為誌願軍兵力大概隻有六七萬,並且這支“不足為懼”的軍隊已經被“聯合國軍”的強大火力嚇退。麥克阿瑟對“聯合國軍”的士兵們大言不慚道:“隻要(將誌願軍)趕到鴨綠江邊。我保證,你們都能夠同家人共進聖誕晚餐。”

在麥克阿瑟的鼓舞下,“聯合國軍”第9軍以鴨綠江為目標發起大舉進攻,而負責掩護其右翼側後任務的南朝鮮第7師和第8師進展緩慢,完全沒有追上“聯合國軍”的步伐。美軍的第8集團軍和東線第10軍之間的進展也相差懸殊,兩軍之間形成了一個相差數十公裏的缺口。

敵人的這個薄弱環節很快就被誌願軍發現。11月25日,誌願軍第38軍與第42軍在副司令員韓先楚的指揮下對南朝鮮第七師與第八師發起猛烈進攻。南朝鮮兩個師被誌願軍112師、113師、114師左、右、正麵三個方位包抄進攻。到了26日,南朝鮮軍隊不得不在美軍飛機的掩護下進行撤退。

誌願軍第38軍得知南朝鮮軍隊要撤退的消息後,當然不會輕易放走他們,連忙乘勢發起總攻。南朝鮮軍第七師受到誌願軍的攻擊後亂作一團,根本無法有效地實施撤退計劃。最後,南朝鮮軍第七師損失5000餘人,7名美軍顧問全部被誌願軍俘虜。42軍在寧遠地區的作戰也極為激烈,經過誌願軍英勇奮力的戰鬥,最終於26日攻克寧遠城,殲滅了南朝鮮第8師大部。

誌願軍在德川、寧遠地區殲滅南朝鮮兩個師大部,割斷了敵軍東西線的聯係,打開了美第八集團軍戰線的戰役缺口,其右翼被孤立。誌願軍西線的誌願軍趁機集中兵力,對敵軍展開猛烈進攻,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此時非常迷茫,他不明白西線的誌願軍葫蘆裏賣的什麼藥,直到得知南朝鮮第二軍團受到重創時才如夢初醒。此時,他才終於知道自己首要任務是什麼,那就是盡快封堵戰役缺口!

盡管沃克意識到自己軍隊的問題所在,並開始著手補救,但也為時已晚,西線誌願軍戰士以排山倒海之勢向美軍發起猛烈進攻。早就被分散的敵人雖然擁有著強大的軍事武器,但也無法阻擋誌願軍的進攻,隻得利用飛機與坦克的掩護向南撤退。

根據彭德懷的命令,西線誌願軍6個軍對敵人展開大規模的圍殲戰鬥。“聯合國軍”為了成功突圍撤退,動用了100多架飛機、400多門大炮,妄圖殺出一條血路。誌願軍猶如鋼柱一般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任敵人進行多麼瘋狂的攻擊,都堅守到底。整場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

12月1日,“聯合國軍”見突圍無望,便放棄重型裝備和傷員,在飛機的掩護下向西以及安州方向撤退。誌願軍看穿敵人的企圖,乘勝追擊,迫使“聯合國軍”不得不退向平壤。

“萬歲軍”對戰“王牌軍”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戰役打響。此次戰役的勝負關鍵取決於左翼能否迅速突破和橫向的穿插是否按時到位。所以,對於敵人左翼的進攻至關重要。誌願軍司令部經過商議,決定將這一重要任務交給誌願軍的主力軍38軍和42軍。

38軍是誌願軍威名已久的隊伍,曾參加過二萬五千裏長征,經曆過八年抗戰,之後到了三年解放戰爭時期,38軍從東三省一路打到廣西,將機械化的國民黨軍隊打得四處潰散。不過這支戰功赫赫的軍隊到了朝鮮戰場後表現欠佳,第二次戰役打響前剛剛犯了嚴重錯誤,被彭德懷司令員狠狠地通報批評了一頓。

38軍軍長梁興初剛聽完彭老總的訓斥,一心想要再打一仗,證明自己的軍隊絕不是一群“烏合之眾”,而是一支優秀的主力軍、王牌軍!梁興初接到進攻敵人左翼的任務後很激動,他等的就是這一仗。

起初,司令部決定讓42軍配合38軍發動進攻,但是梁興初拒絕了這個提議,他跟司令部的各首長打包票要“單幹”,放出豪言說不需要42軍的配合。

梁興初不是光說不做的人,他不打沒把握的仗。梁興初在接到任務之後就想出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準備從南朝鮮第七、第八兩個師的接合部插進去,包圍德川的敵人,再派113師、112師、114師分別由西向東、由南向北以及德川正麵發起進攻,包抄敵人後路,圍殲敵人。這個計劃被上級司令部認可了。

為了響應25日的正式進攻,38軍於24日晚開始調集部署,展開作戰前的戰略活動。38軍三百多名偵察兵作為先遣隊,準備打入敵人陣地內部進行偵察活動。這支先遣隊想要到達敵人陣地區域就需要渡過大同江,但過江的主要橋梁已經被美軍炸毀。幸好當初人民軍曾經在江上修了一條藏在水麵下的“水中橋”,這才讓先遣隊找到渡江的方法。先遣隊員很聰明,沒有發動任何軍事行動,而是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地從橋上列隊走過。南朝鮮的哨兵非但沒有發動進攻,反而把他們當做了南朝鮮軍隊,特意讓出大道讓誌願軍先遣隊通過。

到了26日,這支已經潛入南朝鮮陣地的先遣隊見時機成熟,便將敵人逃跑的必經之路——武陵裏大橋炸毀,斷絕了敵人的退路。38軍的第一步棋走得極為精彩。

25日的正式進攻中,113師負責向德川之敵南麵穿插,斬斷另一條退路。113師是38軍受批評的主要對象之一,所以極為有榮譽感的113師的全體將士都非常重視此次任務,誓要完滿完成,給上級一個滿意答複。113師經過勇猛奮戰,晚上9點時就打到了大同江邊。大同江上的橋大多數都被炸毀,沒被炸毀的橋也被敵人安排了火力密集的防禦點,從橋上硬拚闖過不是明智之舉。

113師的師長薑潮、政委於敬山看著麵前漆黑又冰冷的江水,二話不說就率先跳入了江中,向對岸衝去。當時朝鮮正值冬天,溫度在零下十幾度,江水刺骨冰涼。但是,113師的戰士們看到政委和師長的行動,也都紛紛走進寒冷異常的江水之中,不論是男兵還是女兵,全體戰士沒有一個人被寒冷與江水打敗,他們懷著滿腔熱血,涉水向江岸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