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遍布世界的海南人(3)(2 / 3)

朱運興是馬華公會的創始人之一,是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特別是海南鄉親心目中的楷模。

香港商界泰鬥——周雨亭

周雨亭(1872—1933年),香港商界泰鬥。祖籍海南文昌縣(今文昌市),生於故裏,後在香港謀生創業。他艱苦奮鬥,勇於拚搏,終於事業有成,成為香港著名實業家。他重義輕利,樂於公益事業,為繁榮香港做出了積極貢獻,被港督委為太平紳士。1917年他和鄭文波先生共同創立“瓊崖商會”,名揚香江,盛極一時。他曆任香港華商會(即中華總商會)會長,保良局總理等要職。他對海南家鄉,情深意濃,鼎力發起創辦海口海南醫院(今海南省人民醫院)、省立瓊海中學(今海南中學)和羅峰學校等,是早年海南人在香港首屈一指的風雲人物。

早年新馬傑出的瓊僑領袖——“郭氏兄弟”

“郭氏兄弟”,即郭巨川(1876—1953年)和郭鏡川(1885年—1955年)兄弟。他們都是馬來西亞著名瓊籍殷商、僑領,祖籍海南文昌縣(今文昌市)。青年時代,他們兄弟相繼到馬來西亞謀生,他們同心合力,艱苦奮鬥,開拓事業。郭鏡川於1934年在新加坡注冊創建“郭新父子有限公司”,從事進出口業務和金融事務。經過多年努力,在二十世紀中期,郭氏兄弟終於成為擁有橡膠、木薯、油棕、椰子等種植園地二萬多畝和多間配套的加工企業以及從事各種進出口業務的大種植家、大實業家,富甲南洋,聞名中外,被譽為“橡膠大王”。巨川、鏡川兄弟富裕後,念念不忘祖國和故鄉。他們在香港參與發起成立“瓊崖華僑抗日聯合總會”,為抗日四處奔走;同時也誠心致力於各種公益慈善事業和故鄉的開發建設。在公益慈善事業方麵,他們捐資救助貧困鄉親,籌款創辦美丹小學,設立獎學基金。他們捐巨資建造文昌中學“飛機樓”,興建以先父名字命名的文昌中學“郭雲龍齋”,訂購“四庫全書”贈送文昌中學及文昌圖書館,帶頭捐款並發動南洋華僑捐助擴建海南中學,並為文昌華僑中學、瓊山中學、海南大學的擴建或創辦捐過專款。愛鄉義舉,感人至深,譽滿鄉裏。

馬來西亞、新加坡著名僑領、富商——王紹經

王紹經(1860—1939年),新加坡瓊籍著名僑領、富商。祖籍海南瓊東縣(今瓊海市)。他早年到新加坡創業,成為當地十二名商之一,曾擔任過多屆新加坡瓊州會館主席、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董事和新加坡四海通銀行董事。在事業興旺時,他不忘故土,出資在老家瓊海市嘉積鎮創辦“批局”,為旅居海外的華僑辦理彙兌服務。他熱愛祖國,積極支持中國抗日救亡運動。他關心故鄉,捐款建海南醫院,並在家鄉建校、築橋、修宅,福澤鄉鄰。臨終前他還囑咐家人將自己安葬在故鄉海南。在新加坡,有一條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紹經街。這是人們對他的一種最為敬仰的認可和褒揚。每當節假日,特別是中國傳統節日,這裏就成為了海南老鄉經常光顧聚會的地方。

馬來西亞著名瓊僑領袖——王兆鬆

王兆鬆(1875—1955年),馬來西亞著名瓊僑領袖、企業家。他13歲到南洋謀生,勤勞誠實,終於事業有成,成為擁有房產、橡膠、錫礦、酒店、戲院、鹽業等產業的大企業家。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深受馬來西亞地方政府和海南鄉親的讚譽,被推舉擔任吉隆坡瓊州會館總理等職。他熱愛祖國,積極支持瓊崖抗日,積極投身“瓊崖華僑聯合總會”,並組織“瓊崖華僑回鄉服務團”。1926年他參與發起籌建“海口海南醫院”,捐助1000大洋,被聘為名譽董事;還熱情捐助“瓊崖中學”、文昌中學、“崇本小學”等。他為文昌中學獨資捐建的一座圖書樓,至今還保留完好。他愛國愛鄉的義舉,受到海南鄉親的高度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