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融入團隊,多些理解和寬容(3)(1 / 2)

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可以讓你受益匪淺。老板之所以成為老板,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也自然是優秀之人。向優秀的人學習,揣摩優秀的人是怎麼想的,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工作,你就會去考慮企業的成長,就會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去做的,什麼是自己不應該去做的,就會像老板一樣去思考、去行動。

成功的老板所具備的素質大致有一些共同點,如:他們有著積極主動的工作習慣,不是事事被人推著走,而是自己決定前進的方向和路線;他們從不消沉,從不輕易言敗,而是充滿熱情地迎接每一天。這些品質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敬佩的。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造就了老板們的成功。

毫無疑問,當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時,你就能逐漸地像老板那樣積極主動地工作,忠於自己的事業,並對自己的工作負起責任。

韓政從國內一所知名的管理學院畢業時,有幾家大公司都有接納他的意向,最後他卻決定去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做總經理助理。對這樣的選擇,他的有些同學表示不解:在實力強的公司工作,起點不是更高嗎?幹嗎自討苦吃?

再說,助理的工作不就是打雜嗎?說好聽點兒,就是收發文件、做做記錄。

幾年過去了,韓政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成長為一家年贏利過百萬元的公司老總。有一次,當別人稱讚他的能力非凡時,他謙虛地說:“其實,我剛參加工作時所做的總經理助理工作使我受益匪淺。正是由於每天接觸公司的各種文件、資料,才使我了解了作為一個領導的管理思路;正是記錄一場場的會議過程,讓我清楚了企業是如何經營、如何決策的。我做的雖然是一件件小事,但是,如果從老板的角度來看待,就能看出價值的所在。”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韓政的這番取經經曆對我們很有啟示。

當以老板的心態來自我要求時,你就不會隻以達到公司的目標為滿足,反而會自我要求一個更高的目標來實現自我滿足,這等於是在挑戰自己,而不是在做給老板看。

剛到一家公司時,李明隻是一名普通的出納。起初向老板彙報工作時,隻是簡單地彙報一些數字。時間久了,李明覺得自己的工作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於是他想:假如我是老板,我會希望財務人員更多地給我提供些什麼信息。他想到不應該僅僅是完成每個月的損益表,而且應該有更多的分析,分析企業經營的狀況、得失和可能存在的風險所在。於是,李明在以後的彙報中向老板呈上了自己精心準備的這方麵的資料,老板對他的主動精神和工作業績很是滿意。時間久了,老板覺得他這個人不錯,便調他到自己身邊做秘書,而且大事小情都和他商量。

總之,老板看的是全局,算的是大賬,看問題直達核心;而一般員工往往被表麵的現象迷惑,或被自己的職位限製,不知道準確的定位。

一個有準備的打工者,肯定會在平時以老板的心態要求自己,將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當作經驗與知識積累下來,久而久之,他就具備了當老板的條件。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自己像老板那樣去思考公司的事情,想一想怎樣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做好自己的事業。要像關愛自己的家一樣去關心公司的經營和發展。

當你以老板的心態去對待工作的時候,你會完全改變你的工作態度。你會時刻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你的業績會得到提高,你的價值會得到體現,企業會因為有你的努力而變得不一樣,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帶動作用改變身邊的人。

開放胸襟,精誠合作共發展

團隊,是指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由相互合作、優勢互補的若幹個體組成的有機整體。世界上最偉大的勵誌成功大師拿破侖·希爾認為:“沒有他人的協助與合作,任何人都無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

“團隊”這個概念在現代的組織中已深入人心,團隊精神對於組織的重要性,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突出。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工作是個人不能勝任的。團隊中的所有成員必須緊密配合,同心協力,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團隊才有可能取得最大的效益,才能更有競爭力。

可見,團隊精神在團隊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由此很多機構或組織對員工個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員工除了應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而這種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有時甚至比專業技能更重要,過去那種處處設防、各自為政、封閉自我的理念已經成為現代組織發展的最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