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當客戶對企業的產品及服務不滿意而抱怨或投訴時,負責接待的員工要謹慎對待,注意自己的態度、措辭,盡量用委婉的語氣與客戶溝通,使客戶理解企業的誠意。如果處理不當,就很可能惡化與客戶之間的關係,甚至失去更多的客戶。
接待人員要態度誠懇,禮貌熱情,耐心專注地傾聽客戶的傾訴與抱怨,不要輕易打斷客戶,更不要批評客戶,而要讓他們盡情地宣泄心中的怨氣和不滿。當他們的情緒得到了發泄,心情平複下來後,就比較能夠接受工作人員的解釋和道歉了,理智地與工作人員協商解決的方案。
李開複在《致中國學生一封信》中談到,“不論你做了怎樣優秀的工作,不會表達,無法讓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幾乎等於白做。要想在現代企業中獲得成功,就要抓住機會,展現自己。在領導和同事麵前要善於表現自己的優點,有了研究成果或技術創新之後通過演講、展示、交流、論文等方式和同事或同行分享,隻有善於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獲得真正的機會。”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從大局出發,借助良好的溝通技巧,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化解衝突,達成共識,更好地促進團隊的寫作,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團隊。
樂做組織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
想取得一番成就,“樂做組織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的服從精神和“不找借口找方法”的行動方式,是你必須具備的。
隻有拒絕抱怨、隨時服從領導安排的員工,才能成為企業中最受歡迎的人,才會得到上司和老板的青睞。
如果企業是一條大船,那麼老板就是舵手,而員工是水手,要想讓這條船行得正、行得穩、行得快,就需要每個人絕對服從舵手的指揮。個人要無條件地服從整體,下級要無條件地服從上級。下級要按照上級領導的指示,沒有任何借口地去執行。在工作中,如果每一名下屬都能夠無條件地服從上級的命令和安排,整個企業就會有超強的執行能力,使企業在嚴酷的競爭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而員工也會從中受益。
下麵這個故事值得職場中的每一個人思考。
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麥當勞總公司非常看好台灣市場的發展前景,於是決定從當地有合作意識的企業家裏培養出一批高級管理人才,作為麥當勞開拓台灣市場的骨幹力量。
經過周密和嚴格的篩選,麥當勞總部的人事部選中了台灣當地一位很有名的青年企業家。隻是經過幾輪商談,人事部還是難以最終下定主意。為了盡快邁出該計劃的第一步,麥當勞總裁決定讓那位青年企業家帶著他的夫人前來做最後的商談。
在商談的最後關頭,總裁忽然問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問題:“如果我們讓你先去洗廁所,你願意嗎?”
青年企業家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之中。他想:“好歹我在台灣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讓我去洗廁所,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麵試氣氛一下子變得很尷尬。幸而,坐在旁邊的企業家夫人打破了尷尬:
“沒關係,我們家的廁所一直都是他刷洗的。”於是,他順利通過了麵試,培訓馬上開始。
第二天,他開始到麥當勞上班實習時,麥當勞的總裁真的讓他去洗廁所!
而他也樂意接受了,雖然他不知道麥當勞總部究竟有何用意。
後來,當他了解和熟悉了麥當勞公司的規章製度後才知道,原來,麥當勞培訓員工的第一課,就是從洗廁所開始的,這連總裁也不例外!
如果你是一位小有成就的青年企業家,讓你天天刷廁所,你會接受嗎?如果你是企業中的一名骨幹,老板交代你去做很多基層員工才幹的工作,你會抱怨嗎?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員工,上司總是安排你做很多本職工作以外的事情,你是否滿腹牢騷?
在組織裏,上司對你的很多安排都是有用意的。如果你是一位對自己的前途負責的人,那麼,當你被安排去做一些你不願意去做甚至反感的事情時,你最恰當的做法是:迅速把“抱怨”甩到腦後,調整心態,接受指令,保證完成任務。職場中的無數事實證明,隻有那些拒絕抱怨、“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的員工,才能成為企業中最受歡迎的人,才會收到老板和上司的青睞。
1989年,碩士畢業的楊元慶進入聯想集團。15年後,也就是2004年,楊元慶已經是聯想集團這家中國標杆式企業的董事長!這一年,他才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