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組織好比一部機器,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成。每個成員好比每一個零部件,隻有每個零件凝成一股力量,機器才能正常運轉。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包攬全部的工作。
籃球運動非常講究團隊合作,在激烈的抗衡的比賽中,球員不但要有高超的個人技術,還要有默契的集體配合。沒有成員之間默契的配合與支持,即使有著出神入化的高超球技,也不可能一個人擊敗對方球隊。
任何一個團隊的成敗,都與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配合程度密不可分。現在的許多工作都是程序化作業,這更需要成員之間有默契的配合。
越來越多的組織把“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精神”作為錄用員工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而一個不肯協作的“刺頭”勢必會被組織排斥在外。而要做到與他人良好協作,首先要對團隊精神的內涵有最基本的認識。
1.同心同德
組織中的成員之間要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大家在互敬、互諒、互補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步調一致如同一個人,有問題大家共同想辦法解決,從而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向心力。那麼,不管做什麼事,都能所向披靡,無往不勝。
2.互幫互助
大家應該真誠相待,互相幫助。在其他成員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不能袖手旁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甚至幸災樂禍,更不能相互拆台。
“互相補台,好戲連台;互相拆台,共同垮台”。同事之間首先是合作夥伴的關係,不能抱著同事是“冤家”、“敵人”的成見,否則你自己也很難有大的發展。
3.勇於擔當
工作中出了問題,要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積極解決問題,這隻會得到大家的諒解和敬重。如果大家相互指責,相互抱怨,這無助於事情的解決。不能說,有了成績,就往自己身上攬;有了失誤,就往他人身上推。這是沒有擔當的“懦夫”表現。
4.樂於分享
我們要懂得與人分享,分享失敗的教訓、成功的經驗和工作的心得。一個懂得並樂於分享的人,更容易融入團隊,與成員友好相處,為團隊成員所接納,並贏得大家的支持。
隻有在一個融洽、和諧的工作環境中,才能充分調動成員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效率也自然大大提高。相反,一個人際關係惡化的工作環境,隻能使人感到壓抑和苦悶,對工作產生消極情緒,進而嚴重影響到工作效率。
如果你總是抱怨別人和你不合作,問題一定是出在你身上。有的“頂尖人才”自以為才高八鬥、高人一籌,做事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瞧不起他人的能力,聽不進他人的建議,大家對這種人隻好“敬而遠之”了,而這種人也很難融入到團隊。
做人,最核心的就是真誠。即使自己真的能力出色,也應該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不能有絲毫的傲氣。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就理應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好好向人家學習。而不應對業績突出的同事心生嫉妒,甚至做出過激的行為。這些都是破壞同事感情和團隊和諧的大忌。
在領導的眼裏,最重要的首先是團隊整體的和諧,他不可能為了少數的兩個人,而破壞了整個團隊的團結。如果你不能和團隊成員和諧相處,即使你的業績再好,在領導的眼中,你也是個棘手的“問題”員工。
取得一點成績時,不要得意忘形,目空一切,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成績是建立在團隊成功的基礎上的。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首先要使團隊成功,隻有團隊成功,才能談得上你的成就。沒有企業的快速增長和高額利潤,自己也不可能獲取豐厚的薪酬。
失敗的團隊中沒有贏家,而成功的團隊沒有輸家。每個組織的成功最終要依賴於團隊中每一位成員的精誠合作。事實上,那些基業長青的企業都很注重共創卓越的團隊意識,甚至可以這樣說,正是這種團隊協作精神才是這些企業永遠輝煌的根基。
一滴水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把它融入大海,卻能掀起驚濤駭浪,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就像一支樂隊,隻有很多人的配合,才能演奏出氣勢恢宏的壯美樂章。
現在是一個共榮共贏的知識經濟時代,作為團隊中的一員,我們應該明白,所有成績的取得,都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隻有把個人的實力充分地與團隊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價值。一個沒有合作能力的人,最終將失去生存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