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融入團隊,多些理解和寬容(2)(2 / 2)

從局外人的角度看待他的成功之路,絕對是青雲直上。更有很多人想知道,他是如何在短短的十幾年間,迅速地獲得如此大的成就的。深入研究楊元慶的成長軌跡,我們發現他的一些精神和態度特別值得我們關注,比如“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的服從精神。

1989年,楊元慶進入聯想集團之前不久,剛剛領到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證書。他進入聯想,是抱著到企業做研發的想法來的,但當時的聯想最需要的並不是研發人員,而是出色的營銷人才。楊元慶到聯想的第一份工作,是站櫃台銷售。楊元慶沒有抱怨,每天都非常認真地從事著銷售工作。由於工作業績出色,兩年後,也就是1991年,楊元慶獲得了提拔,擔任聯想CAD部門的總經理。

CAD部門的業務主要是代理惠普公司的產品。聯想讓楊元慶負責這個位置,就相當於給了他一個更快成長的環境和更容易成功的土壤,楊元慶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努力地工作,拚命地成長。從1991年到1993年,在他的領導下,CAD的銷售額從5000萬上升到1.1億,再從1.1億上升到1.8億。楊元慶出色的能力,使得聯想一把手柳傳誌決心要將他作為骨幹來培養。

1993年,恰逢楊元慶要以訪問者的身份出國深造,柳傳誌也同意讓楊元慶出國學習,以便將來更好地為聯想服務。然而,1993年,由於聯想第一次沒有完成既定目標,公司上下震動很大,加之國內計算機界也正經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在這緊要關頭,柳傳誌決定立即啟用楊元慶,出國之事隻好擱置一邊。

不到30歲、從來沒有過PC經營經驗的楊元慶,突然接手一個急需起死回生的部門,肩上的擔子不可謂不重,所承擔的壓力也可想而知。但楊元慶沒有抱怨,而是立即走馬上任,著手拓展PC市場。到1996年,聯想的PC銷售額已在國內生產廠家中穩居第一。

從碩士畢業生站櫃台到聯想董事長,楊元慶在公司內換了許多崗位,但每次換崗,他都毫無怨言,而是對工作投入100%的熱情。

其實,楊元慶頻繁地被公司調動崗位,既是公司對他工作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他忠誠度的考驗。事實證明,楊元慶沒有讓聯想失望。

“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年輕的楊元慶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的態度和到哪個崗位都有最出色的業績的表現,使得他收獲了大多數人都難以企及的成就。

你能“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嗎?你能在安排的任何一個崗位上,都做到出色嗎?如果能,你將是下一個楊元慶!

站在老板的角度想問題,站在公司的立場做事情站在老板的角度想問題,站在公司的立場做事情,並不是讓你不顧實際、一心隻想著當老板,對現在的工作不予重視,而是強調要樹立一種主人翁意識,以老板的態度來對待公司,這將使你受益匪淺。

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應邀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演講,他對畢業生發表演講的時候提出了以下的建議:“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隻是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看做是自己開的一樣。”當然,這番話的真正用意並非建議你對公司的事務指手畫腳,橫加幹涉,而是希望你提高自己工作的主動性,換一種積極的思路考慮問題。

有的人認為,公司是老板的,我隻是替別人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處的還是老板,於我何益?有的員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一到下班時間連一秒鍾也不願耽擱,率先衝出辦公室或車間。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時沒完沒了地打私人電話或無所事事地遐想。這種想法和做法其實無異於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和自毀前程。

著名的IBM公司要求每一名員工都樹立起一種態度--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在這種激勵下,員工們主動接觸高級管理人員,與上級保持有效的溝通,對所從事的工作更是積極主動地完成,並能保持著高度的工作熱情。

一旦有了這種心態,你就會對自己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業績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標準。隻要你能深入思考,積極行動,很快就會成為公司中的傑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