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鍾吃過早飯到了辦公室,簡單地打掃一下衛生,就開始處理文件。
過了一會,電話鈴響了,是在外地出差的崔局長要陳文銘聽電話。晨鍾知道陳文銘前天剛把孩子從城裏轉到營區附近的學校來,估計是吃過早飯送孩子上學了。他沒有對崔局長說陳文銘去送自己的孩子上學,隻是講他出去辦點事,一會就回來。
崔局長又問:“他跟隨王部長出差的資料不知道準備好了沒有?”
“他正在認真準備,昨天晚上還加了個班。”晨鍾回答。
晨鍾剛放下電話,陳文銘就滿臉汗水地進了辦公室。
陳文銘聽晨鍾講了崔局長來電話的事情之後,皺起了眉頭。
“小晨,你是個剛到機關來的新同誌,有些話我不得不講,參謀在工作中最忌諱的是‘一問三不知’,但也不可能是‘三年早知道’,對有些事情要多聽、多看、多問、多想,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晨鍾看到陳文銘講話時的表情比較嚴肅,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陳文銘接著說:“今天是孩子第一天到新學校上學,我去學校送他,昨天就給在家主持工作的副局長請了假,你沒必要在局長那裏為我打掩護,我們工作再忙,有些個人的事情也要處理,這一點領導會理解。準備跟王部長出差的材料,昨天下午下班時我就已經送給首長秘書了。另外,昨天晚上我也沒有加班,隻是回來取走下班時忘在辦公室裏的自行車鑰匙。”
陳文銘的幾句話,像一杯冷水,把晨鍾臉上原本有幾分得意,後來又有幾分茫然的表情衝刷得幹幹淨淨,他有些結結巴巴地說:“陳參謀,您、您是不是覺得我這個人不夠誠實?”
“不是的!”陳文銘肯定地說,“我知道你是想為我好,但是,有時候你無意間說了一句與實際不相付的話,以後可能要用很多話去彌補或者解釋,甚至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影響相互間的信任。我有過這方麵的教訓,有一次,張參謀上班時間去招待所看外地來京的一個戰友,我對局長說他到其他局辦事去了,局長後來知道真實情況後把我好熊了一頓,張參謀也批評我不能這樣為同事打掩護。說話怕穿幫的唯一辦法,就是永遠不要說謊話,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要實話實說,這是機關參謀必須具備的品質,特別是在領導麵前,更應該如此,借助一位名人說的話,即是:‘獲得領導信任的技巧就是避免使用任何技巧’。”
晨鍾紅著臉說:“陳參謀,今天這件事對我教育很大。其實我的父母一直想用高尚的品德為我樹起一杆純潔心靈的標尺,教育我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我原來還比較注意從這些方麵嚴格要求自己,後來看到社會上一些口是心非的人比言行一致的人能夠獲取更多利益時,思想上也有過波動,也有過困惑,這應該是問題的根源。”
陳文銘故作輕鬆地說:“不要把今天這件事看得太嚴重了,你畢竟還是怕領導對我有不好的印象,才說了不該說的話,並不是要達到個人的某種目的。其實,老實忠厚是我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保存至今的寶貴遺產,有些人並不想繼承,更不會去發揚。多年前社會風氣好的時候,說假話辦不了真事,後來的有些時候和有些地方,是不說假話還真辦不了真事。聽說話,遍地都是君子,看行動,到處都有小人,社會上見死不救、見錯不糾、見難就避、見利忘義的現象時有發生。以至於在生活的道路上,正直的人比虛偽的人往往會遇到更多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