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尤其關心周恩來同誌逝世後黨的接班人是誰。

三、至於混在群眾中的壞人是極少數。

四、需要查查“四人幫”是否插手,是否有詭計。

陳雲明確指出:

鄧小平同誌與天安門事件是無關的。為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需要,聽說中央有些同誌提出讓鄧小平同誌重新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是完全正確、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擁護。

王震發言說:

鄧小平同誌政治思想強,人才難得,這是毛主席講的,周總理傳達的嘛!還說他能打仗、反修堅決。七五年主持中央和國務院工作,貫徹執行毛主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取得了巨大成績。他是同“四人幫”作鬥爭的先鋒,“四人幫”千方百計地、卑鄙地陷害他。現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都熱切地希望他早日出來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天安門廣場事件,是首都人民都知道自己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病重,在毛主席久經考驗的親密戰友、人民愛戴的好總理周恩來同誌逝世後,自發地進行的大規模悼念活動,是首都人民對“四人幫”罪行的群眾性聲討,表現了首都人民的無產階級義憤。這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是全國人民經過“文化大革命”的鍛煉,階級覺悟和路線鬥爭覺悟大大提高的集中表現。我認為:這就是天安門廣場事件的本質和主流,不承認這個本質和主流,實質上是替“四人幫”的罪行進行辯護。

陳雲、王震的發言,得到王諍、耿飆、姚依林等人公開、明確的支持。但是,在汪東興的授意下,他們的發言未能登上簡報。不過,由於陳雲以及王震在黨內的威望,特別是他們的發言,說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所以,還是在會內會外傳開,產生了重大影響。

對黨內外的呼聲,華國鋒非常重視。華國鋒在鄧小平複出問題上的認識,同陳雲、王震為代表的黨內的呼聲,並沒有實質性的分歧,隻是在時機的具體把握上認識不同。3月14日,華國鋒在中央工作會議全體會議上講話,回應黨內外的呼聲。華國鋒在說“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決定的,批是必要的”,“四五運動”中,“確有極少數反革命分子把矛頭指向偉大領袖毛主席,乘機進行反革命活動,製造了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這些話的同時,明確指出:

群眾在清明節到天安門去表示自己對周總理的悼念之情,是合乎情理的。

“四人幫”批鄧另搞一套。對鄧小平同誌進行打擊、誣陷,這是他們篡黨奪權陰謀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人幫”對鄧小平同誌的一切誣蔑不實之詞,都應當推倒,比如,他們誣蔑鄧小平同誌是天安門事件的總後台,經過調查,鄧小平同誌根本沒有插手天安門事件。

華國鋒還明確表態:

鄧小平同誌的問題應當解決,但是要有步驟,要有一個過程。我們的方針是,高舉毛主席的偉大旗幟,多做工作,在適當的時機讓鄧小平同誌出來工作。

華國鋒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

中央政治局意見是,經過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和黨的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正式作出決定,讓鄧小平同誌出來工作,這樣做比較適當。

3月14日當天,胡耀邦即到西山看望鄧小平。鄧小平同胡耀邦就當前應該抓落實幹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問題交換了意見。在這時,胡耀邦能不把當天華國鋒的講話和宣布的中央政治局決定告訴鄧小平嗎!

(三)三月工作會議以後:華國鋒為鄧小平複出進行實際準備。

鄧小平獲悉3月14日華國鋒講話內容後,4月10日,即給華國鋒、葉劍英和中共中央寫信,對華國鋒3月14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的在適當時機、通過一定程序讓他出來工作的決定作出回應。

鄧小平在信中說:“我感謝中央弄清了我同天安門事件沒有關係這件事,我特別高興,在華主席的講話中,肯定了廣大群眾去年清明節在天安門是合乎情理的。至於我個人的工作問題,做什麼,什麼時機開始工作為宜,完全聽從中央的考慮和安排”。

針對“兩個凡是”,鄧小平在信中指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的事業,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事業,勝利地推向前進。”

鄧小平在信中提出:“如果中央認為恰當,我建議將我這封信,連同去年十月十日的信,印發黨內。”這個建議,提出了一個讓全黨了解鄧小平、向全黨通報鄧小平即將複出的好辦法,表現了鄧小平高超的政治智慧。

華國鋒、葉劍英等接讀此信後,同意鄧小平向黨內轉發他的兩封信的建議,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

4月14日晨,鄧小平致信華國鋒、葉劍英,說明根據他們的意見,對4月10日那封信修改的情況。當天,華國鋒就在鄧小平的來信上批示:“東興同誌:信及附件印發中央政治局同誌,經研究後確定印發的範圍。”說明華國鋒對印發鄧小平這兩封信已經沒有什麼意見了。

4月14日後,應該是經中央政治局討論以後,汪東興、李鑫受華國鋒委派看望鄧小平,同他談中央轉發他那兩封信的有關情況。

鄧小平對他們講:兩個“凡是”不行。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通為我平反的問題,也說不通肯定1976年廣大群眾在天安門廣場的活動“合乎情理”的問題。把毛澤東同誌在這個問題上講的移到另外的問題上,在這個地點講的移到另外的地點,在這個時間講的移到另外的時間,在這個條件下講的移到另外的條件下,這樣做,不行嘛!毛澤東同誌自己多次說過,他有些話講錯了。他說,一個人隻要做工作,沒有不犯錯誤的。又說,馬恩列斯都犯過錯誤,如果不犯錯誤,為什麼他們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為原來有些觀點不完全正確,不那麼完備、準確嘛。毛澤東同誌說,他自己也犯過錯誤。一個人講的每句話都對,一個人絕對正確,沒有這回事情。他說:一個人能夠“三七開”就很好了,很不錯了,我死了,如果後人能夠給我以“三七開”的估計,我就很高興、很滿意了。這是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是個是否堅持曆史唯物主義的問題。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應該像毛澤東同誌說的那樣對待這個問題。

鄧小平又對汪、李二人說:馬克思、恩格斯沒有說過“凡是”,列寧、斯大林沒有說過“凡是”,毛澤東同誌自己也沒有說過“凡是”。我給中央寫信,提出要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作指導,是經過反複考慮的。毛澤東思想是個思想體係。我們要高舉旗幟,就是要學習和運用這個思想休係。

鄧小平不同意對4月10日的信再作什麼修改。華國鋒等人也沒有再提什麼要求。5月3日,中共中央即將鄧小平這封信和1976年10月10日的信轉發至縣團級,實際上向全黨通報了鄧小平即將複出的信息。

接下來,就是商量鄧小平複出以後的工作安排問題。

有材料說明,華國鋒為此同鄧小平會麵並談話。這材料就是鄧小平5月24日同王震、鄧力群談的一段話。鄧小平告訴王震、鄧力群:最近我對華主席講,還是要講台階論。青年要積累經驗,這是培養青年的好辦法。不用這個辦法反而把好好的青年人害了。從這一番話可見,華國鋒前不久看望過鄧小平,同鄧進行了有實質內容的交談。

至於鄧小平本人開始考慮複出後管什麼事的問題,大約是在5月10日左右,可能在華國鋒同他交談之前。這時,鄧小平就決心複出以後要把科學、教育管起來。

5月12日上午,鄧小平就約方毅、李昌談科學和教育工作問題。

鄧小平指出:整個國家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科學研究是先行官。抓科研就要抓教育。抓教育,關鍵在中學,中學又以小學教育為基礎。中小學現在接不上茬,十年沒有好好上課,數理化不行,外文也不懂。多數中學教師水平不高。因此,要抓好重點小學、重點中學。要加強教師的配備。要重新審定大中小學的教材。過去沒有吸收外國先進的東西。

鄧小平又指出:關鍵是人。抓科研要注意選接班人。方針正確,組織路線要跟上。加強黨的領導,選好科研人員,選好後勤人員,很重要。

鄧小平還結合現狀和曆史,著重講了搞好規劃、明確指導思想的問題。鄧小平說:《科學院彙報提綱》有什麼錯?隻是講得還不夠,是根據當時大家勉強能接受的水平寫的,真正要解決問題就不夠了。要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現在各部門掌握的資料都不交流,保什麼密?自己封鎖自己。我們同國外的科技水平比,在很多方麵差距拉大了,要趕上很費勁。我們要努力趕,你不趕,距離就更大了,人家是一日千裏。世界發達國家都注意最新的科學成果。據說他們政府頭頭每天辦公桌上都放一張每日科技新聞。中國在清朝時搞閉關自守,“四人幫”也是搞閉關自守。科學研究方麵的先進東西是人類勞動的成果,為什麼不接受?接受這些東西有什麼可恥的?要花高價把世界上最新的資料買到手。要著手搞科學技術的長遠規劃。要抓重點學校重點科研院所、重點人才、重點項目。要從問題堆裏找長遠的、根本解決問題的東西。為什麼要抓理論研究?就是為了這個。講空話不行,要有具體措施,統一認識。實事求是是毛主席講的,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懂得這一條就有希望。

鄧小平特別強調科研人員是勞動者。他說:一個時期,說科技人員是“臭老九”,連發明權都沒有。科學研究是不是勞動?科研人員是不是勞動者?三大革命運動有科學實驗嘛。科研人員搞點體力勞動是需要的,但他本身是腦力勞動者。自動化技術是以腦力勞動為主的。

5月24日上午,鄧小平又約見王震、鄧力群,同他們長談。

鄧小平同王震、鄧力群講了前些日子汪東興、李鑫來看他時的談話,把批評“兩個凡是”不行,不符合馬克思主義那些話又講了一遍,特別強調毛澤東思想是個思想體係,高舉旗幟,就是要學習和運用這個思想體係。

談到自己複出工作的問題,鄧小平告訴他們二位:我出來工作的事定了,反正要繼續當大官。至於分工做什麼,軍隊是要管的。要我繼續管外事,不那麼想幹,太累,當然重要的外事活動還可以參加,不想大部分時間卷進去。我現在考慮管科學、教育。這是我自己的願望,最後還是要由黨來決定。

關於科學和教育工作,一直縈繞在鄧小平的心裏,早已有了一套成熟的意見。前些天同方毅、李昌談了一次,意猶未盡,這天又敞開思想,盡情談論一番。圍繞怎樣把科學技術搞上去的問題,鄧小平著重強調關鍵是要搞好教育,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是5月12日同方毅、李昌談話的繼續,視野更加開闊,重點更加突出,說理更加透徹,對科學、教育的改革開放,指導思想、方針政策也更加明確了。談話的內容已收入《鄧小平文選》,這裏就不再引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