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國鋒的評價問題

一、華國鋒對待鄧小平複出的態度和鄧小平第三次複出的經過

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在北京逝世。8月30日,新華社發表《華國鋒同誌生平》,對他70年革命生涯作出全麵評價,肯定華國鋒在粉碎“四人幫”的鬥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肯定隨後擔任中央最高領導職務期間的工作。

對華國鋒在粉碎“四人幫”這個曆史事件中“起了決定性作用”,《華國鋒同誌生平》寫道——

同年(1976)10月,他和葉劍英等中央領導同誌代表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誌,采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四人幫”,挽救了黨,挽救了社會主義事業,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華國鋒同誌在粉碎“四人幫”這場關係黨和國家命運的鬥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黨和人民不會忘記他作出的重要貢獻。

對華國鋒粉碎“四人幫”後擔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和國務院總理期間的工作,《生平》也作了肯定性的評價——

粉碎“四人幫”後,華國鋒同誌擔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和國務院總理等職務。在此期間,他先後主持了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十一大、十一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他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支持下,撥亂反正,恢複黨和國家正常的生活秩序,動員組織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入經濟建設各項工作,揭發批判“四人幫”的罪行,清查他們的幫派體係,取得了很大成績。他根據廣大幹部群眾的要求,開始複查、平反冤假錯案。他強調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使工農業生產得到比較快的恢複和發展。在他的推動下,教育科學文化工作開始走向正常,外交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華國鋒同誌在領導揭批“四人幫”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方麵作出了很大努力。

既然已經做出了如此全麵公正的評價,為什麼還要談華國鋒的評價問題呢?這是因為,在華國鋒評價的問題上實際上還有一個雖不影響全局卻也具有關節點意義的問題需要解決。這就是:華國鋒是否有意阻撓鄧小平複出?

我們進行了一些研究,對這個問題試作初步回答。

應該說,以華國鋒為首的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挽救了黨,挽救了社會主義事業,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也為恢複鄧小平在中央的領導職務,重新出來工作,創造了前提條件。既然“四人幫”已經被打倒,那麼,被“四人幫”打倒的鄧小平,理所當然地要恢複工作。鄧小平複出,這不僅是邏輯的必然,而且是民心、黨心、軍心之所向。

怎樣對待和處理鄧小平第三次複出?可供選擇的辦法有三種:第一種是讓鄧小平馬上複出,再一種是盡快讓鄧小平複出,第三種是等一等,等條件成熟再解決。華國鋒采取的是第三種辦法。

回顧華國鋒為首的黨中央處理鄧小平第三次複出的過程,大致經曆四個階段。

(一)從粉碎“四人幫”以後到1977年三月工作會議之前:華國鋒要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在粉碎“四人幫”後,華國鋒在鄧小平的問題上想什麼、做什麼和是怎樣做的。

粉碎“四人幫”後第二天,10月7日,葉劍英即向華國鋒提出為鄧小平平反、恢複鄧小平工作的建議。以後葉劍英又多次向華國鋒提議。在玉泉山召開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葉劍英正式提出:我建議讓鄧小平出來工作,我們在座的同誌總不會害怕他吧?鄧小平參加政治局,恢複了工作,他總不會給我們挑剔吧?李先念馬上表示同意讓小平同誌盡快出來工作。其他與會人員沒有發表意見。大家的目光一齊投向主持會議的華國鋒。華還是覺得時機尚不成熟,而采取等一等再說的辦法。

這時,公開的提法還是集中批“四人幫”、“連帶批鄧”。在內部,則采取措施,逐步恢複鄧小平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

1976年12月初,鄧小平突發前列腺炎,引起嚴重尿瀦留。葉劍英獲悉後,隨即向301醫院副院長蒲榮欽了解情況,並指示:“精心護理,精心治療,嚴格保密,注意安全。”12月10日晚,鄧小平住進301醫院。為確保安全和療效,301醫院把鄧所住病房所在的南樓五層全層騰出專用。301醫院立即采取緊急醫療措施,緩解病情,減輕痛苦。12月12日和13日,301醫院約請泌尿專業權威吳階平與本院泌尿科主任許殿乙、副主任李炎唐、內科主任曾誠富等一起會診,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並提出了手術方案。12月16日,華國鋒即批示同意。

在這之前,12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恢複鄧小平閱讀中央文件的權利。很快,中央辦公廳就把中共中央於12月10日發出的《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一)》送到鄧小平病房。鄧小平接到文件,很高興。看完後說:這就夠了。不需要之二、之三了。可以定罪了。

在鄧小平住院期間,中辦還派車把鄧小平接到玉泉山,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和汪東興一起向他介紹了粉碎“四人幫”的經過。

華國鋒並不是沒有主見的人。對當時形勢、對全局,有他的判斷;對鄧小平複出的問題,有他的考慮。1977年1月6日,華國鋒在政治局會議上講話,把他對鄧小平複出的疑慮和打算和盤托出。

華國鋒說:關於鄧小平的問題,在處理“四人幫”問題的過程中反複考慮過,當時提出批鄧反右是正確的。鄧小平同誌的問題是要解決的,實際上也在逐步解決,外電也看出了這個動向。開始提深入批鄧,後來提繼續批鄧,現在又提“四人幫”批鄧另搞一套。現在有人不主張這樣搞,主張打倒“四人幫”後,小平馬上出來工作。如果一打倒“四人幫”鄧小平就馬上出來工作,“四人幫”的人會說鄧小平可能要上台,有人要給鄧小平翻案。鄧小平不是一個人,是一層人,如果急著給鄧翻案,會帶來問題。因為材料之一還沒有發,問題沒有澄清,壞人會乘機煽動。這樣會被動的。如果急急忙忙提出要鄧小平出來工作,那麼四號五號文件、毛主席處理的這些問題,還算不算數?吳德的講話還算不算數?這樣人家會不會說是為鄧小平翻案?是不是不繼承毛主席的遺誌?

華又說:我們同“四人幫”的鬥爭,不是為鄧小平翻案,是反對“四人幫”搞陰謀、搞篡黨奪權。“四人幫”反對毛主席,是極右,抓住這些問題進行鬥爭,才是正確的。如果打倒“四人幫”就馬上提出解決鄧小平的問題,會引起混亂。我們同“四人幫”的鬥爭,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馬克思主義同修正主義長期鬥爭的繼續。他們是要篡黨奪權。我們要抓住這個實質性的問題同“四人幫”鬥爭,把那些不急於解決的問題,往後拖,這樣有利。有些問題要逐步解決,要經過適當步驟,把問題弄清楚,要服從同“四人幫”鬥爭這個大局,不要把問題搞顛倒了。當時這樣的決策是對的。

華說:小平同誌出來工作的問題,應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頭腦要清醒。

還說:小平同誌的問題,要解決,但不要急。我們這樣解決的辦法,小平同誌自己也會理解的。有些不同的看法,不要緊,要引導,要講清楚。

對於華國鋒應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解決辦法,葉劍英也是讚成的。

熊向暉和許多老同誌,都希望鄧小平早日出來工作。他跟葉帥講了大家的這份心情。葉帥說:小平是要出來工作,不過要晚一點。車子轉彎轉得太急要翻車的。小平這個事是毛主席提的,政治局通過留黨察看、以觀後效的。現在一下子馬上出來不行,要一個過程。不然真成了宮廷政變了。葉帥還說:小平晚一點出來,也可以顯示華主席的能力。現在粉碎“四人幫”很得人心,但是他在其他方麵怎麼樣呢?還要讓群眾看一看嘛。

群眾要求恢複鄧小平工作的呼聲,從1977年1月開始日益高漲。

1977年1月8日,是周恩來逝世一周年的忌日。1月6日起,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就出現了花圈和悼念的詩文。北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刷出特大標語:“強烈要求黨中央恢複鄧小平職務!”“為天安門事件平反!”全國各地也都出現了類似的大標語。人民群眾通過集會、演講、刷大標語、寫詩詞、寫大字報等形式,聲討“四人幫”,懷念周總理,肯定1975年鄧小平領導整頓的成績,表達要求鄧小平出來工作的迫切願望。這時,葉劍英、陳雲、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王震、許世友等一批老同誌,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方式向華國鋒和黨中央提出,要盡快讓鄧小平同誌出來工作。但華國鋒還是認為時機不成熟,不能“盡快”讓鄧小平複出。

不過,鄧小平的待遇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2月3日,鄧小平康複出院。在葉劍英的安排下,鄧小平和全家一起,住進了北京西山中央軍委療養地的25號樓。這當然不會是葉帥個人的行動。

華國鋒主持正在編輯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也改變了原來的編輯方針。原來凡是涉及、講到劉少奇、鄧小平、林彪好話的地方全部刪除;現在凡是講鄧小平好的地方,一概不刪,保留了十幾處。讓大家看了,知道毛澤東讚揚過鄧小平。可見,華國鋒是在為鄧小平複出做鋪墊。

與此同時,中央對鄧小平與1976年天安門事件的關係等問題正進行複查,以便澄清事實,推倒“四人幫”強加給鄧小平的一切誣蔑不實之詞,為鄧小平複出鋪平道路。

同時應該看到,廣大幹部群眾要求鄧小平複出和為天安門平反的這股強勁潮流固然引起了華國鋒的高度重視,但是,華國鋒當時卻未能完全順應這股曆史的潮流,反而用“兩個凡是”予以回應。這樣,他就陷入了被動。

總的說來,這一階段,華國鋒並非不同意鄧小平複出,但又心存種種顧慮,可以說,處於猶豫徘徊、等待時機的狀態。

(二)三月工作會議期間:華國鋒聽取黨內外的呼聲,脫離徘徊狀態,領導中央政治局做出恢複鄧小平工作的決定。

1977年3月10日至20日,在北京京西賓館,華國鋒主持召開粉碎“四人幫”後的第一次中央工作會議。會前,葉劍英向華國鋒提出,華的報告對鄧小平的提法要寫得好一點,以利於鄧小平早日出來工作;天安門事件是個冤案,必須盡快平反。華國鋒均未采納。他還是按照“兩個凡是”的方針行事。會議開始,華國鋒就給各組組長打招呼,希望各組討論時,對小平同誌出來工作和天安門事件平反這兩個敏感問題,不要觸及。華國鋒報告中還批評那些不同意“兩個凡是”的同誌對這個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和嚴重性認識不足,甚至指責有極少數同誌政治上動搖。還說,赫魯曉夫丟掉了列寧、斯大林這兩把刀子,我們要接受教訓。

盡管如此,陳雲、王震等老革命家還是衝破華國鋒設置的禁區,尖銳地觸及這兩個敏感問題。

3月13日上午,陳雲來到他參加的西南組,並作了書麵發言。陳雲的這份發言,是陳雲經反複考慮,先同胡喬木商量,後在耿飆家裏征求了耿飆、王震、蕭勁光、王諍的意見才提出來的。對“天安門事件”,陳雲提出四點看法:一、當時絕大多數群眾是為了悼念周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