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對新員工的十點忠告(2 / 3)

愛崗敬業,是員工成才的第一要素。當你跨進企業的門檻,你就要熱愛你的工作崗位,忠於你的職守,專注你的事業,自動自發地全力以赴地做好。你想在企業裏做大做強嗎?我告訴你一個奧秘:假如你不是天才,那你就要敬業,堅持不懈地敬業。敬業才能專業,才能帶給你成功的資本。

員工必做功課

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愛崗敬業,缺點有哪些,今後應如何做得更好?寫一篇400字左右的學習體會。

(五)要學會做人

作為新員工,來到了新單位,就像來到一個大家庭、大社會。你在社會中、在企業中受不受歡迎,取決於你會不會做人。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優柔寡斷是最大的危害。

——員工勵誌格言

“人”字很容易寫,隻有一撇一捺,但做人是最難的。人是思維動物,人際關係往往比電腦和軟件還要複雜:“人上一百,五顏六色”;“誰人背後不說人,誰個背後沒人說”,你迎合了這一群人,很可能得罪了另一群人。因此有人說:“做人難,做成功的人更難,做人人尊敬的人難上加難!”

什麼叫事業的成功?做人的成功就是事業的成功。這就需要你一番修煉,一番打磨。學會做人,就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塑造良好德行。有句話說得好:品德決定成敗。做人最要緊的是真誠,誠信,對每一個人都要真誠相待,以禮待人,公平公正,這是你品德的底線、做人的底線。真誠使人信任。生活就是這樣,你對別人笑,別人也會對你笑。你還要心胸寬廣,理解和諒解他人,能容得下他人的缺點;你還要富有愛心,樂於助人,因為幫助別人就會贏得別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二是要妥善處理各種人際關係。職場就是戰場,充滿著矛盾、競爭和挑戰。這就需要你要謙虛謹慎,保持冷靜。初來乍到,不要過於張揚自我,“低調做人”,不要耍口舌弄是非,不要隨便摻和公司裏的人際糾紛。要當實幹家而不要當“批判家”,踏踏實實做好本分本職工作,不要不做調研、不加思考就指責公司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隻有你行;待人接物,要和氣、微笑、親切,充分尊重對方,理解對方。

三是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態。當你受到挫折時,當你受到委屈時,當別人不相信你,看不起你時,你應該不卑不亢,保持一顆平常心;作為一位新近員工,你的才能和品格很可能暫時不會被大家發現,這會使你暫時“默默無聞”。當上司和同事不重視你的時候,你也要平和耐心,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用人品和業績贏得大家的好評。

小米剛到公司,起初不被領導所賞識,被安排在辦公室打雜。但她不為所動,仍然認真勤奮地工作。每當她做完一件相當困難的工作,就站起來做一次深呼吸,然後大聲地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有一次,領導聽到她的聲音,忙問她這是什麼意思。她說:

“這是我已過世的父親常給我說的故事。他告訴我以後遇到困難,這樣高喊三遍,就會湧現出無窮的信心和精力。現在,我隻喊了一遍,我的精神就振奮起來了。我沒什麼,請您放心。”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誌:寬容、忍讓、和善。

——員工勵誌格言

“哦,原來是這樣。你真了不起。以後請照這樣做下去。”

從此以後,上司對小米就開始賞識起來。小米很快就被提拔為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當領導、同事和大家都不看好自己時,首先自己要看好自己!“看好自己”,就是一種良好的情緒和心態。

四是學會交際,積極交友聯誼,擁有眾多良好合作的客戶。成功學家認為,成功=知識+人緣。“人緣”就是做人成功的體現。交友聯誼,打造人緣,這是一項係統工程,裏頭有品德、心態、情緒、禮貌禮節、交際技巧等因素,這就更需要你學習、修煉。

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交際交友,如何打造良好的“人緣”,我這裏推出“十四句話,六十四個字”的真經:

說話和氣,主動熱情;

以誠相待,講求信用;

尊重別人,學會傾聽;

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自知之明,學人之長;

為人著想,助人為樂;

和睦合作,甘於吃虧。

“人”字很容易寫,隻有一撇一捺,但做人是最難的。做人難,做成功的人更難,做人人尊敬的人難上加難。什麼叫事業的成功?做人的成功就是事業的成功。這就需要你一番修煉,一番打磨:一是塑造良好德行;二是要妥善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三是保持良好情緒和心態;四是學會交際,積極交友聯誼,擁有眾多良好合作的客戶。

員工必做功課

1.“做事先做人”,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員工勵誌格言

2.為什麼說做人是新員工成功的基石?

3.聯係自己實際,談談你在單位裏如何好好“做人”?

(六)不要氣盛浮躁

當今中國,浮躁之風盛行,尤其以青年人為甚。現代為什麼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真的那麼難嗎?這與大學生們的浮躁之風有關。畢業了,求職了,個個都想擠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和大公司,卻不想去真正需要人才的廣大農村、邊遠地區或中小企業。都來擠大城市、大公司,能不難嗎?可以說,“求職難”就是大學生們“氣盛浮躁”的結果,到農村去、到最基層單位去,難不難?

有一個農業學校的一百多名養殖專業畢業生,還沒畢業就被一家農業公司全部錄用了。畢業後,大夥高高興興報到、上班去。可是不到一個月,90%的學生都跑了回來待業。為什麼?那裏是偏僻山區,青年人忍受不住山區的艱苦和寂寞。

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大中學生就業難嗎?不。是“浮躁”造成了“失業”。不少基層單位人事部經理這樣感慨:“基層並不是不缺人才,就是缺少有知識有技術和吃苦耐勞的青年。可是這樣的人才有幾個能來?他們都往城裏擠,寧願吃父母飯,做個求職者或待業者。這叫做‘有工沒人幹,有人沒工幹。’這是多麼矛盾的事啊!”

我想,這些整天喊“待業”的眼高手低的青年人為什麼不能從基層做起呢?

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良機。

——員工勵誌格言

不少大學生剛到企業,誌氣衝天,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想做;還沒有踏進公司的門,就想做經理、副總,就想年薪30萬;不喜實幹,就愛當“批判家”、“評論家”,動輒指責公司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天下老子第一。原本有雄心壯誌,但受到挫折,就說懷才不遇,怨天尤人,頻頻跳槽。幾年過去,心態早已搞亂,回頭看,一事無成。而自己的同學早已做成了一番事業!

一位北京某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到一家報社實習。他深入台風第一線連續48小時不休息,寫出了10多篇的新聞稿,滿以為要被報紙連載,結果事與願違:一篇也不用。他越想越氣:我拚死拚活,不但不表揚,連稿件也不能發表,這不是欺人太甚!一氣之下,發了個信息給領導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然後關機失蹤半個月,讓單位的人急得登“尋人啟事”。

憑如此心態去工作,能受企業歡迎嗎?能有大出息嗎?能成功嗎?

當今中國不缺夢想家,而缺少實幹家。因此,力戒浮躁,是青年新員工的第一要務。當你剛到一個新企業,你千萬不要氣盛浮躁。要沉住氣,從小做起,從底部做起,從默默無聞的崗位做起。極為重要的一點是:少說多做,用你的實力說話。這是你成才的基本功夫。

當今中國不缺夢想家,而缺少實幹家。力戒浮躁,是青年新員工的第一要務。當你剛到一個新企業,你千萬不要氣盛浮躁。要沉住氣,從小做起,從底部做起,從默默無聞的崗位做起。這是你成才的基本功夫。

員工必做功課

1.浮躁對於一名新員工有什麼害處?

2.自我檢查:作為一名新員工,自己有沒有浮躁?今後怎樣克服和防止浮躁?

(七)不要不學無術

你越是放棄自我,相應地你也越變得偉大而又真實。

——員工勵誌格言

當今社會,是知識社會,是學習型社會。當今職場,學習力是第一競爭力。具有迅速學習、獲得知識並能轉化為實用技能的人最受企業歡迎。不學習,就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就無法適應企業的要求,就無法適應在職場中生存和發展。不學無術、無一技之長的“幼嬰型員工”注定要被淘汰。

我到過不少酒店、超市做員工培訓,發現不少員工最大的毛病就是知識貧乏而不思進取。本來就隻有初中、高中水平,可就是滿足現狀,端盤子就端盤子,洗碗就洗碗,售貨就售貨,下班就玩去,很少有讀書、看報,鑽研專業技術或其他學問的。在知識經濟的職場中,從來就是競爭激烈,不進則退,這種不學無術而又不想求知、不思進取的人是十分可悲的。你能幹一年、兩年、三年,你能幹五年、十年嗎?最終的結局會是怎樣?

小李和小孟一樣,作為汽修技工被一家汽車修配廠錄用。汽車修理工是一個很吃香的行業,他們雖然工作很苦,但收入和待遇還算優厚。

不久,小李就感到了厭煩,無味。“不就是幹活,吃飯,吃飯,幹活嗎?有啥意思?”於是下班了,沉浸於歌舞廳燈紅酒綠之中,其技術沒有丁點兒長進。相反,小孟則愛思考善於學習,他常常思考:汽車怎麼能開動呢?它與火車有什麼不同?怎樣才能修理得更好、更快呢?於是下班後往往還在翻書、擺弄汽車。三年後,汽配廠重組,並入一家大公司,一下子湧進大批汽車修技工,小李因技術退化、業務不精而被辭退,而小孟則因為業務精、業績好、有創意而被聘為技工班長,成為給該公司汽車修理實訓基地的“技工講師”。

兩種人生態度,兩種人生結果。小李的悲劇,就在於不學無術,在學習上不求上進,因而被知識社會所淘汰;而小孟的成功恰好相反:學習改變人生,知識成就人生。

坦誠是最聰明的策略;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坦白是使人心情輕鬆的靈丹妙藥。

——員工勵誌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