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缺乏團隊精神的“鯊魚型員工”(1 / 1)

什麼叫“鯊魚型員工”?顧名思義,就是像鯊魚一樣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沒有團隊精神的員工。這類員工是極端個人主義者,一事當前,強調自我,不顧大局;不會主動幫助同事,而是“自掃門前雪”;不能與同事團結互助,精誠合作,緊密配合,共同完成任務;為了自己的利益,損人利已,拉幫結派,搞“窩裏鬥”,甚至是吃裏扒外,損害公司利益。

評判人們的時候,不要根據他們的短處,而要根據他的長處。

——員工勵誌格言

小簡被聘在公司當副經理,他是個碩士,很年輕,很有才幹。公司準備培養他當副總經理。但有一件“小事”致使公司取消了這個打算。有一次,公司老總帶領8個人到外地出差,當下飛機的時候,大家都大包呀小包呀爭著提辦公用品的行李,而這位小簡卻空手而去;一周之後,大家返回公司,同樣是大包小包相互幫助提攜,唯有小簡還是兩手空空,悠哉遊哉。公司老總認為,這種人不但不能重用,還要辭退。為什麼?第一次沒提行李,可以用大意或疏忽來解釋,而一再地發生此事,隻能說明此人沒有團隊精神,不善於與人合作;或者是一個很自私的人,沒有責任感。後來,這位副經理被免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富有激情和凝聚力的姑娘。總經理隻有這樣的一個理由:一個隻顧自己,沒有團隊精神的人,怎樣帶領一個團隊,怎能建設好一個生機勃勃的團隊呢?

在現代企業中,團隊精神是企業執行力的核心,是企業戰鬥力、競爭力之所在。企業家感到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就是企業團結合作問題。有一本管理的書叫《CEO為什麼失敗》,指出不少CEO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執行力的軟弱,在於缺乏團隊精神。現代企業最需要團結合作,最需要團隊精神,因此這類“鯊魚型員工”是公司的大忌和大敵,是公司清除或裁員的頭號對象。所以,那位隻因“不提行李”的副經理而被免職也就不難理解了。

她是一家生物公司的業務員,主要負責貨款的收繳和管理工作。平日,她很少與其他員工交往,大家也不太了解她的為人。她愛享受,每天把收到的貨款拿一點供自己用。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並沒有人發現。她覺得很自由,每天都幹這樣的事,三個多月了,居然拿了公家的貨款90000多元。一天公司查賬,終於發現了她的損招,不但將之解雇,還把她送上了法庭。

她的悲劇在哪裏?就在於極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損公肥私。其行動是“鯊魚型”的行動。她自以為得利,豈不知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

忍耐是對付一切困難的最好藥方。

——員工勵誌格言

1995年,英國倫敦城裏擁有233年曆史、聲名顯赫、信譽良好的巴林銀行集團宣布因資不抵債而倒閉,之後以1英鎊的象征性價格被荷蘭國際集團收購。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一位小小的“鯊魚型員工”——尼克·裏森。

裏森是英國的一位泥瓦匠的兒子,沒有上過大學。1989年,他受雇於巴林銀行,成為一名從事清算工作的內勤人員。他被派到新加坡分公司從事金融衍生業務。由於人手缺乏,他開始做起金融證券期貨交易。由於工作出色,很快被任命為巴林銀行新加坡分公司經理。起初,他為公司賺了不少錢。後來,采取不正當的手段進行交易,設立了一個帳號為“88888”的“錯誤賬戶”來處理交易中的失誤,誰知其失誤越來越多,損失也越來越大,最後像“滾雪球”似的增大,使公司遭受14億美元的損失,終於導致巴林銀行的破產倒閉。

這位裏森可是個“吃裏扒外”的家夥,他自私自利,欲望膨脹,把集團對自己的信任當做自己獲取功名利祿、為所欲為的工具。他沒有全局觀念,沒有任何責任感,當他發現錯誤和漏洞後仍然我行我素,采取欺上瞞下的手法,飲鴆止渴,結果“糊塗賬”越來越多,“黑洞”越來越大,當它無法填補這個“黑洞”時,居然攜帶妻子踏上流亡的道路。

一個“鯊魚型的員工”,往往要一個企業的命。這樣員工是企業的禍患,企業當然是“必欲除之而後快”。

所謂“鯊魚型員工”,就是像鯊魚一樣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沒有團結合作,沒有團隊精神,甚至是拉幫結派,搞“窩裏鬥”,或者是吃裏扒外,損害公司利益的員工。現代企業最需要團結合作,最需要團隊精神,因此這類“鯊魚型員工”是公司的大忌和大敵,是公司清除或裁員的頭號對象。

員工必做功課

超越自然的奇跡,總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

——員工勵誌格言

1.舉例說明“鯊魚型員工”的表現和對企業的危害性。

2.檢查一下,自己的團隊精神怎麼樣?有沒有“鯊魚型員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