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做最優秀員工的八大行動(1 / 3)

成功學認為,心動不如行動,知道更要做到。行動是成功的前提,更是成功的保證。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要做最優秀的員工,需要一步一步地行動,堅持不懈地行動。那麼,做最優秀員工應該怎樣行動呢?應該實施“八大行動”。

如果我們做與不做都會有人笑,如果做不好與做得好還會有人笑,那麼我們索性就做得更好,來讓人笑吧!

——員工勵誌格言

一、最優秀員工“第一行動”:定位自己

什麼叫“定位自己”?“定位自己”,就是確定好自己在公司裏的“位置”,換句話說,就是確定好自己與公司的關係。比如說,你作為公司的一名員工,你與公司是什麼樣的關係?是“老板”與“打工者”的關係,還是“合作者”的關係?是“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關係,還是“平等的、互惠互利”的關係?等等。

“定位自己”的誤區

正確地“定位自己”,是做優秀員工、邁向成功的根本性的問題。不少員工之所以幹得不出色,老是不被提拔,年薪老是上不去,老是不成才,就是在“定位自己”這個問題上處理不當。他們認為自己作為一名員工,是“給公司幹活”,“是掙碗飯吃”,是“給老板打工”,是“受老板剝削”,“老板(公司)賺的才是大頭”等。他們心中老是不平衡,工作老是被動,老是想著“幹那麼好那麼多幹嗎?又不是為我幹活”;“在哪裏不是幹活掙錢?”“公司好壞跟我有什麼關係?”……觀念決定行為。在這種思想的支使下,他們日複一日成了“阿混式”的人物,離“優秀”有十萬八千裏。

老板與員工最大的區別就是:老板把公司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員工則喜歡把公司的事情當做老板的事情。在這兩種不同心態的驅使下,他們工作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語。老板,不用說,任何關於公司利益的事情他都會去做。但是有些員工在公司裏卻往往隻做那些分配給他們的事情,對於其他的事情,他們往往用“那不是我的工作”、“我不負責這方麵的事情”來推托。他們往往隻是在上班的八小時在為公司工作,下班之後就好像與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有這種思想的員工,他們在腦海裏把公司和自己分得很開,他們沒有把自己看成公司裏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樣的員工一定融入不了公司,也永遠成不了最優秀的員工。

成功源於正確的思考。

——員工勵誌格言

有一個私營的家具公司,製作的木料半成品成堆放在露天庭院裏,一天夜裏忽然下起了大雨,不少普通員工都醒過來了,可就是沒有人爬起來去搶搬木料,隻有老板和幾個高管人員來回搶救。急得老板在雨中大叫:“難道都是為我工作嗎?”

假如廣大員工們都想:這是我的企業,這是我的財產,他能不跳起來搶救嗎?這就是“定位自己”進入了誤區。這樣的員工能當優秀嗎?能被提拔嗎?能年薪30萬、50萬嗎?

你在為誰工作

我在不少企業問員工聽眾:“諸位,請問你為誰工作?”答案自然是繁紛多樣。不少員工說:“我在為公司工作。”我對他們說:“你們說的還不完全對,你在為公司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

是的,我是誰?我來公司是為誰工作?我與公司的關係是怎樣的?這都需要給自己“正確定位”。

怎樣才能正確定位自己呢?很簡單,那就是把自己當做公司的一員,當做公司的主人;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主人翁精神”。公司好比一個家庭,我就是家庭中的一員;我來公司,是為自己工作,而不是給老板打工。我和老板是平等的合作夥伴,而不是雇傭和被雇傭關係;我和公司,我和老板的利益是一致的,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雙贏”的關係,公司發展我發展,公司興衰我興衰,而不是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公司給我月薪年薪,讓我養家糊口,給我一個發展的平台,我就要義無反顧地為公司工作,為自己工作。

我曾經到深圳一家製造高檔玻璃的公司考察,這裏的員工非常專業,都在聚精會神工作,談吐之間充滿著對自己公司的熱愛和驕傲。為什麼呢?因為員工的福利很好,少說月薪三千、五千,多到上萬不等;中層幹部都可以住上兩房兩廳的套房;每個員工都可以低價購買公司的兩萬股股票;每人還獲得學習技術、競崗晉級的機會;每年還得到公司的各種獎勵和關懷。看著這些員工的笑容,我可以感覺到,他們是在為自己工作。

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老板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曾說:“無論在什麼地方工作,都不應把自己隻當做公司的一名員工——而應該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老板。”你應該用老板的標準去開展工作。當你看到公司裏物品破損或者生產浪費時,你是袖手旁觀,還是像老板那樣去竭力阻止?當你看到公司的市場正在一點點地被對手侵蝕,你是漠不關心,還是像老板那樣去積極尋找對策?當你看到你的同事在工作中碰到挫折心情抑鬱時,你是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還是像老板那樣主動地去給他鼓勵?

一個優秀的員工,總是正確“定位自己”:以公司為家,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主人;自己“是在為自己工作”。羅文為什麼成為美國“傑出軍人”?為什麼成為“最偉大的送信人?”因為他把國家的事業和自己的事業緊緊相連,有偉大的“主人翁精神”;因為他明確了自己是“為自己送信”。

兩手什麼都想抓,什麼都抓不到;把兩手放開,一切都有希望。

——員工勵誌格言

比爾,美國的一家農業公司財務經理。他53年如一日在公司上班,從不缺勤,一天不工作就感到孤獨。臨死前,立下遺囑,請求把他安葬在其辦公桌下。他的真誠感動了公司,公司將他埋在伴隨他一生的辦公桌地下6英尺處。地板上的牌匾上寫著:一位最忠誠的員工安息於此。

比爾就是一位優秀的員工。這樣以公司為家的精神,正是公司最歡迎最需要的精神。

阿基勃特是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一位小小的員工。他有一個習慣,每當外出,住旅館或吃飯,他總是在簽單時在他的名字前麵簽上“標準石油公司每桶4美元”幾個字樣。開頭,大家都覺得好奇,後來漸漸地習慣了,他的名聲也越傳越遠。一直傳到董事長耳中。董事長覺得十分新奇,派人把阿基勃特找來,問他:你為什麼每次簽單都要寫上‘標準石油公司每桶4美元’?這是什麼意思?他認真地說:我感到我在公司工作很自豪,公司應該是我的家,我到哪裏都要宣傳我的公司,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公司。董事長聽了很高興。對他說:你不要回去了,就留在我辦公室,當我的助理。三年過去了,董事長病重卸任,一個青年人接任了董事長的位子,他就是阿基勃特。

阿基勃特的故事說明了什麼?正確定位自己,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家的員工容易成才、成功。

小楊和小張的故事

小楊和小張同時受聘於某公司。小張是電子計算機專業,本科,自然要被重用,成為信息開發部負責人,月薪2000元。小楊是學中文秘書專業的,大專文憑,隻能被安排在辦公室當“打雜”的文員,月薪1200元;幾年過去了,他們倆的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小楊已成為公司營銷部經理,年薪80000元;而小張呢,早已沒個影兒了,據說他啥都幹,但啥都幹,啥都幹不好,先後幹過中層幹部,後連連跳槽,後來又自己做生意,炒股票,做期貨,搞房地產,辦職業經理人培訓,結果一事無成,現在是欠債累累,電話給撤了,手機也關了,估計是為躲債而銷聲匿跡了。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出水為止。

——員工勵誌格言

同樣是青年人,同樣是求職發展,同樣是當公司員工,但他們的“自我定位”不同,其結果就不一樣:小楊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家,自己是公司的主人,一心一意謀發展,結果事業有成,越做越大;小張則把自己當成“給公司打工”,把公司當成旅館,住兩天就走人,結果心態浮躁,朝三暮四,跳槽頻頻,失誤頻頻,最後是事業失敗,被時代的商潮所淘汰。

一個優秀的員工,公司在他心中的位置是極為重要的,甚至是自己的化身,因為他的命運和利益總與公司緊緊相連。阿爾伯特·哈伯德說:“輕視公司就是輕視你自己。”

廚師總監為什麼出走

“譚氏官菜府”是四川省著名的餐飲企業,它以傳統的飲食品牌、精美的菜色和良好的服務博得社會好評,生意越做越大,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區都設有分店。可是,有一天,它的廚師總監(廚師中最高行政職務)忽然不辭而別。這位廚師總監離去不要緊,還帶來“連瑣反應”:好幾十位他帶出來的廚師(他稱之為弟子)也紛紛跟著出走,一時使這家企業陷入了巨大的困難。公司忍無可忍,終於將之訴諸於法律。法庭開庭,廚師總監敗訴,被判賠款100萬元。

原來,菜府由於有這位廚師總監的加盟,才得以壯大發展,這位廚師總監相繼為公司培養了一大批“弟子”。公司與這位廚師總監簽訂了10年合同,每年年薪30萬元。不過,這位廚師總監很快就與公司發生了矛盾:公司作為一個現代企業,不允許任何人在公司裏頭培養自己的“弟子”作為自己的私有勢力。矛盾越來越大,最後這位廚師總監不顧與公司簽訂的10年服務合同,不辭而別。

這位廚師總監顯然是員工的悲劇。他的錯,錯在哪裏?錯就錯在“定位自己”搞錯了:把自己與公司對立起來,公司不是自己的家,自己不是公司的主人,而是公司的“冤家”,“死對頭”,“要給你好看的”。

親愛的員工,你與你服務的公司的“關係”如何?你給自己“定位”了嗎?為自己正確“定位”這是你優秀的起點,成功的起點。

我是誰?我來公司是為誰工作?我與公司的關係怎樣“定位”?這對於每一位員工來說,都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一個優秀的員工和成功的員工,總是把自己當做公司的一員,公司的主人,甚至是公司的化身,他的命運、利益和聲譽總與公司緊緊相連。

1.作為公司的員工,你和公司的關係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你認為你是為誰工作?

事實上,成功僅代表了你工作的10%,成功是90%失敗的結果。

——員工勵誌格言

2.隻有“定位”好自己,你才能夠優秀,才能夠做大做強自己,你對這個觀點有什麼看法?

二、最優秀員工“第二行動”: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可以說是當今企業出現頻率最高的話題。企業最歡迎“愛崗敬業”的員工,老板每天都要求員工“愛崗敬業”,員工每天都在努力做到“愛崗敬業”。而最優秀的員工都是愛崗敬業的員工。像我們上麵所舉的最優秀員工的例子,如“世界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吉拉德;“從初中生工人到世界一流橋吊專家”的許振超;“從普通售票員到首都楷模”的李素麗;“馬幫路上的硬漢”王順友,無不是忠誠奉獻,愛崗敬業的員工。可以說,愛崗敬業是優秀員工的最優秀的品質和“硬件”,是優秀員工必做的功課。

未遭拒絕的成功決不會長久。

——員工勵誌格言

敬業的日本員工

日本的企業中敬業者居多,他們熱愛自己的事業,常年累月拚命工作,被稱之為“工作狂”和“工蜂”。“下班不回家,假日不休息,越忙越精神”就是其寫照。每當下午下班高峰,大城市的公共汽車卻不擁擠。為什麼?因為日本的員工下班了總不願意回家,還要待在辦公室加班加點地幹。當你問他忙不忙,他回答“很忙”時,總是充滿著一種自豪、振奮的神情;而當他回答說“不忙了”時,其神情是那樣的失落和沮喪。在他們看來,活著就是為了工作,就是追求事業的成功。

齊騰,年輕時做生意虧損累累,債台高築,56歲時進入日本朝日生命保險公司做保險推銷員。他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爭做“最偉大的推銷員”。他決定上門做五十鈴汽車公司的員工的集體保險。可是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是個一向拒絕任何保險的公司,公司多次聲明:不管是誰,一概拒絕。這位齊騰就是硬要啃下這塊骨頭,他3年如一日,往返300次,每次來回6小時,終於感動了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做成了生意。創造了月推銷2.8億元的世界紀錄。他被日本營銷界譽為“最偉大的推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