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女生的成功,就在於思維上的創新:可以從數學角度上考慮,也可以從語文的角度上來考慮!這就是發散性的思維。
想一想,我們員工在生活中工作中有哪些方麵能做到“多視角思維”,能不能做到“發散性思維”?
綜合思維——古希臘先哲亞裏士多德說:“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集百家所長,綜合起來,就形成了“質變”:形成自己獨特的整體,產生新的功能,這就是創造。
日本的鬆下彩色電視機,它的400項技術全都是世界各國已經有的技術。當這400項技術被日本綜合後,創造出來的電視機卻為其他國家所沒有。
這個世界並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夠經受得住嘲笑與批評,不斷往前走的人手中。
——員工勵誌格言
美國“阿波羅登月工程”,工程中沒有日本造不出的東西,但作為整體的設計和管理技術,日本卻達不到美國的整體水平。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總指揮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今天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不是通過綜合而創造的。阿波羅龐大計劃中就沒有一項是新發明的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都是現有技術的綜合運用。關鍵在於綜合,綜合就是創造。”
所以,聰明的員工,往往懂得“綜合”眾人的東西,經過加工提煉,再打造成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創造,這就是創新。
現代企業最歡迎什麼樣的員工?最歡迎具有適應能力、有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員工。創新,是員工最強的競爭力。施振榮的成功就在於以變應變,開拓創新,走別人沒有走的路。施振榮就是這樣的具有應變能力的開拓創新的最優秀的員工。
相反,沒有創新意識,墨守成規,故步自封,那又將是另一種光景。
將軍和驢子
古羅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將軍,老是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麵前提及這件事:“我應該提升到更重要的領導崗位。因為,我服役已很長久,經驗豐富,參加過10次重要的戰役。”可皇帝隨意指著一批拴在周圍的驢子說:“親愛的將軍,好好看這些驢子,它們至少參加過20次戰役,可它們仍然是驢子。”
將軍與驢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員工,經驗和資曆固然重要,但沒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神,隻能是平庸的驢子。
小鄭為什麼不被提拔
小鄭在公司裏是個公認的兢兢業業的好員工,其工作量兩年來連續名列前茅。但公司兩次晉升都沒有他的份。論資曆,他比他同一個部門的兩名同事還高。他為此感到不服氣。不少同事也為之感到不平。公司經理知道後,向大家表達了這樣的看法:小鄭雖然勤勉,貢獻也大,但他工作過於古板,缺少新思路,新創意,遠遠比不上另外兩個同事。那兩位同事經常給公司想點子,雖然有時想得不夠周到,但畢竟給公司工作帶來不少改善,他們的建議已開始產生較大的效益。在市場不斷變化的環境裏,光是踏實苦幹是不行的,缺少應變能力最終要被市場競爭所淘汰。
忍別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是為了收獲別人得不到的收獲。
——員工勵誌格言
這則小故事說明,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和職場,缺乏應變、缺乏創意的人是很難有立足之地的。道理很簡單:現代企業最歡迎的是具有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員工。
親愛的青年員工,麵對你的工作,麵對你的管理,麵對你的技術,你有沒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努力去創新呢?這是你走向卓越,邁向成功的關鍵。
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這是員工生存和發展的法寶,是員工邁向卓越和成功的法寶。
麵對你的工作,麵對你的管理,麵對你的技術,你有沒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呢?這是你走向卓越、邁向成功的關鍵。
1.海爾管理理論中有一種“圓球斜坡論”。說的是企業就像一個處在斜坡上的圓球,要使它不往下滑,就必須產生兩種拉力:一種是克服企業及其員工的惰性的“基礎管理力”,另一種是使“圓球”向上前進的“創新力”。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這對我們員工的生存、發展和成功有什麼啟示意義?
2.創新需要哪幾種思維?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