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什麼?創新就是超越自我,突破現狀;創新就是與眾不同。創新就是敢於衝破傳統思維,獨具一格地處理問題;創新就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就是敢於“第一個吃螃蟹”;就是“沒有鳥飛過的天空我飛過”。
創新是員工超越自我、突破平庸、實現卓越的重要途徑,是最優秀員工的重要品質。一個要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做大做強的員工,應該時刻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一種力量,善於發現才能創新。物競天擇,新者為上。
——員工勵誌格言
施振榮和他的“快餐電腦”
20世紀90年代,世界電腦市場逐步普及,競爭激烈,產品更新換代加快,價格持續下降,施振榮所在的電腦公司開始走下坡路。原來公司主要生產基地在台灣,將電腦產品運銷美國,從采購原材料到製造、包裝、運輸、庫存,到出貨經銷商,不下於三個月。資金積壓和利息支出就夠大的了,更可怕的是像微處理器、硬盤驅動器等高價零部件隨時都在不斷地降價或更新換代。怎麼辦呢?施振榮毅然決定,將個人電腦的組裝作業移到海外市場,像麥當勞、漢堡包那樣隨時在全世界各地製作一樣;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高價零部件降價的風險,並可以靈活地掌握各地區市場的實際需要。他的具體做法是:將那些“最不容易過時”的零件如機器外殼、電源、鍵盤等海運或陸運到全世界專賣店所在地;一些貴重的零件如硬盤驅動器、儲存器芯片等可以當地取材;而那些技術最容易更新換代的高價零部件如主機板等則兵貴神速,直接空運,待空運到達,根據最新市場情況立即進行最後的組裝。這就是施振榮“快餐式”電腦的生產模式。這樣一來,縮短了產銷周期,大大降低了成本,靈活地反饋信息,適應各類客戶的需求,增強了企業的應變能力,公司效益因此迅速增長,因此他成為全球十大個人電腦製造商之一,被評為台灣“十大傑出青年”,被譽為“電腦棋王”。
大家都生產電腦,可有幾個人能想到把電腦和麥當勞、漢堡包式快餐連在一起,製造“快餐式電腦”呢?“快餐式電腦”就是突破傳統思維,采取標新立異、獨具一格地處理問題的“開拓創新”。
創新往往具備以下幾種思維:與時俱進的思維;突破傳統和習慣的思維;出奇製勝的思維;永遠走在別人前頭的“領先思維”;朝著相反方向思考的“逆向思維”;憑著直覺進行推斷的“直覺思維”(跳躍思維);從多方向、多元化進行思維的“發散思維”;集百家所長的“綜合思維”,形成自己獨特的東西。突破傳統和習慣。你聽過“新烏鴉喝水”故事嗎?
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員工勵誌格言
自從“烏鴉喝水”獲得成功後,烏鴉們便將之當做“老祖宗的做法”一代代傳承。一天,老烏鴉對小烏鴉說:“瓶子裏的水少了,咱們還是按照老祖宗的方法取水喝吧。”小烏鴉說:“老祖宗的方法太慢了,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呢?”老烏鴉正色說:“不能!老祖宗的方法不能改變!”小烏鴉不理會老烏鴉,蹦蹦跳跳去拿來一根塑料吸管,插進瓶子裏,用力一吸,那水就源源不斷地被吸上來了。小烏鴉成功了!老烏鴉不得不讚歎:“還是年輕人有朝氣,有作為!”
作為一名員工,就要有這麼一種敢於突破舊傳統、舊思維的精神,做一個勇於嚐試,標新立異“小烏鴉”。
領先思維——永遠走在別人前頭。
有這麼一個商人,早年開小飯店,生意清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城裏公共浴池很少,隻有兩家,他決定改行辦浴池。幾年過去了,他發了一筆財。由於他的浴池辦得有效益有名氣,引起許多人效仿,一些資金雄厚的老板將浴池建得更加高大、更漂亮,他的小浴池失去了優勢。這時,他賣掉了浴池,在機關大樓門口幹起了專門為機關文秘服務的文印店。因為當時電腦還沒有普及,打字複印業十分走俏。一年過去了,他賺了錢,又連續開了兩家分店,電腦普及後,他不再發展文印業,而是效仿省城,率先在城裏開張第一家超市。開業第一天,人山人海,生意興隆,至今他已經辦了3家,成為小城裏有名的千萬富翁。他對兒子說:“做生意總是要搶先一步。我當兵的時候,學過打移動靶。你不能瞄準靶子中的‘目標’,因為它在快速前進,你應該瞄準‘目標’前麵那塊‘空白’。人生、做生意難道不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