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仙人方術(2 / 2)

白衣師姐聽他滿嘴汙穢,秀眉一皺,見這一條街上押解囚犯的兵卒少說有幾十號人,心中思量:“此番下山之前,師父再三叮囑,路上萬萬不可惹是生非,應當晝夜兼程到得北平府參拜衝夷師伯,此時若不忍下這口氣,沒來由的得罪了官府,耽誤了行程,那卻如何是好?”思罷便要雙手抱拳,又要開口賠禮。

元戎見她正要張口,鬥然紫影一晃,原來是她那紫衣師妹早已縱身衝到了街心。那紫衣姑娘話不多說,劍不出鞘,在空中使出一招蜻蜓點水,用劍柄在那兵官肩上一點,身子便輕飄飄的越過了兵官的頭頂,落地後又伸出腳尖在兵官的小腿彎處一踢,隻聽撲通一聲,那兵官便已跪倒在當地,手臂也早已脫了臼。她伸出手狠狠的扇了兵官兩巴掌,怒道:“狗官,隻會欺負良民,看你還敢不敢囂張!”

街上的兵卒見這姑娘一出手便製服了統領的兵官,登時炸開了鍋,四下裏像潮水般向朝她殺了過來,口中邊嚷著“抓反賊…。。有人截囚…。。看護好囚車…。。莫跑了要犯…。。”那白衣師姐見師妹已經開打了,隻得歎了口氣,也躍入戰團,二人展開師門所授的劍法,拚殺起來。

一時間,大街之上乒乓乓乓,雞飛狗跳,亂成了一鍋粥。街上的百姓有的逃跑的,也有的遠遠的站在路邊看熱鬧的。元戎騎得那匹馬,猛然收到驚嚇,四處不住翻騰,把他甩了下來,一個咕嚕滾到了街邊。

元戎躺在地上,抬眼看那二女打鬥,一白一紫,飄然欲仙,果然是身形曼妙,靈動清揚。那幾十個官兵哪裏是她二人對手,不一會兒的功夫,便被打的東倒西歪,潰不成軍。

正瞧得興起,忽聽身旁的幾個行人議論,有一人問道:“沒想到這兩個嬌滴滴的小姑娘,武功竟然如此厲害,尤其是那個穿白衣的,簡直是以一抵百,如入無人之境。”另一人笑道:“你可知她們是什麼來曆?”那人答道:“我不知道,難道你知道?”那人得意洋洋的道:“我當然知道,距這興安府幾十裏遠處,有一座齊雲山,山上有個翠微宮,是那七真教清靜派的祖庭,她倆便是這清靜派的弟子。”

“這七真教總聽人說起,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你怎麼連這個也不知道?這七真教原本是全真道教,是金末道士王重陽創立的。後來這重陽真人羽化升天,他的七位弟子便散布國,到各地參研經理,傳道授法。再加上那元朝帝帝偏愛道教,大力扶持,這七人便慢慢分別建立了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龍門派,崳山派,華山派,清靜派七個分派,合稱七真道教。那七位弟子後來也都羽化成仙了,便分別是這七個分派的建派祖師。”

“喲?我說你一個殺豬的,怎麼知道這麼多?”

“哎,我年輕的時候的夢想便是拜入這七真教修行,怎奈這個清靜派從來隻收女弟子,我一個五大三粗的莽漢,別人都不正眼觀瞧。”

“你現在拿殺豬刀把自己宰咯,投個女兒身,等十八年後,興許還有機會。”

那人逗趣一說,引來周圍一群人哄笑。

元戎聽在耳中,心裏暗暗稱奇:“這七真教竟有如此大的名頭?我要是能拜入其中做弟子,沒準也可以學成一身能耐呢。”他從小對道家黃老之術情有獨鍾,是而心生此念。

他在一旁胡思亂想,那兩位姑娘卻在街心打鬥不停,那白衣師姐見這群兵官雖然不濟,但一波接著一波湧上,倒也是頗為麻煩,尋思道:“此番師父要我倆先行下山前往北平府,反複強調路上不可滋惹是非,現在和官兵打鬥了起來,還是需盡快脫身為妙。”

當下她右手挽了個劍花,劍刃平著掃出,使出一招“玉笛橫吹”,擋開了前方刺來的兵刃,接著身子騰空,左右腳先後向後踢出,又用出一招“馬踏飛燕”,踢開了後麵襲來的刀槍。她落地後毫不停歇,左手食指和中指相扣,無名指微屈,持於心口處一撚,便使出了一個仙術法訣。隻見她身體四周霎時間卷起了幾道旋風,將地上的葉兒草兒、攤上的碗兒盆兒、屋上的磚兒瓦兒,兵卒手裏的刀兒劍兒一股腦兒的全都吹將起來,四處飛揚,昏天暗地。

那幫兵卒隻覺滿目盡是石子揚塵,殘花敗絮,一瞬間雙腳再也不聽使喚,被吹的東倒西歪,暈頭轉向,一個個趴在地上站不起來。路邊圍觀的百姓也駭於如此聲勢,早做了鳥獸散,沒有了蹤影。隻剩下了遠處幾架囚車中,兀自有幾個囚犯,被剛才的狂風嚇的目瞪口呆。

元戎伏在地上,用手摁住草帽,遮擋砂石,心中大驚道:“你爺爺的!這何止是武功高強,這完全是個神仙嘛!怎麼連呼風喚雨的法術都使上啦?”

注:七真道教即為全真教,曆史上確有其實。王重陽死後,全真七子在北方廣泛傳播全真教,並且各立支派,即:馬鈺遇仙派、丘處機龍門派、譚處端南無派、劉處玄隨山派、郝大通華山派、王處一全真派、孫不二清靜派。這其中,又以丘處機及其龍門派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