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君揚的兩條路(2 / 2)

文昊緩緩踱步至寧心的麵前,堅毅的臉龐抽動幾下,酸澀的眼眶有津液沁出,他自覺地擦拭去淚水,朝著她爽朗地笑著。

團聚是開心時刻,他不該哭的。

“我的文昊懂事成熟了,現在都知曉不要姐姐替你操心了。文昊,姐姐很想你,每天都會想你過的好不好,書院裏的同修會不會欺負你,現在看到你這般好,就放心了。”

她沒有再像以前那樣,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他都懂得在她麵前不落淚,就代表他是真的懂事了,那麼,她就該向對待一個男子似的對待他。

“要姐姐每日為我牽腸掛肚的,是我不應該。現在我回來了,老師給放我們一個月長假,這段時間就讓我好好服侍姐姐。”

“我是這個家唯一的男人,以後就該讓我負責出去賺錢養家,姐姐苦了這些年,是時候好好享受享受了。”

“胡說,再怎麼樣你都是我的弟弟,哪有要你出去的道理。”寧心圈起手指敲了下文昊的額頭,“不說這些話了,我們先吃飯,吃飯完再敘舊。”

說著,她牽起他的手就往圓桌走去。

君玄回到太子府就看到君揚氣急敗壞地在正廳裏不停踱步,他瞟了一眼,俯身在管家的耳畔吩咐了句。

而後又側首吩咐著,“周簡,你把人先帶到暗室去等本宮,本宮很快就回來。”

周簡領命,迅速就隱退離開。

君揚感覺到背部有道炙熱的目光緊盯著他看,他連忙堆砌起笑容,這令君玄眸光一緊,這笑容可真是居心不良啊。

他漠然地側眸一瞥,深邃幽深的眸子凝聚著一層寒冰。

“阿九,你是想來給自己求情的?”他就站在原地,左手還拿著那隻價值不菲的牡丹環,眸光環顧了眼四周,譏諷道,“自古以來,古人都盛行負荊請罪,阿九,你的荊條在哪裏,是否要派人重新上山去砍幾條粗的來?”

太子府事無巨細他都告訴君揚知曉,就連柳妃的事也沒有半點的隱瞞。他倒好,幾年前就在宮外經營起生意來,這些年沉默不語地累積起自己的錢財。

這事幸虧是他知曉的,今日中午那些藩王就能抵達京城,各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眼線遍布京城,他的事遲早會有揭穿的一天。

屆時,上頭怪罪起來,他這個做兄長的都不知道要用什麼辦法來幫他脫罪。而他居然好意思為了那區區三千八百兩白銀,到這兒來求他手軟放他一馬。

言辭間沒有半點的情感,凝重的臉色霎那間充滿了無數的驚駭,君揚的心瞬間如死灰般,他耷拉著腦袋坐在椅子上,“三哥,要罵你就罵吧。這事既是我做的,我就該經得起你的痛罵,來吧,我做好準備了……”

“今日這三千八百兩白銀,我會從你的俸祿裏扣除,扣下的錢全部衝入國庫。你要覺得委屈,我再給你指一條明路,西北災情嚴重,過完年就會派遣官員前去賑災,我要你主動請纓前往災區,兩條路,你自己選一條。”

玉不琢,不成器。以前,他就是待他太過鬆弛方教他有精力去打點其他的事情,而朝政卻是撒手不管。

這回,他絕對不會在因為他的求情而動搖決心。

西北是個窮苦之地,災情不斷,卻始終沒有解決的辦法。這些年,朝廷每隔半年都會有派人前往賑災,而災情獨屬今年最嚴重。

今早子虞遞來的折子,他大致有瞄上幾眼,折子上說的辦法與他心中想的相差無幾。

聖上最討厭朝廷官員結黨營私,卻阻止不了他們在私底下為尋求某些利益而官官相護。

他這個做太子的,所信任的人都尚未成氣候,遠遠沒有資格插手這些政事。

放眼滿朝文武當中,他最信賴的唯有君揚一人,借著今日的事,順便逼迫他一回,要是能順利查出背後的貪汙賑災款的官員,是功勞一件。即便查不出,他的親力親為也能得到一致的好評。

於前於後,這都是一件有利的事。

君揚擰緊眉心呆坐在那裏,十指互絞,他猶豫著,在兩條路上左右徘徊著,須臾過後,他抬起下頷向君玄望去,忽的一笑。

“三哥,想我走哪條路?”

一個皇子的俸祿一年加起來不過百兩,三千八百兩需要他花費三十八年的時間來償還,這代價太過痛苦,他堅決不要。

最後剩下的那條路是君玄最希望的,事到如今,他隻能遂了他的意願,賑災就賑災吧,總好過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