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秘密,劉強東和他的京東商城12(3 / 3)

多少年大家一直搞不懂,京東為什麼毛利率這麼低?當然毛利率低並不是100元進賣90元。你要通過成本管理,京東的成本比傳統渠道低了很多,我們比國美蘇、寧低了50%~60%,成本隻是他們的40%左右,連一半都不到。因為京東做到超低的成本,才有可能比國美、蘇寧更便宜,才有可能讓廠商多賺兩個點的淨利潤,才能讓消費者少花10個點的錢來買到這個東西,廠商才會願意跟你合作。

佳能、諾基亞在傳統渠道都是非常強勢的品牌,現在跟京東都直接合作,都簽署了直供的協議。那是因為京東強調了比其過去的渠道成本更低,廠商可以從京東多賺錢。京東的成本比傳統渠道低了很多,所以有能力連續6年給消費者提供非常低的價格。過去6年可以提供非常低的價格,京東公司可以告訴大家,再過6年我依然可以給你提供非常低的價格。這一切的一切不是因為我燒了錢,我有錢,隻是因為我的成本比中關村層層的渠道低了很多。每層折扣3~5個點的利,每層的點都要攤在消費者身上,廠商和消費者要為此付出15%的代價才能買到東西。有了京東之後就不需要了,我們直接告訴廠商,你過去花15%來養的渠道,在京東花7%就可以了,可以降一半,當然這一半不能被廠商全拿走。我們強調的理念,廠商得10%,我們讓消費者也得到一些好處。所以這種模式下京東給供貨商和消費者都帶來價值,因此也才能慢慢被認可。消費者認可我們,價格、服務各方麵都不錯;品牌廠商也慢慢認可我們,它們發現,雖然京東價格賣得很低,但是賺錢卻更多了。這樣它們就願意跟我們合作,這是根本原因。

第三,我個人認為,從今年開始中國電子商務要開始逐步進入白熱化的競爭時代了。過去整個行業連續幾年增長都在50%以上,在這種背景下,淘寶上開店賺錢、賣鞋子賺錢,賣襪子賺錢,賣什麼增長速度都很快,這是行業給從業者帶來的一個自然的好處。但是我個人認為從今年開始,整個行業的增長速度就要開始放緩,但是社會影響力會比過去更大。

過去行業競爭隻是很多公司打打口水仗。除了明基的投影儀事件外,我們公司幾乎沒有和人打口水仗。但是從今年開始,因為行業的發展速度會下降,有很多公司會出局,包括轉行,原來賣鞋的變成了賣電子產品,甚至有一些公司索性退出,雖然也有很多人會進來。接下來會進入一個白熱化的競爭時代。到2013年我估計很多的電子商務公司會出局。現在看來,最終誰能夠勝出,也是看不清楚的,所以京東也有很大的壓力。雖然我們現在占據了行業的龍頭地位,去年來看,卓越亞馬遜、當當兩家加起來沒有京東一家做得多,但是這不代表什麼,不代表3年之後京東商城一定沒有人能比,我們在做很多的嚐試。

另外,今天主持人給我提了,希望我能夠談談移動電子商務。因為我是電子商務的從業者,所以玩遊戲之類的我就不講了,就講移動電子商務到底有多大的發展空間,移動手機上網到底能夠在電子商務公司占有多大的份額。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多。將來可能每一家電子商務都會推出WAP站,但是我認為至少5年的時間通過手機到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購物的比例應該不會超過10%。手機它可以拿著,隨時跟人溝通,它本身是一個通訊工具,移動互聯網,重點是通訊夠方便,不用被限製在電腦前上QQ、玩開心網。但是我還是那句話,電子商務是花錢的,你訪問京東,你不花錢什麼都得不到,看看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對於付錢消費者是比較理性、慎重的。在公交車上按幾個按紐,就訂一個東西,把幾千塊錢花出去,會有,但是5年之內不會成為主流。能夠占到10%左右的比例我認為都很難。因為在手機上展示的產品和傳統互聯網相比有很多劣勢,手機不管怎麼發展、不管怎麼做,得到的信息永遠要比電腦少很多。用手機這麼小的屏幕想把產品的信息了解得更全,你想要花多少時間。購物和與人的交流願望是不一樣的,交流你希望能時時刻刻都能進行,可是購物不是這樣,購物並不是時時刻刻的需求。購物再多也不能天天購,即使天天購物也不可能一整天都在外麵移動著,總有能坐到辦公桌或者是家裏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再購,你幹嗎拿著手機在公交車上、在地鐵站裏買呢?

2010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