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重”,就是配送體係。在國內,你找不到一家信用好收費又便宜的物流公司。我們也特別想找順豐,但順豐直接跟我們說,你京東產品我做不了,我們平均配送的重量都是3公斤以下的。但我們京東平均配送的重量是4.6公斤。
所以大家看到京東自建物流,凡客誠品也自建物流,我相信以後電子商務公司被迫自建物流的會更多。隻要你規模大到一定程度,你不自建物流,配送就會成為你很大的瓶頸。消費者的訴求很簡單,我在你京東商城買東西了,配送就是你京東商城的責任。而且消費者都巴不得不要快遞費,但其實美國都是收快遞費的。而中國,你又要免費,還要給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送到門上去,還要能夠回答客戶的問題,還要能夠把包拆開,甚至拿來拍幾張照片,打幾個電話,“折磨”40分鍾以後,告訴你這個產品可以了,付你錢。你說這一天能夠配送多少貨?所以成本、效率、服務品質在中國有很大的矛盾,你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自己做,可你又增加了自己的負擔,又辯證了。
在國外倉儲還可以外包,中國的外包不了。日本最大的一家物流公司,我們跟他們談合作,我們帶他們去了京東倉庫,他們一看,我們一個訂單往往就是一兩個產品,外包公司直接對我們說,這不是費用的問題,沒有辦法跟你談費用,我們做不了。因為他做的都是傳統的到門店或者是商家對商家的B2B的倉儲模式。沃爾瑪、家樂福都可以做,它每個門店都有很多貨。而京東的模式是一個東西分別賣給張三、李四了,是B2C的模式。
美國、日本的消費者認為在網上買東西付快遞費是應該的,而中國的消費者覺得免費才好,那有可能10年時間才能轉變過來。這種B2C的倉儲,沒有10年的發展,你想找一個非常好的外包也很難,這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做起來的。10年之後也許整個社會的信用提升了,10年之後配送公司的性價比很高了,收費又很合理,又能夠服務很好,最關鍵的是消費者能接受了,買東西給快遞費應該。
淘寶本來計劃今年(2010年)上市,因為它發現隻做一個中間的平台服務商,越做越難,很多問題都解決不了。它現在也建倉儲,也要建B2C店麵,自己也成立快遞公司。現在北京上下已經建了不少的倉庫出來,當然這種嚐試也不是一兩年能夠做起來的。所以幾乎現在做得比較好的電子商務公司做得一年比一年“重”。我還沒有見過哪家做得越來越輕的。一年賺兩百萬,不代表你做的是一家有影響力、有價值的公司。工作的價值是依賴於你對行業內價值的貢獻、社會影響以及你的服務能力來決定的。
第二,從投資人層麵來講,京東也算是有3輪融資。4年的時間,我前後接觸了30多家投資公司的投資人,包括很多媒體也會有很多疑問,老覺得毛利率越高的電子商務公司越好,毛利率越低的電子商務公司越糟糕。這也是很大的誤解,很多人老覺得毛利率高了利潤就大,毛利率低了就不賺錢。比如說蘋果,所有的產品毛利率都高,所以蘋果公司能夠賺很多錢。但是京東這種模式做的是平台零售商,所有的平台式電子商務公司必須追求毛利率越來越低,一定要低到你還能賺錢、還能存活、還能發展,你才能帶來價值。你一定要做到成本比過去更低,才能讓廠商賺錢,才能讓消費者得到更大的實惠,才能給上遊和下遊產業鏈帶來最大的價值。你必須要把產品價格做得比過去傳統的渠道更低,做不到這一點,隻能說你暫時對電子商務不太了解,或者說隻會給電商帶來短短幾年的快速成長,很快就會下滑。所以我另外一個觀點:沃爾瑪、家樂福、國美、蘇寧、京東這種平台零售商,必須做到成本要比過去更低,才能充分發展,才有資格給消費者提供很好的價格,才能讓品牌廠商賺到更多錢。這就是我對京東價值的思考。
但是凡客誠品不一樣,凡客誠品必須追求很高的毛利率,如果凡客誠品說我也必須要追求更低的毛利率,那這個品牌永遠做不起來。因為他無法實現產品品質、無法做市場宣傳,它需要很多錢,它必須要很高的毛利率才能支撐平台的發展。而京東跟凡客誠品的品牌所有者的價值訴求完全不一樣。很多的媒體朋友會更多地把品牌所有者追求的高毛利率和平台零售商追求的低毛利率搞混了。所以京東第一輪融資,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不知道什麼是VC。但是我隻知道我急需要資金。京東剛剛做起來的時候,跟這些供貨商不是很熟,拿不到貨,必須要給錢才能拿到貨。那個時候京東還有BBS,我也天天在論壇上泡著。有個網友說你要找VC去了。我說VC是什麼?我還以為是吃的東西,後來他說VC就是風險投資。我說風險投資我不知道,但是我現在真的需要錢。他說我給你介紹。他先給我介紹了一家國內的風險投資公司,境內的,人民幣基金,是南方的一家國營單位。後來一談,他說不投。我問為什麼?他說你這麼低的毛利率沒有價值,如果你的毛利率比中關村高很多,我就投你。發現你的毛利率和中關村差不多,我就不投你。大家覺得這個觀點對嗎?其實是很嚴重的問題。你高出來的毛利率你必須壓著供貨商,消費者要高價錢才能買到你的東西,你對上遊和下遊都帶來不了價值,你憑什麼生存?但是這個道理很顯然是溝通不了的,就沒談成。後來就跟今日資本的徐新談,她的觀點跟我們很吻合,她認為電子商務必須做到成本更低、運轉速度更快,才能給行業帶來價值。因為有她理解、認可,所以今日資本很快就投了我們。而在過去,在整個中國風險投資界,有大量的投資是高毛利率的。很多人投PPG的主要原因是還沒有認識到他們是輕公司。投資PPG的人認為其毛利率高,這麼高的毛利率能賺錢。其實平台流動商的淨利潤都是有限的,全球的平台流動商的淨利率都是3%~5%。沃爾瑪夠大吧?可是它的毛利率也隻是百分之十幾,淨利率隻有3%左右;賣珠寶的商家毛利率雖然高達55%,但淨利率也就是3%~5%。這都是受市場調節的,所有的平台流動商毛利率多少和公司淨利率多少沒有一點關係。國美、蘇寧毛利率17%,淨利率3%~5%;周大福和很多珠寶店,毛利率40%~50%,但是淨利率也隻有3%~5%。如果你超過5%的淨利率,當很多人進入這個市場,一打價格戰,你的淨利率還是會下降的。珠寶、化妝品、手表都要租豪華的商場第一層——最靠近門口的一層,租金很貴,展示的空間利用率非常低,才能給客戶造成非常高端的形象,才能賣出去。所以我個人的觀點,大家如果從事電子商務,你要看看你的公司。你的公司成本如果高於這個行業平均水平,我真的建議你現在趕緊想辦法改變。如果不改變,你幾乎可以說是死路一條,因為你的公司一點價值沒有。本來過去10個點就可以搞定,廠商付出10個點就可以養下麵的渠道。過去消費者付出100元就可以把東西買到。而你說要12個點,廠商怎麼養活你?你要賣消費者112元,你才能賺錢,那你的存在有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