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秘密,劉強東和他的京東商城10(2 / 3)

充分授權背後有嚴格的考核製度做支撐。每個季度,各部門的管理層都必須經受來自上級、平級、下級、下下級的360度的監督和評分。這些考評記錄都會存檔在冊,並與業績掛鉤,作為最終考評高管工作能力和業績的基礎,最終將影響高管們的晉升和獎勵,劉強東個人也必須接受這種考評。360度的考評製度,給高管們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劉強東也被這種考評機製改變著,原來他性子急,對下屬工作不滿意,他會不分場合當眾發飆,後來他開始慢慢收斂自己的脾氣,甚至開始要求自己每天要在早會露8顆牙,用微笑給大家一個好的氣氛。

雖然每個季度寫360度考評,按不同的層級,從員工到管理層大概要寫幾十到幾百份考評報告,花上兩個小時到一天的時間。在外人看來,這完全是浪費時間,但劉強東不這麼看,他堅持在京東內部推行這種製度,還不斷聘請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改進公司的考評模板,適應不同時期公司的考評要求。

通過充分授權、集體溝通加嚴格的考評,劉強東可以安心地從瑣碎雜事中脫身,專注於戰略層麵的思考。空閑時間,劉強東就趴在網站上看留言,跟用戶溝通感情,獲得一手的市場信息,更好地進行戰略思考。

3.不做“好好先生”,關鍵時刻堅持自己的選擇

京東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期,都體現出劉強東的戰略規劃能力。早在京東還隻是專注於3C數碼產品銷售的時候,劉強東已經開始思考京東的未來。在2007年的時候,京東已經開始有向綜合性電商轉型的想法,劉強東仔細對比了京東、國內競爭對手和美國同類電商數據後發現,做細分領域電商,發展到一定時期後,一定會遇到瓶頸。到那時,公司的增長速度就會下降,而市場份額就有可能被侵蝕。細分領域電商碰到瓶頸後再想轉型會很困難,所以京東早就做好準備要轉型。

劉強東每一次提出來的戰略思想無一都會引發內部或行業爭論,比如,2005年關閉門店,2008年上線百貨,2009年自建物流團隊等,他的很多思想在內部或行業裏都比較超前,甚至投資人也並不理解劉強東,好在他掌握董事會話語權,能夠使戰略得到貫徹。事後證明,他提出的戰略都是正確的。

劉強東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在執行層麵,要高度民主、放權,不能隨便幹涉;戰略層麵則要專製。他特別喜歡看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傳記。撒切爾夫人在英國從政12年間,發生了很多大事,她從不屈服,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經濟政策,使當時英國經濟保持良好態勢。這對劉強東影響很大,他認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必須要做大多數人看不到、想不到的事情,要堅持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取悅多數人,關鍵時刻要力排眾議。

2009年開始,隨著C輪各路投資者的加入,劉強東和京東團隊在戰略上投入更多精力。原來,京東一年開一次“閉門戰略會議”,此後,一年要召開好幾次“閉門戰略會議”。“閉門戰略會議”有時甚至長達兩三天。劉強東認為,京東規模越來越大,如果不在戰略層麵多加考慮,會發生重大的管理事故。

2010年京東開始專門招聘戰略規劃方麵的人才。劉強東曾經向采訪他的媒體展示一本厚達900頁的發展計劃書,這個計劃書把京東未來發展的方方麵麵都規劃得很詳細。

第一個五年計劃,京東成為中國B2C行業第一名已順利達成。2011年起,京東進入第二個五年計劃期,在900多頁紙的《風起2015》規劃書裏,京東提出要成為國內體驗最好的電子商務公司。按照京東規劃,第三個五年計劃期內,京東將打造一條強大的供應鏈,在有京東參與的地方,形成健康的購物生態鏈,使京東交易額超過千億元。

4.電商人才隻是一個傳說,京東用文化及價值觀塑造團隊

2011年下半年,劉強東開始調整京東組織機構,他把京東按職能劃分為五大業務線,包括營銷體係,倉儲配送客服運營體係,信息係統,人事、法務及基建,財務和戰略。在每條業務線上設置一名C×O,包括:COO、CTO、CMO、CFO、CHO。五名C×O構成京東核心管理層,分管京東14個部門、6個大區、1個監察審計部門,共21個高管,C×O向CEO劉強東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