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秘密,劉強東和他的京東商城10(1 / 3)

第十章 價值觀成就傳奇

京東規模不斷膨脹,劉強東的管理能力及京東的組織體係似乎並未受到衝擊。這得益於劉強東的授權管理方式和京東的企業文化、價值觀。

1.“金噴壺獎”得主不斷調整自我,謹遵兩項原則

隨著京東不斷做大做強,劉強東也逐漸成為社會知名人物,各種應酬增多——需要參加各種會議,安排同行間互相參觀,接受媒體及投資人的采訪或拜訪。劉強東原來隻需要在電腦前盯著電腦屏刷、回複留言,突然間生活被放大,他需要不斷調整自我,應付各種各樣的人。

2010年開始,劉強東陸續在新浪、騰訊、網易開通個人實名認證的微博,一肩挑起了京東新聞發言人的重任。

整體說來,劉強東並沒有大的過失。估計唯一讓他難堪的事是2011年,媒體記者送給他“金噴壺獎”,這說明他還需要繼續磨煉,摸索出一套與媒體打交道的方法。馬雲就非常擅長此道,利用媒體喜歡獵奇、追逐熱點的特性,經常把自己公司內部的郵件,偷偷發給幾個熟悉的媒體記者,然後以媒體記者獨家獲得消息的方式,將馬雲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引發媒體瘋狂跟進,這種模式國美電器也擅長。劉強東和張近東很相似,在這方麵都不太擅長。

京東在各地買地建大量的物流倉儲,必須與各地政府打交道,政商關係一直是所有規模做大了的中國企業家必須學習的課程。劉強東最開始創業的幾年,工商、稅務的辦事人員一個都不認識。工商稅務登門核實企業信息,劉強東也是公事公辦,把公司賬本交給對方,由著他們核實,沒有請客吃飯,更沒有過年過節送禮的想法。反正京東的賬目清清楚楚,如果有問題,自己接受處罰,沒錯的話,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劉強東希望京東能夠更加平穩地走下去,因為他自認做企業很規矩,所以心裏也比較坦然。不過,企業規模大了,社會影響大了,涉及方方麵麵的利益,企業家必須認真對待。京東這麼大一家公司,想躲開政府是辦不到的,劉強東開始調整自己不願意與政府官員打交道的習慣。他把政府當做公司的合夥夥伴看待,他希望與政府建立一個更好的溝通交流渠道,能夠讓政府更多地理解京東,知道京東在做什麼,能給社會帶來什麼價值。現在京東需要接受各地市長或者市委書記的參觀,這些都是企業需要麵臨的新課題。

劉強東與政府官員打交道,有兩項原則:第一,不做違法的生意,不偷稅漏稅;第二,加強溝通,爭取獲得政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每天早上開會堅持13年,

對高管不保留任何商業秘密

截止到2011年年中,京東有14個部門、6個大區、1個監察審計部門。總共有22個高管(含一名助理)由劉強東直接負責。劉強東一個人要管理這麼多人,顯然管不過來,他選擇對高管充分授權。通過這種方式,劉強東即便出差在外,高管們也不會頻繁電話“騷擾”他。高管可以寫郵件將本周工作總結、下周工作計劃、需要申請資源配合等內容發給劉強東。

劉強東相信高管們的專業性、業務能力都比自己強,無需他去操心具體事務。比如京東采銷副總裁,可以完全負責所有的采購合同和采購金額,無需劉強東過問,京東一年兩百多億元的采購額,劉強東照樣大膽授權。

京東內部充分授權的方式已經堅持了多年,漸漸成為一種企業文化,但這也會讓一些剛加盟的高管產生誤會,劉強東可能兩三個星期都不會找新加盟高管溝通,讓新人感覺到自己的部門不被重視。劉強東覺得,自己在麵試的時候,已經把公司的第一、第二個五年戰略規劃詳細地告訴對方了,新加盟高管應該做什麼不需要再明確交代。

相較於一對一的溝通,劉強東更喜歡集體溝通。京東每天有一次早會,每月有一次經營分析會。集體溝通效率高,且溝通充分,各部門管理層能相互了解,便於製定配合政策。

京東早會製度已經實行了13年,每天早晨8:30舉行,劉強東如果不出差或者有其他事務,哪怕前天晚上淩晨3點睡覺,隔天早晨也會趕在8:30前坐在會議室裏開會。京東總部和各地分公司的頭頭腦腦,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裏,有事說事,沒事散會,會議效率很高。這也已經成為京東的一種文化。

每個月,京東會召集總部高管召開經營分析會,劉強東都會把京東的核心財務數據通報給公司高管。比如,公司賺了多少錢、虧了多少錢、重點花在哪些地方。雖然這樣做,有可能泄露京東的內部機密,但劉強東認為,這樣做可以讓高管們更加清楚自己的職能分工,充分了解公司的現狀、困難及未來該怎麼達成公司及部門的目標。京東過去3年的所有財務數據,每個月都會不斷拿來讓高管們回顧、對比、分析。京東對高管們不保留任何商業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