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下雨的時候你卻撐開了傘;
你說你喜歡陽光,但當陽光播灑的時候,你卻躲在陰涼之地;
你說你喜歡風,但清風撲麵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我。
—莎士比亞
這是愛情版的葉公。
這首詩的情形其實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我們來看一個工作中的葉公。
阿林:“教練,我到新的工作崗位一個月,感覺很充實,但是沒有以前同事在一起聚的感覺了。”
教練:“當初是什麼原因促使你換成現在的工作呢?”
阿林:“之前的工作讓我覺得太清閑、無聊,讓我覺得沒有人生的目標。”
教練:“那麼你現在的工作怎樣?”
阿林:“現在的工作很充實,也使我重新有了人生目標,但是覺得時間不夠用,進步也很緩慢,少了可以跟朋友聊天的時間。”
教練:“當初你換工作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以前那份工作的好處?”
阿林:“沒有。”
教練:“所以,你擁有的時候並不懂得珍惜。”
阿林:“其實我對現在的工作還是挺滿意的,可能主要是因為還不是特別熟悉,很多事情搞不定,所以會有點失落。”
教練:“那你做以前那份工作時表現怎樣呢?”
阿林:“我之前在業務上已經很熟悉了,感覺自己可以搞掂很多事情,進步也很快。”
教練:“我覺得你在拿以前的工作和現在的工作作對比。你是在哪裏就不看哪裏的好。”
阿林:“教練你說得對。我明白了,我要多看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當下的就是最好的!”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矛盾的葉公。
其實這些矛盾與“龍”無關,而與自己那顆“比較心”有關。
當下
大珠慧海禪師,人稱大珠和尚。源律師問他:“和尚修道,還用功嗎?”禪師回答說:“用功。”源律師問:“如何用功?”禪師說:“餓了吃飯,困了睡覺。”源律師問:“一切人都是這樣,跟大師您用功一樣嗎?”禪師回答:“不同。”源律師問:“怎麼不同?”禪師答道:“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覺時不肯睡覺,千般計較。所以不同。”源律師至此無話可說。
對於有修為的禪師來說,每一粒米的香味都是新感覺,而每一次吃飯的體驗也都是頭一遭。
如果願意,你可以留意一下,通常自己吃飯和睡覺的時候都在想什麼。
最美的食物就是當下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