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你跟他溝通時是否帶著你的不滿?”
阿鳳:“非常不滿。”
教練:“那麼你所做的就不是溝通了,而是戰鬥!”
阿鳳:“可我也有要求的權利吧。”
教練:“你當然有要求的權利。問題是你要求後達到你的目標了嗎?”
阿鳳:“沒有,所以我才來找您求救。”
教練:“我聽出你的訴求沒被滿足。那麼我想問你,你是要他滿足你的訴求,還是要他用你的方式來滿足你的訴求?”
阿鳳好像突然被點醒了,表情有所舒展,然後若有所思地說道:“我知道了,我需要改變我的溝通方式。”
教練:“所以你老公就是你最好的教材,你也是你老公最好的學校。隻要你們願意,你們都可以學到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一課。”
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位偉大的女性。”
後院起火會影響前線衝鋒,家庭和諧會使萬事興旺。
正如王鳳儀先生所說:“丈夫領妻行道,妻子助夫成德。”
親密關係是最好的學習,每一對夫妻都是婚姻學校裏的同學與同修。
慈母嚴父
學員阿宏和教練談起他兒子的情況:“他媽媽對他很寬容,而我對他很嚴厲,所以他跟他媽媽很親近,每次打電話回家隻是找他媽媽,就算我接了電話他也隻是問一句‘我媽在嗎’,好像跟我完全沒話說,我心裏很不舒服。”
教練:“那你想怎樣?”
阿宏:“我想他和我的關係也密切一點,跟我親近一點,不要求跟他媽媽待遇完全一樣,但起碼差距也不要這麼大。”
教練:“看來你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那你有沒有向他媽媽學習,看她有什麼地方做得好呢?”
阿宏:“那不行,我跟他媽學就完蛋了。”
教練:“此話怎講?”
阿宏:“他媽媽對他過於包容甚至有點放縱,要是我也這樣,豈不是把他慣壞了!”
教練:“哦,原來你擔心他被你們寵壞了。”
阿宏:“是啊,現在常常看到很多名人的孩子‘坑爹’的新聞,所以我要對他格外嚴格。‘嚴父慈母’,我覺得這樣才可以取得平衡。”
教練:“這樣做好像對你兒子平衡了,但是你心裏不平衡啊。”
阿宏:“是啊,所以我覺得很矛盾、很糾結。”
教練:“我能夠明白你的感受,作為父親都希望能得到兒子的尊重和愛。”
阿宏:“你說得很對,可是現在我得到的是他的敬畏和疏遠。”
教練:“我猜,你心裏一定覺得作為父親隻有嚴格才能幫助兒子健康成長,為此你寧可犧牲他對你的親近感。”
阿宏:“教練,你說到我心裏去了。可我該怎麼辦呢?”
教練:“我們也常說嚴格也是愛,問題是嚴格要求孩子並不代表要犧牲你們之間的親近感。”
阿宏:“教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要打破非黑即白的想法,和他保持親近感的同時也可以嚴格要求他。可是我還是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
教練:“具體怎麼做我也不知道,你認為誰最有可能給你答案?”
阿宏:“我兒子!”
教練:“還有呢?”
阿宏:“我老婆。”
教練:“現在你可以怎麼做?”
阿宏:“我好像有些思路了。首先我會跟兒子溝通,了解他對我有什麼看法,對我有什麼期望;然後跟老婆溝通,看她對我有什麼建議。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我和老婆達成共識,即有時我們可以換換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