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從想明白到做到位:落地版8(2 / 2)

他說:“商超。”

我說:“沒亮點也沒特點,那怎麼營銷呢?廣告語怎麼弄呢?”

他說:“七十二層過濾。”

我說:“聽到這句廣告語,會讓人想到某一個礦泉水品牌。這個認知已經被別人占用了,再用就沒有效了。我們最好做電子商務,主要針對女性白領、金領,她們很忙,很多時候沒有時間買衛生巾。我們記下她們的生理周期,到時間就給她們郵遞產品。”

後來,我們策劃了這樣的廣告語,“品位女人的最愛,男人也可以用的衛生巾”。一方麵,“品位女人的最愛”,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有品位?所以也是暗示那些認為自己是品位女人的人用這款產品。另一方麵,“男人也可以用的衛生巾”,這樣既能抓住別人的眼球,也擴大了消費人群。

過去的衛生巾在有些場所拿出來會覺得很尷尬,尤其是讓男士覺得尷尬。相信很多男士都有這種經曆,太太突然間來例假了,給太太去超市買衛生巾,看到沒有人的時候看看,人一來以後馬上轉過身,假裝在看別的產品,生怕別人看到了,覺得很不好意思。那怎麼避免這種尷尬呢?

所以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把衛生巾做成衛生巾的感覺?為什麼不可以把它做成玫瑰花和香水的感覺?也因此,我們想做一個大膽的設計,把衛生巾做成玫瑰花和香水的感覺,看不出衛生巾的痕跡。

我們為這款衛生巾取名“多愛”,多一份關心和愛護。目前,雖然“多愛”還在設計當中,相信它一定能聚焦顧客的認知。

代名詞專有法則

人們心裏一旦形成某種認知,就很難改變了。

說到湖南衛視,人們會想到它是做娛樂的。如果其他電視台也定位為娛樂,做得過湖南衛視嗎?很難,甚或是自尋死路。

我曾經在太陽神公司做商學院院長。太陽神公司1988年就成立了,它曾經的廣告語,也是它的形象歌曲,在20世紀90年代風靡整個中國,“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的愛天長地久”。太陽神公司是中國第一個全麵導入CI係統的品牌,也在保健品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但是,後來太陽神公司不滿足於做保健品,去做房地產、 酒店等,涉足了很多領域,然後沉淪了十多年。它曾經在香港上市,後來還退市了,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比如做酒店,消費者會覺得它不專業,因為它是做保健品的,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同。

我們一提到百度,會想到搜索。後來,百度也做了門戶網站、視頻、輸入法,但在這些領域都沒有獲得成功。它做得最成功的隻有搜索。為什麼隻有搜索做得成功?因為搜索是所有消費者、潛在客戶對百度的共同認知。

另外,兩個公司不可能在潛在客戶心智中擁有同一個代名詞。也就是說,一個代名詞隻屬於一個公司。

金龍魚開創了調和油品類而成為中國食用油的領導品牌。隨著市場不斷發展,食用油品類逐漸細分,新的單一油種不斷出現,金龍魚品牌推出了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玉米油等。但是,除了它的調和油能獲得市場第一名,其他的都沒有獲得太大的成功。

為什麼?因為兩個品牌不可能同時占有一個代名詞。在花生油的領域,魯花是代表;在葵花籽油的領域,多力是代表;等等。各個細分的品類已經被別人占有了代名詞,所以它沒法獲得成功。

我們再舉個例子。騰訊推出的即時通信工具“微信”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已經獲得成功了。之後,網易和中國電信又聯合推出一個類似於微信的工具“易信”,阿裏巴巴也不服輸,推出了“來往”。它們都沒有微信那樣成功,因為在客戶的心智當中,不可能有兩家公司同時占有一個代名詞。

我提個醒,試圖運用競爭對手的代名詞,隻會加劇競爭對手在客戶心智中的認知。就是說,如果你用競爭對手的代名詞,你就是在幫競爭對手做廣告。

聯邦快遞提供的“隔夜快遞”深入人心,後來它想做全球市場,發現“隔夜快遞”講的隻是速度,速度雖然有了,但是如果還能像敦豪快運一樣有“全球送達”的代名詞,就更好了。於是,聯邦快遞決定宣傳“全球送達”的概念,這樣一個講的是速度,一個講的是範圍,兩手抓就更有力了。

不過事實證明,聯邦快遞的這個策略是錯誤的。它花費很多營銷費用辛辛苦苦宣傳“全球送達”,然而顧客希望“全球送達”的時候,還是找敦豪快運。

我們再來看看,某著名汽車公司曾經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它發現沃爾沃的安全理論在全世界範圍中受到很多謹慎的人的關注,於是它開始以安全為題來宣傳自己的產品。但是當它在說“我們的產品很安全”的時候,顧客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沃爾沃。所以,它的宣傳等於是在幫沃爾沃做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