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從想明白到做到位:落地版4(3 / 3)

我問我爸這台電視機從哪兒來的,怎麼看起來好麵熟?他說,這是我花100塊錢,從你幹爹家買回來的。盡管如此,我們一家人當晚還是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看電視,還喝了一點小酒,很開心。

我的第二個夢想是擁有一台電風扇。我們家是兩間破舊的土磚毛坯泥屋。左邊這間屋子裏有灶、水缸,還有儲倉,儲倉用來裝稻穀等。右邊這間屋子裏有兩張床、一張很簡易的吃飯用的桌子。我爸媽一張床,我奶奶一張床,我們兄弟倆沒地方睡,隻好在泥屋的橫梁上架幾根很簡易的木頭,用馬釘釘起來,搭了一張簡易的床。上麵沒有通風設備,光線也不好,夏天的時候熱得要命,每天都似蒸桑拿。所以,我一直想要一台電風扇。

現在很多朋友喜歡蒸桑拿,但我討厭蒸桑拿,因為小時候已經蒸夠了。

我的第三個夢想是擁有一雙皮鞋。那時看到同學都穿黑褲子、白襯衫、皮鞋,我心裏癢癢,羨慕嫉妒。我特別想擁有一雙皮鞋,就跟我媽講,我媽說“好,沒問題”。但是轉眼過了半年,她還是沒給我買。就我們家這情況,我怎麼可能擁有皮鞋呢?

有天我實在忍無可忍,心想一定要買一雙皮鞋,於是我做了生平唯一一次讓自己覺得很愧疚的事情—跑到鄰居家的菜園子裏偷了幾十斤大蔥。我用大蔥換來的錢買了一雙人造革的皮鞋。那時我一米六八,穿上皮鞋以後,我覺得自己一米八六了,那種感覺非常好。

可惜好景不長,穿了十幾天,就成了斷底鞋,但之後我依然穿了半年。可以說,那是我人生當中穿過的最好的一雙皮鞋。

後來,我毅然決定輟學經商。當然,這並不是說輟學就是正確的,或是鼓勵大家輟學,隻是為了說明,輟學是我在當時為了夢想而做出的選擇。

我十五歲就開始經商,掙了一些錢,最後又虧得一無所有—十八歲那年我破產了。身邊很多人說,你看看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好高騖遠。我聽了很傷心,變得頹廢了。

我哥當時在廣東,他給我打電話,說他要在三四個月後成為全鎮最有錢的人。我說,這可能嗎?成為全鎮最有錢的人,至少上百萬的身價,你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賺這麼多錢呢?

我帶著好奇心去了廣東,到了廣東後一看,發現他們住得很簡陋,吃得也很簡單。我說,哥,你到底幹什麼?他把我領進一個會場,說那裏麵是某某公司的創業說明會。我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創業說明會,後來才知道就是直銷。我也不懂什麼是直銷,但是聽完老師講的以後,有一點我很感興趣。他說,你沒有什麼錢,可以幹;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幹;沒什麼人脈,可以幹;沒有什麼口才,也可以幹。

老師講的這四點,我完全符合,所以我決定加入,但我哥不同意。經過談判,我哥最後同意了,但有個條件。他說,以後你談客戶,不能親自談,必須由我來談,或者請別人幫你談。我問,為什麼?他說,你這水平,談一個“死”一個,談兩個“死”一雙,你要是站在台上講的話,就“死”一堆。我說,我有那麼大的魔力嗎?不管我怎麼求他,他一直不給我機會。

我不服氣,決定練習演講。我開始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廣播,看曆史書籍、成功人士傳記等,在出租屋練習演講,注意聲音、肢體語言、表情、情感、語調、節奏等。就這樣,我努力地準備著。

後來有一次,我的好朋友,中國時尚界很出名的一個培訓師對我說:我這裏有一個演講機會,你過來講一講你的人生經曆,好不好?我有些擔心,怕別人不喜歡我,怕把別人嚇跑,於是拒絕了他。他說,沒問題,我相信你。那次,我講得很開心、很興奮,汗流浹背,激情四射,慷慨激昂。

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在演講中獲得了一點小成績。我記得第一次拿到的獎金是27萬元現金。那時候沒有銀行卡,發工資都是發現金。我提著27萬元現金跟我哥馬上打了輛車去銀行,銀行卻已經下班了。我們不敢回出租屋,於是找了一家五星級賓館住下,不敢把錢存到總台,也不敢出去吃飯,而是叫了外賣。現在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就是我的一部分成長經曆。

導致人與人之間差距拉大的最大原因是夢想的差距。

若幹年以後,我有了自己的課程,比如“企業定位黃金法則”“現場演說成交智慧”“企業自動化運作智慧”“全方位銷售智慧”等。

2002年,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我的第一本書《邁向巔峰》的時候,我連“的、地、得”都分不清楚,標點符號也不會用,但我沒有放棄,努力學習,逼著自己把這塊硬骨頭給啃了下來。這本書經過這麼多年,賣了四十多萬冊。

2009年,我到廣東太陽神商學院做院長的時候,人事部門要我填一個簡曆表。看到學曆那一欄時我好矛盾,如果填大學,別人會說我是個騙子,如果填初中的話,好像跟我的職位又不搭。後來我跟公司總經理張總說了這一情況,他不相信我隻有初中文化,說你們這些培訓師,就知道編故事、講故事。

為什麼他不相信?因為我的任何文案都很出色。我不是自誇,我做任何文案都是自己策劃,我所有的報告都是自己書寫,不比很多學中文的差。

這說明,人的夢想決定一切。我自學,開始做演講,開始經營自己的企業,都是一步一步慢慢走過來的。我人生的每一次飛躍,都是因為夢想。

我成立三眼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有一個很大的使命。我發現,現在很多家庭的房子越來越大,人卻越來越空虛了。人與人的情感,越來越疏離了。父子翻臉,兄弟成仇,夫妻分道揚鑣,這是沒有智慧的表現。所以我們的使命是要建設智慧的家庭、智慧的生命。

有很多企業家,事業成功了,身體卻垮了。我經常開玩笑說,如果人生如同1000萬元,1代表健康,第一個0代表我們的妻子,第二個0代表我們的孩子,第三個0代表車子、房子、金子、銀子、票子等,有一天1沒有了,所有的就變成了0。妻子改嫁了,孩子叫別人爸爸,別人開你的車子、住你的房子、用你的票子,你在天堂看到這一幕會有什麼感受?原來自己這一輩子的努力,都是在為競爭對手打工。

沒有了身體,就沒有了一切。這樣的生命是沒有智慧的。有很多企業家很有錢,每天很辛苦,沒有時間陪家人,沒有時間過自己的生活,我覺得這樣的企業家是不成功的。

除了要建設智慧的生命,我們還要建設智慧的企業。很多企業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同舟共濟,患難與共,但是事業稍有起色,大家便開始爭了,金銀分得均不均,位子有沒有排好,榮譽誰多誰少,開始斤斤計較。一幫情同手足的兄弟,在成功以後開始反目,這是沒有智慧的。

所以,我開始放大自己的夢想—幫助更多人成功,這也讓我更快樂、更幸福。

要想讓企業做得好,首先要告別小富則安的狀態。2002年,我剛到深圳的時候,發現很多老鄉的事業都做得很成功,但十年過去了,他們的企業還在原地踏步,甚至破產。為什麼?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後,商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靠資源成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企業家沒有預見,沒有大的夢想,企業沒有規劃,趕不上時代的發展,就會被競爭對手淘汰。

企業家要學會放大自己的夢想,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進來;企業家也應幫助員工放大夢想,讓他們動力十足地去工作。所以企業家應是造夢者,為自己造夢,幫員工造夢,在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同時,也在實現更多人的夢想。

但是,企業家不能亂造夢。

造夢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叫有大有小,第二種境界叫有虛有實,第三種境界叫有近有遠。很多企業家造夢,造的全是大的、虛的、遠的,讓人覺得不著邊際、難以實現,員工也就沒有動力。

企業家如何為員工造夢?99%的夢應是近的、小的、實的,隻有1%的夢屬於遠夢、虛夢、大夢。要讓員工看到,現在的夢能實現,他才會就相信,未來的夢也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