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韶顏(1 / 3)

中宮的風,入了深夜便轉為如哀似泣的低鳴,聲聲飄遠又回沈。

延陵易跪在風口最盛的啟元大殿前,身影凝刻於黑暗,陰霾如鬼魅。一場悄無聲息的爭鬥醞釀在空氣之中,她試圖去斬斷其中的糾結。縱是亂子,仍會有活口。而在這之前,她必要確定的是,他還活著。

天,即是要亮了吧,星光一絲絲落寞,月盤淡在西天,無言地與自己對笑而望。一手合十,輕嗬了口熱氣,並未暖上幾分,自己又是同星辰晚月度下一夜,倒也並不寂寞。

殿門“吱”一聲輕啟,漏出暖光。起門的公公一搖頭,進了步低聲勸道:“王爺,您跪了一夜了。”

“勞煩公公再通報一聲,臣定要見到皇上。”她身子一傾,平靜出聲。

老公公一搖頭,舉著宮燈照亮了她半個身子:“王爺,小的多嘴半句,您這又是何苦呢。”

“公公。不苦。”她揚了一笑,言得心滿意足。

再一抹濃烈的光束投開,大殿正門由人拉開,她未抬袖掩光,反努力爭大一雙眼迎著由殿中邁出的身影。如今聖元帝立在首端,裘領金襟,黛紫裏紅的滾袍鋪卷及地。寒涼的晨曦落在他雙肩,高大的身軀擋了身後強光。她忽然覺得他即便居高臨下的望著自己,也不是不好。

“延陵易。”空冷之音由雲階上飄下,隱有淡淡的不屑。

玉帶飛舞,懸河瀉水。他之瞳中盡是清冷,似乎是故意要以這種姿態出現在她麵前,他要天下人臣服,包括這個全天下唯一不把自己放在眼底的女人。如今,她輸了,雖不是以自己預料的方式,甚至於心仍有無奈和不甘,但至少他看到她跪在自己麵前,且跪了一地。這個女人,自一出生,便用她的生命羞辱自己。她是天生帝命,帝星因其生輝變軌,他卻是篡位之君,名不正言未順。她手握江山萬裏,鳳來大殿上紅了眼圈,便有人為她去爭去搶;然自己卻是一步又一步機關算盡拿命拚來的。她何等尊貴,他又是何般卑微,同是帝王,他們卻稱她為聖帝,罵他為賊子。

他為江山嘔心瀝血之時,她卻日以升歌,漫舞紅袖,奏起大夏繁華盛世。

腥風血雨,江山權策,她又懂得多少,偏為何自己要由這個乳臭未幹的稚子冊封才得正名?!

如若…風水輪轉,他之艱辛,他定要親自咀嚼。

賊子,奸臣,謀逆,縱是命貴承天,他也會要她做最下等卑的賤臣。

他要看著堂堂大夏晏平帝匍匐於自己腳邊的奸佞嘴臉,便如同看著許多年前的自己。

十年前,她是君子,他是小人。

十年後,她已不是君子,他仍是小人。

往昔如流光曲水飛閃於眼前,他笑得麻木:“延陵易,朕問你,你所求為何。”

十指緊扣在袖籠間的溫暖穿破寒涼的夜,她靜靜抬眸,前所未有的寧靜祥和鋪卷而來,“回皇上,我是來問您要人。”

“要人。”聖元帝目色微寒,咬牙道,“你可知他所為,可知他之罪,又可知…你在問朕要什麼。”

“要我的丈夫,尹文衍澤。”

“彼時你用二十萬銀子要走朕的兒子,如今又欲以何物換?!”他展了展肩,稍側了半身,以虛光睨向她。

“以畫上之人。”延陵易展袖一揮,團袖中卷軸擲向雲階,散在聖元帝腳下,正顯出畫中少年英姿綽綽,翩然十三四齡的清俊。當年聖元帝為其親自作了這一幅丹青,眉以青黛,皓月清眸,唇櫻齒白。這少年,七齡入宮做了聖元帝後花園的孌童,而後受寵七載,直到德肅十年,宮中上下皆聞那一名文姓安名的美少年失足落水,英年早逝。德肅十年,又正是延陵沛文慧眼識以驚才,收良臣入府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