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簡介
朝鮮即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北接中國,東北鄰俄羅斯,東瀕日本海,西臨黃海,南與韓國隔三八線相望。朝鮮地勢東高西低,北部多山,南部平坦。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海岸和一些河穀地區,占全國總麵積的1/5,土壤肥沃,適於農耕。最長的河鴨綠江,構成中朝之間的一段邊界。在主要的河流中,隻有圖們江向東流入東海。
朝鮮的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產300多種。此外,朝鮮的水力和森林資源也比較豐富。朝鮮工業以采礦、電力、機械、冶金、化工、紡織等為主,農業以種植水稻和玉米為主。
朝鮮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綠色的城市
首都平壤是朝鮮的第一大城市,也是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平壤市內各種被稱為“紀念碑”式的建築比比皆是,而且布局合理,形成一個個值得一看的景區和體驗朝鮮人民情感的場所:舉行大型群眾集會的金日成廣場、比巴黎凱旋門還要高出10米的平壤凱旋門、猶如仙鶴展翅的人民大學習堂……更有端莊美麗的年輕女交警在市內各主要路口指揮交通,成為平壤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線。
自古以來,平壤就以柳樹特有的景致而聞名,享有“柳京”之稱,其意是“柳樹遍布的京城”。在滿目蔥翠的牡丹峰下,大同江蜿蜒而流,碧波蕩漾的大同江水和搖曳生姿的岸邊垂柳無不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由於平壤市處處是蒼鬆翠柏,加上山清水秀的天然景致,使平壤成為一座花園城市,也被世人稱為“花中之城”。
別樣的金剛山
金剛山位於朝鮮半島東部太白山脈的北段,景區南北長60千米,東西寬40千米,麵積有2400多平方千米。金剛山峰外有峰,號稱擁有1.2萬個奇秀的山峰,有“千岩萬壑”的美譽。主峰為海拔1683米的太白山脈最高峰毗盧峰,以此為界將金剛山分為內金剛、外金剛、新金剛和海金剛四部分。
更有趣的是,金剛山隨著四季的變換,在四季裏有4個不同的名稱。春季,在明媚陽光的照射下,巍然屹立的山峰,閃閃發光,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塊閃耀著的金剛石,因此叫做金剛山;夏季,林木蔥鬱,鬆林雲海,又稱蓬萊山;秋季,層林盡染,楓葉勝火,漫山紅遍,又稱楓嶽山;冬季,草木凋零,山石嶙峋,又名皆骨山。
普賢寺
普賢寺是朝鮮有名的佛教寺院之一,靜臥在妙香山的山坳裏。普賢寺於1042年建成,以24殿閣(243間)組成的朝鮮名刹,是朝鮮的文化瑰寶。初期,此寺是華嚴宗的一座寺院。後改為曹溪宗(禪宗)的一處福地,幾經興衰。
進普賢寺要進三道門。先進曹溪門,接著是解脫門,據說走過解脫門的人,一切痛苦和疲勞就都解脫了。再過天王門,天王門中塑有四大天王像。過天王門再過萬歲樓,就可以進入普賢寺的主殿──大雄殿。
除了大雄殿,寺內還有萬歲樓、觀音殿等10多幢建築和古塔、石牌等,並保存著《八萬大藏經》全套刻本凡6793卷。山中還有上元庵、祝聖殿、佛影台、下毗盧庵等古建築,與自然風景相映生輝。
必備常識
朝鮮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鐵路運輸
朝鮮族的主食是冷麵和米糕
旅行指南
朝鮮的許多景點充滿了紅色革命的熱情,如坐落在平壤萬壽台的朝鮮革命博物館、地處牡丹峰西麓的平壤凱旋門、位於平壤的“中朝友誼塔”等。另外,朝鮮也有他們珍貴的古跡向遊人開放,最有代表性的是高麗國的王宮“滿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