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提高廣播電視綜藝類談話類節目水平(1 / 3)

(2000年3月15日)

一、綜藝類、談話類節目取得了顯著成績

近幾年來,我省各電台、電視台呼應時代潮流,銳意改革,陸續推出的一批綜藝類、談話類節目不僅在全省範圍內擁有廣大的受眾,而且有的欄目產生了全國性影響,營造了引人注目的“湖南電視現象”,為湖南省、湖南人民爭了光。為什麼湖南電視能有今天這個火爆的場麵?客觀地說,綜藝類節目立下了頭功。前不久,省委書記楊正午到省廣電中心考察時指出:“湖南廣播電視發展很快,影響不小,無論是事業建設還是宣傳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把湖南的電視分成三大塊,一塊是以《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為代表的娛樂節目;一塊是以電視劇為主的文藝節目;一塊是以《湖南新聞聯播》為主的新聞宣傳。前兩塊都不錯,在全國的影響不小。”我曾經就電視現象講過四句話,一是有線台的成立,打破了無線一統天下的格局;二是經視台的成立,引發了湖南電視的有序競爭;三是綜藝節目的推出,使湖南電視走出湖南走向全國;四是湖南電視如果不從整體上創新提高,可能就是風光不再,沒有出路。由此可見,綜藝類節目在湖南電視的進步發展中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現在我們的談話類節目,也借助這股東風,後來居上,逐漸在全國造成了聲勢和影響,為“湖南電視現象”注入了新的內涵,為“電視湘軍”增添了新的活力。我們現在所指的談話類節目,是綜藝節目的輻射、延伸和理性提升。我就電視現象講過的四句話現在應該加一句:談話節目的推出和紅火,鞏固了湖南廣電在全國廣電事業中的領先地位。

(一)豐富、活躍了我省聲屏

我省電台、電視台自辦的綜藝類、談話類節目辦得早,辦得活,累計起來,不下50個,僅省會就有30多個,可謂“百花齊放”,“百花爭豔”。這些節目的推出,極大地拓展了廣播電視傳播的發展空間,豐富了我省聲屏節目的構成,為我省聲屏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也帶來了創新、挑戰與競爭等理念,使我省聲屏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同時,這兩類大多數安排在周末黃金時段的節目,或輕鬆幽默,或關注民生,豐富了聽眾與觀眾的周末文化生活,能讓人們在輕鬆娛樂的同時獲得審美感悟和思想交流,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據了解,衛視的《快樂大本營》、經視的《幸運》係列都曾達到過50%以上的收視率,創造了國內電視收視的佳績。《有話好說》等談話類節目也有不俗的成績。如女性頻道的“八千湘女上天山”就是一個連續談話係列節目,辦得不錯。這些節目盡管起步不凡,但現在處在十字路口,有走進“山重水複疑無路”關口的感覺,但仍然充滿生機和活力,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

(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

我省的綜藝類、談話類節目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注重與受眾的交流。綜藝類節目形式、內容上貼近生活,能充分調動受眾的積極性,這種節目方式,比較徹底和大膽地打破了以前同類節目的常規,將觀點巧妙地融於節目之中,變呆板、枯燥的說教方式為寓教於樂。而談話類節目更是與受眾麵對麵的直接交流,選擇的都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比較平民化與大眾化。這兩類節目靈活多變的形式,貼近受眾的收視心理,其參與程度是其他任何節目都無法比擬的。這種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在改進電台、電視節目以往高高在上、呆板說教的風格方麵作了成功的探索與嚐試,是一次大膽而有成效的革新。這種革新所形成的特色或者說風格,我以為也是一種進步的“回歸”,說明我們的文藝繁榮必須堅持走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發展之路。

(三)培養了一批廣播電視優秀人才

綜藝類、談話類節目目前是全國廣電係統競爭十分激烈的一個領域,要想在這種氛圍下保持王牌優勢,一支好的隊伍十分重要。我省的這兩類節目就集納了這樣一批優秀人才,同時,由於節目求新求變才能求生存的高標準、高要求,也使得它們成了一個培養人才的搖籃,一大批優秀的廣播電視人才從中脫穎而出。這其中不僅有在受眾中頗具影響力的主持人如李湘、仇曉、汪涵、陳潔、馬東、王燕,而且有許多意識超前、大膽創新的製片人、編導,如汪炳文、賀大明、楊暉、李慶文、龍丹妮、譚群、王成剛等。盡管現在看來,他們還顯得稚嫩、顯得不十分成熟,缺乏厚實的文化積累和嚴謹的邏輯理性思維,但他們無疑是未來我省廣播電視事業持續發展的寶貴的人才資源,也是我省廣播電視改革的先鋒,他們的成功實踐推動了廣電係統其他欄目的改革進程。

(四)為廣電事業發展積累了經驗

廣播電視事業作為新聞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十分關鍵。如何更好地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適應市場,貼近受眾,是廣大廣播電視工作者應思索的問題。綜藝類、談話類節目雖不歸屬於新聞性節目,但它的成功經驗可供其他節目借鑒。如:節目新觀念的引進,新機製的運作,為節目的執行者(包括製片人、導演、主持人等)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保證了節目的新意和水準;節目貼近受眾,能充分調動受眾的參與積極性,這是節目始終成為人們關注焦點的製勝法寶;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激烈而有序的競爭氛圍,推進了兩類節目的不斷革新。這些成功的經驗是我們廣播電視事業發展中積累的寶貴財富。

二、綜藝類、談話類節目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導向方麵的問題

關於導向問題,我以前在新聞通氣會上提到過多次,一直強調新聞宣傳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個導向,首先是政治性導向,其次是價值導向、生活導向、行為導向、知識導向、服務導向、審美導向等非政治性導向。目前我省的綜藝類、談話類節目在把握政治性導向上基本算不錯,但在非政治性導向上就把關不那麼嚴了,有點大而化之。如有些綜藝節目有獎環節設置過多,誘發了人們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心理;有些談話類節目提出話題,讓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本是一種好的形式,但某些見解明顯違背傳統倫理道德,違背健康的審美情趣,讓人聽了、看了如噪聲刺耳,如芒刺在背,很不舒服,節目最後也沒有一個正確、有利的引導,而是各打五十大板不了了之。《有話好說》總的來說辦得不錯,說得不錯,但說話一定要說好、說準,是非明確,導向鮮明。在對待非政治性導向這個問題上,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它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世界觀同樣能產生重大影響。關於導向口徑,我最近在全省宣傳部長會議上通報了幾個方麵的問題,希望大家認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