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關於紅二、六軍團會師(1 / 3)

(1999年11月19日)

今年是紅二、六軍團會師65周年,今天是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64周年紀念日。我們在這裏舉行隆重的紀念大會和電視專題片《紅二、六軍團會師紀事》首映式,深切緬懷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王震以及蕭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其領導的紅二、六軍團在革命戰爭年代建立的豐功偉績,學習他們的革命精神、高尚情操和優良作風,意義重大。為紀念這次會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湖南電視台聯合攝製了5集電視係列節目《紅二、六軍團會師紀事》,該片以紀實的形式,通過對紅二、六軍團會師的親曆者的訪談,成功地再現了這一段曆史。在此,我代表中共湖南省委,向任弼時、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表示深切的懷念,向蕭克同誌以及所有健在的紅二、六軍團的老同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各位老紅軍、老同誌表示親切的慰問,向專程趕來參加這次會議的廖漢生等老前輩及所有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紅二、六軍團會師紀事》拍攝單位及主創人員表示衷心的祝賀和誠摯的感謝。

在我黨我軍的曆史上,曾發生過許多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事件,紅軍長征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件。而紅二、六軍團的會師,以及會師以後的一係列政治、軍事行動,對中央紅軍的長征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黨和軍隊的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

1934年夏,由於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影響,中央根據地的鬥爭形勢日趨嚴峻,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準備實行戰略轉移。7月23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六軍團擔任中央紅軍向西突圍的先遣隊,退出湘贛邊根據地,向湖南中部挺進,與紅二軍團取得聯係,並相機建立根據地。8月7日,在湘贛邊革命根據地堅持鬥爭的紅六軍團9700餘人,在任弼時、蕭克、王震領導下,從遂川的橫石和新江口一帶出發,連續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進入湘南,作為中央紅軍的“先頭部隊”開始西征。12日晚,紅六軍團從桂東寨前圩出發,經汝城、資興,進入郴縣,繞過桂陽,占領新田,連續行軍16天,直抵湘江東岸。9月4日,紅六軍團在界首渡過湘江,揮師西進,途中他們靈活機動地消滅敵人,吸引了大量敵軍。進入黔東石阡地區後,紅六軍團不慎陷入三省敵軍24個團的包圍之中,主力被截為三段,與敵人激戰、周旋十餘個晝夜,付出了巨大犧牲,才陸續衝破重圍。

此時,紅二軍團先後在湘鄂西、黔東創立了革命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和各種群眾、地方武裝,擴大了紅軍,部隊得到了必要的休整和補充,為會師創造了條件。10月24日,紅六軍團各部先後與前來接應的紅二軍團在貴州省印江縣的木黃勝利會師。這次會師,在軍事、政治上具有重大意義:紅六軍團由於長途轉戰,極度疲勞,減員很大,處境困難,迫切需要進行休整;紅二軍團則由於夏曦的錯誤領導長期得不到糾正,也迫切希望通過與紅六軍團會師,溝通與中共中央的聯係,在中央指導下糾正在路線、方針以及黨和軍隊建設等方麵的錯誤。紅二、六軍團的勝利會師,為解決兩軍建設中各自存在的緊迫問題創造了必要條件。會師後,紅六軍團得到了很好的休整,也把中央紅軍的優良傳統帶給了紅二軍團;紅二軍團進一步恢複和健全了黨、團組織和政治機關,建立了各種政治工作製度,調配了政治幹部,提高了軍政素質。兩軍領導人堅持黨性原則,本著團結的精神,發揚民主,遇事商量,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兩軍廣大指戰員親如兄弟,勝似一家,團結一致,兩個軍團得到了恢複和發展。10月26日,兩軍在南腰界舉行了會師大會。至此,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結成了一個團結戰鬥的整體,形成了一支強大的戰略突擊力量,為完成新的更重大的政治、軍事任務奠定了可靠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