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撾騎行的想法源於一次飯桌上幾個朋友的亂侃,5分鍾之內就做了這個決定,隨後等待了5個多月,臨出發前的打包用時僅僅20分鍾。就像小時候上學一樣,明明知道考試的時間,但看書總是在最後三天。兩個同伴分別出示了強有力的借口撤出了計劃,最後剩下的還是一成不變的黃金組合——我和Y。因為不知道路上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我們沒有攜帶自己的愛車,讓“小紅”和“小白”在家乖乖地等我們。臨時在景洪買了兩輛自行車,不求好但求結實。把騎行包往車架上一搭,扣好搭扣的一刹那,我有點思念“小白”,我的美利達320,想著它的俏模樣,想著它陪我走過的地方。
從磨憨出境後就一頭紮進老撾北部琅勃拉邦省的連綿群山,山坳之間散落著自然村落,每隔50公裏左右會有一個大村子。北部山區的老撾人基本都是老鬆族,最好地詮釋了老撾人民的生活態度——順應自然。他們砍樹建房,茅草搭頂。雨水充足種水稻,旱季上山采草藥。
不興修水利,不改變自然,鄰國越南種兩季稻,中國種三季稻,這裏就種一季稻。用刀耕火種的原始方法消磨著時光,修行著生命。
也許是信奉小乘教的緣故吧,老撾人很溫和很安靜。
我開始相信宗教的力量,它讓人的內心始終有約束和希望,同時保持著自省和安寧。
十來個高腳樓圍出的小村,雞鴨隨處溜達,孩子在一無所有的屋子裏靜靜地玩著,大人們默默地編著草席,生著柴火。山上砍樹的“砰砰”聲呼應著村裏織布的“哐哐”聲。傍晚時分,河邊溪旁,或是村口公共水池邊,男男女女圍著筒裙洗澡。然後靜悄悄地聚在一兩個小屋裏圍著9英寸黑白電視看泰國劇。不管別人怎麼看,他們安靜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我們最豐富的騎行經曆是在老撾北部的群山裏。在這裏我們學會把自己放進陌生安靜溫暖的人群,慢慢地清空身體裏的不良元素,慢慢地看清自己,慢慢地盛滿感動。
由於參考書上的數據嚴重與事實不符,我們有了兩次沉痛的教訓。一次是沒有帶任何食物,灌好兩瓶水就出發了。結果坡太陡,20公裏的上坡路幾乎是推行。行至山頂,烈日當頭,有虛脫的感覺。下山時看到一個有兩間茅草屋的小院,不管不顧地“闖”進去,車子支好,一屁股坐到屋簷下。門“吱”的一聲開了,一個女人衝我們羞澀地笑笑。我指了指太陽,又指了指空空的水瓶。
她轉身離開,一會兒端出兩大碗水放到我們麵前,走出小院再也沒有出現。這以後的很多次,我們經常打尖於路邊的茅草屋,討口水喝,借個陰涼休息一下。主人就是衝我們點點頭,把水和凳子放好就出去了,直到我們離開都見不到他們回來。
還有一次,書上標注隻有30公裏的地方。我們一早出發,騎行了30公裏後看到一個路標——距離我們要去的地方還有35公裏。已經騎行了將近6小時,根據前兩天的經驗,再有2小時,天肯定就全黑了。路麵這樣糟糕,2小時再騎35公裏,無論如何騎不到。幸好老天幫忙,居然有個村子可以投宿。查不到村名就用路標代替吧——LAK32。
這個小村子的人實在可愛。沿著公路修建,也就二十來間茅草屋吧。其中有三家看上去像是有吃的東西。
饑腸轆轆的我們剛坐到門口的長凳上,裏邊的大姐就做了一個吃的動作,我倆同時點頭,大姐轉身就進廚房了,什麼也沒有問。“她怎麼知道我們點什麼呢?”2分鍾後大姐端出兩碗米線,哦!可能隻有米線所以不用問。素的,可能沒有肉,所以也不用選。大姐不知道從哪裏找來的兩個勺,一碗插一個。我看勺子不太幹淨就猶豫要不要拿出自己的餐具。在我猶豫的空當,大姐“哦”了一聲,又從桌上抓起兩雙筷子,一碗插一雙。“不許傷害老撾人民的感情!”Y下令,我收起餐具,硬著頭皮吃完。第二家,還是如出一轍,我倆剛剛坐下,小妹就什麼也不問地端出兩碗米線,我們隻好呼嚕呼嚕又吃完。到了第三家,吸取經驗教訓,先問後坐。無奈沒人會說英語,比畫著交流了幾個回合,弄明白了,這裏也隻有米線。折騰了三家,天都黑了,我們隻好買了兩包方便麵,回去睡覺。
在我們投宿的家庭旅館,沒有看到女主人,隻有男主人簡單地招呼了一下,遞過來一把鑰匙就不見了。門口堆了十幾箱老撾啤酒,裏邊還有一個桑拿屋。我推開門一看,樂壞了。2平方米左右的木屋,下邊是幾條寬木板,可以看到下邊的水池,屋後是灶間,已經熏得很黑了。原理我猜測是這樣的,木柴燒火加熱池子裏的水,蒸汽通過木板的縫隙鑽上來。“什麼人來享用呢?”我的疑問。
我們在灶間簡單梳洗,回到屋裏。屋裏除了一張床什麼也沒有,傻大傻大的,放進兩輛車還很寬裕。床比較硬,還是歪的,需要用姿勢不停地調整。害得Y晚上做夢都是地震了,房屋歪了,裏邊的家具都滑向一邊……夜裏十點多我們不約而同地醒了,外邊還是很熱鬧。唱歌跳舞的聲音,還有主持人激昂的喊叫聲。突然想起來,今天是元旦,可能村裏有慶祝活動。迅速穿好衣服跑出去。
外麵黑洞洞的,沒有篝火晚會。循著聲音找去,門簾遮掩的屋裏,黑暗中一堆人披著棉被圍著一台黑白電視看泰國的慶祝晚會。我們悄聲退出,溜回房間繼續睡覺。
第二天清晨才發現,我們頭晚投宿的地方居然景色很美。雲霧繚繞的青山,形狀不一的稻田。“Happy NewYear!”一個男人怯怯的英語從身後傳來,我回頭看到睡眼惺忪的男主人。“Happy New Year!”一個男孩兒試探的聲音和期待的眼神。估計是昨晚電視裏學來的,對自己的發音還不是很肯定。我點點頭,對他們說“HappyNew Year!”男人高興地重複著,試著按我的發音糾正。
男孩兒一邊重複一邊笑著跑開了,很快我聽到了不遠處一群人高聲喊出的“Happy New Year!”隨後一聲聲,海浪一樣向我湧來。
心裏如果很幹淨,人群也可以很單純。在新年的第一天,聽到如此純粹的聲音,真是很幸福。有多久了,我沒有這樣隨性地向一個陌生人問好。有多久了,對於不懂的問題隻會悄悄地上網搜索。如果放下自己給自己設定的身份、學識、品位,會不會也活得這樣自然、敞亮?
想起倉央嘉措說的一句話:“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的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