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寶寶2~3歲
寶寶的身體發育標準
生長發育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此期的寶寶在生活的某個方麵確實可以脫離家長了,但是日常的必要護理還是不能放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培養寶寶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此階段的日常照料與護理工作中,又給我們提出了新的內容。
寶寶的護理要點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大人的依賴性還很強,但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行動傾向正逐漸發展起來,所以做父母的會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難管理。爸爸媽媽做好此階段寶寶日常照料與護理是很重要的。
睡眠護理
2~3歲之間寶寶可能一天睡眠9~13個小時。多數寶寶在午飯後要睡2~3個小時,但有些寶寶是兩次小睡,有些寶寶午飯後根本不休息。要知道良好和充足的睡眠不僅有利於幼兒身體的成長和發育,而且能促進幼兒智能的開發和提升,所以一定要在此階段,保證寶寶有良好的睡眠。可以這樣做:
提前進餐
幼兒的晚飯時間最好是晚上5:30~6:00,這樣吃完飯後,他可以玩1個小時,7:30就可以準備睡覺,8:00左右正式上床睡覺。晚歸的父母盡量不要和寶寶一起吃晚飯,讓寶寶形成在固定的時間吃晚飯的習慣和意識,並讓寶寶晚飯後、睡前有一定的活動時間。
睡前要安靜
前麵我們也講過,寶寶睡覺前要避免過於興奮,所以為了寶寶睡前情緒安定,千萬不要讓寶寶做劇烈的體育運動,或讓他看驚險、恐怖的電視節目,導致寶寶特別興奮,影響夜間睡眠。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睡覺之前,要將房間的門、窗打開透氣大約20分鍾,包括睡午覺也都應該如此。冬季要保持室內溫暖,夏天則要盡量讓室內溫度涼快。房間燈光要調得暗暗的,大人最好不要打麻將、唱歌或跳舞等,以免妨礙寶寶睡覺,盡量保證寶寶能在安靜的環境下有好睡眠質量。
做好睡前準備工作
對於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通過邊讓寶寶自己收拾玩具,邊讓寶寶準備睡覺。你可以說:
“我們玩了好長時間了,玩具也累了,要睡覺了,我們就讓它睡覺吧。”同時也可以通過給寶寶洗澡、刷牙等睡前準備工作來使他產生睡覺的意識。比如:“我們要洗洗澡,刷刷牙,準備睡覺了。”父母一邊做出洗澡、刷牙等動作,一邊說,這樣時間一長,寶寶自然就明白了。
夏季要預防痱子和蚊蟲的叮咬
夏天寶寶易出痱子,洗澡時可用中性肥皂或浴液,進行清潔,清除泡沫後要換水將皮膚徹底衝淨。並且在擦澡時,可在小毛巾上滴上幾滴“十滴水”,這樣會讓寶寶感到涼快舒適而且止癢,最好不要用痱子粉。
衛生護理
一般過了2歲,多數寶寶都已不再使用尿布了,大小便之前也知道及時叫大人幫忙,並且洗澡、洗臉也學會配合大人了。因此,在這個階段,大人對於寶寶的衛生護理省心多了。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時期,我們要注意訓練寶寶做好口腔衛生的護理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麵進行:
要教寶寶正確的刷牙方法:選購有兩排毛束,每排4~6束、毛較軟的兒童牙刷,然後在刷牙時,給寶寶牙刷,讓他按正確的方法刷牙,將牙刷的毛束放在牙齦與齒冠萌出處,輕輕壓著牙齒向牙冠尖端刷,刷上牙床由上向下,刷下牙床由下向上,反複刷6~10下。動作不要太快,要將牙齒裏外上下都刷到,父母良好的示範是寶寶學習的榜樣。剛開始刷牙時不要給寶寶用牙膏。每次用牙刷後,要甩去水分,放在通風處風幹,不要放在杯內或盒子裏,否則細菌易於在潮濕的毛上滋生。
用水漱漱口:雖然此階段,寶寶會模仿爸爸媽媽刷牙,可是真的讓他刷牙又不會。這時,大人可以嚐試著給寶寶買一把兒童牙刷,沾些水讓寶寶刷刷。如果寶寶實在不願意刷牙,可在飯後讓他喝一點水或教他練習用水漱漱口。
晚上刷過牙之後就不宜再吃東西了,所以應在吃過最後一次食物之後再刷牙。
心理護理
自言自語
這種行為的產生標誌著寶寶的語言能力正在迅猛增長,因為此階段的寶寶他們的外部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有了較好的發展,和周圍人的語言交流溝通已經不成問題了。
但這時他們的內部語言還不完善,不能像成人那樣,思考問題的時候在心裏思考完成即可,而是要把事情的整個過程都一五一十地說出來。但這些內容都是內心的想法,所以隻告訴自己就行,爸爸媽媽想知道,當然不能什麼都說了!所以如果寶寶其他一切正常,年輕父母大可不必為寶寶的自言自語現象而擔憂。
同時,也可以對寶寶進行多方麵的正確引導。如果你發現寶寶除了自言自語外,從不跟周圍人說話接觸,整天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那就有必要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了。
對立的寶寶
此階段的一些寶寶可能會喜歡跟大人唱反調,大人讓他往東,他往西。這種行為的出現,可以這樣理解,當寶寶自我意識有了很大的發展時,他們認為自己能夠做很多事情,也很願意參加勞動,或自己為自己“當家做主”,可是,很多時候他們做的事情是“幫倒忙”。在這個階段,如果爸爸媽媽太過分愛護寶寶,就會經常性地委婉地拒絕寶寶的“好意”,或是經常提醒寶寶該做什麼。可是時間長了,寶寶就會覺得爸爸媽媽一點都沒發現自己已經能做許多事了。所以,對爸爸媽媽產生的不滿情緒就會變成一種對抗情緒。另外,有的寶寶可能會因為爸爸媽媽平時對他的關注不夠,因而引起寶寶的反抗行為。
讀懂了這一類寶寶的心理後,父母必要的反省很重要,你可以做的是:接受並鼓勵寶寶進行他們願意參加的各種家務勞動以及其他活動,並且對寶寶的勞動“成果”給予表揚。
當寶寶出現對抗性行為時就以忽視、不予關注的回應方式,這樣會讓寶寶明白,這些行為不能夠獲得爸爸媽媽的關注,隻有良好表現,爸爸媽媽才會表揚、肯定自己。通過這樣較長時間的調整,寶寶的行為習慣一定會逐漸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性蕾期的關注
寶寶在2~3歲時進入性蕾期,即“陽具欲期”。有不少寶寶會在2歲左右就開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對於這樣的情況,大人不要苛責寶寶。可給寶寶穿滿襠褲,並為寶寶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轉移他對此的注意力。
等寶寶稍大些時,父母可以告訴寶寶,那個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讓別人看到,也不能經常撫弄,否則容易生病,這樣說既不會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羞恥感,同時也教給了他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方式,以及學會愛惜自己身體的方法,所以爸爸媽媽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要以恰當的形式來引導寶寶,教育寶寶學會尊重並愛護自己的身體。
另外,一些寶寶的特殊行為也值得我們關注,比如咬指甲、吮吸手指、屏氣發作、口吃等行為的出現,也表明了寶寶的心理有疾,這時,我們一定要帶寶寶去看心理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必要的矯治,這對寶寶的不良心理及早幹預,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排泄護理
雖然排泄護理對於家長們來說,是天天為寶寶做的事情,可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寶寶的排泄護理工作還是需要一定的小竅門。下麵我們就介紹幾種在特殊情況下護理寶寶排泄的技巧。
在汽車裏
外出的時候,為了幫助小寶寶上廁所,可以在汽車裏放一個小的塑料尿盆,尿盆裏套好塑料袋。寶寶在裏麵尿完的時候,隻需要把塑料帶係好然後扔掉即可。這樣既方便清潔打掃,也盡量減少寶寶在車上尿褲子。
對衝水馬桶的恐懼
要知道有時候衝水馬桶的聲音會讓寶寶很害怕,但衝水幾次之後,寶寶就會開始喜歡放水衝廁所。於是寶寶們會希望上廁所,這樣他們就可以衝水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