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寶寶1.5~2歲(1 / 3)

第十五章 寶寶1.5~2歲

寶寶的身體發育標準

這時的寶寶運動能力強,尤其喜歡追著別人玩,也喜歡被別人追著玩。父母可以利用寶寶的這種特點,和他一起玩互相追逐的遊戲,幫助他練習走和跑。這時的寶寶有起步就跑的特點,父母注意不要讓寶寶跑得太遠、太累,要注意休息和安全。

睡眠護理

此階段的寶寶睡眠應該是白天約睡3小時,晚上能連續睡11~12個小時。有些寶寶卻不能安睡,這常常讓大人們很痛苦,下麵我們就來給家長們介紹幾種能讓寶寶安睡的方法。

了解寶寶夜啼原因、症狀及療法

寶寶睡眠不好,伴體弱多病、麵色青白、四肢發涼、食欲差、哭聲低微、哭時無淚、大便時幹時稀、小便清長、唇舌淡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等,這種症狀可判斷為脾胃虛寒導致的睡眠障礙,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補益脾腎,溫脾散寒藥進行治療。

寶寶入睡後驚動易醒、醒後啼哭不止,或夜間突然啼哭,似見異物狀,大哭不已、精神不安、睡中時作驚悌、麵色青灰、舌苔多無變化、指紋青紫等,可判斷為驚駭所為。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鎮驚安神為主的方法進行治療。

寶寶除了夜啼外,還會有多汗、枕禿、方顱、囟門閉合晚、肋骨串珠等症狀,伴煩躁、肢體軟弱、筋骨不固、頭發稀疏萎黃等,可判斷腎虛所致的睡眠障礙,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補腎安神、鎮驚補氣的方法進行治療。

另外,有些常見疾病,如在感冒及各種急性傳染性疾病期間,寶寶都會在睡後哭鬧。此外,寶寶鼻子鼻塞、肚子有蛔蟲等症,也常常因難受而在睡中哭鬧。

總之,造成寶寶不能安睡的病因有很多,爸爸媽媽應該細心觀察,如果懷疑寶寶是疾病所致,就要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隻要找到了原因,及時加以去除,小寶貝一定會甜甜蜜蜜入夢鄉。

訓練寶寶規律的生活作息

有些寶寶生活作息不好,比如白天一直睡,而晚上卻很精神,但父母卻很累,不願在夜晚褡理寶寶,寶寶就會用哭來抗議。這種睡眠問題,重要的是要大人抓緊時間糾正寶寶的生活作息情況,白天減少寶寶的睡眠時間,多跟他玩,晚上寶寶的睡眠才會有所改善。

訓練寶寶自己穿衣服

在平時穿衣服的過程中,母親要有耐心,要讓寶寶主動參與進來,並要配合著他的動作進行,而不要圖方便自己包辦所有的動作。這樣堅持下去,就會培養出寶寶自己穿衣服的好習慣。訓練寶寶穿衣服,可以先用布娃娃做練習。母親可以先教他給布娃娃脫衣服,然後再教他如何把衣服穿上。母親

這個階段寶寶的穿衣護理要注意以下幾方麵的內容:

選擇衣物

隨著寶寶的生長,應該把給寶寶買衣服的重點放在有利於運動上。寶寶與成年人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要穿不同的衣服,如下雨天要有防雨的衣服,冷天要有保暖的衣服等等,寶寶同樣也需要配備適合不同天氣穿的衣服。

衣服的材質要適合於寶寶的運動,並且最好選用棉質品或其他天然材質的織品,如果寶寶到了訓練大小便的階段,一定要保證,你所給寶寶買的衣

要一邊教,一邊講解,如“給寶寶穿衣服,要先伸直胳膊,套上衣袖,把一隻袖子穿好,然後,再伸直另一隻手”、“給寶寶脫衣服要先解扣子,再彎胳膊”,這樣一步步地教他完成每一個動作。寶寶每完成一步都要表揚他,並讓他有充分的機會進行練習。

感到欣慰的是,此階段的寶寶生活自理能力確實有了較大的發展,所以大人教他們學穿脫衣服,寶寶很容易就能學會。

此階段的寶寶能主動參加一些盥洗活動,而且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因此從這個時期起,要逐漸讓寶寶知道清潔衛生的內容,養成寶寶自己動手做好清潔衛生的習慣和能力。

保持皮膚清潔:早晚要定時讓寶寶洗手洗臉,手隨髒隨洗,飯前必須洗手,還要用香皂洗手,睡前必須洗腳、洗臉、洗屁股;洗手時,讓寶寶挽好袖子,打開水龍頭,濕潤雙手,擦完肥皂後用兩手心、兩手背互搓,然後洗手指,最後用水清洗兩三遍,擦幹。

洗臉時,讓寶寶閉上眼睛,用毛巾從眼內側到外側輕輕擦洗雙眼、嘴、鼻子、麵額部,清洗毛巾,洗雙耳的耳廓、頸項等,清洗後用毛巾擦幹。

洗屁股時,先讓寶寶洗會陰部(外生殖器),後洗臀部(肛門),避免引起泌尿道和陰道感染。

定期洗頭、洗澡,春秋季2~3天一次,冬季至少每周1次。此外,還要勤理發。流鼻涕時,教寶寶用手絹或衛生紙蓋住鼻子,先按住一個鼻孔,讓另一個鼻孔輕輕出氣,排出鼻涕,然後用同樣辦法擤另一個鼻孔。不能讓寶寶把鼻涕擦在臉上,還要教育寶寶不要隨地亂吐痰,不要隨地大小便,經常保持整潔衛生的習慣。

口腔衛生:1~2歲飯後要喝些溫開水,以清潔口腔,並從此期開始培養寶寶飯後漱口的習慣。家長應以示教的辦法教會寶寶用淡鹽水或溫開水練習漱口,堅持每次飯後、睡前各1次。

另外,還要讓寶寶養成不吃手指、不挖鼻孔、不摳耳朵的良好生活習慣。衛生護理重在培養其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父母的態度和方法也很重要。

讓寶寶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對於寶寶的健康和一生來說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應從小就讓寶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心理護理

從1.5~2歲起,人的嫉妒心理就開始有了明顯且具體的表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此階段寶寶的嫉妒心理的糾正。

起初,寶寶的嫉妒大多與母親有關。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能看到這樣的情形,當媽媽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寶寶身上時,寶寶就會以攻擊的形式對別的寶寶發泄嫉妒。

在幼兒園裏,寶寶也會因為跟小朋友爭奪老師的寵愛,而表現出“爭風吃醋”時的樣子,比如老師誇獎別的小朋友,心存嫉妒的寶寶會大聲喊叫:“我也會啊!”等等,這樣的例子在家庭生活中也並不少見。

大人在非常嫉妒時還會盡量忍受,心中雖然不高興,但也不會形之於色;幼兒卻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情感,根本不考慮後果。所以應該積極地幫助此期的小寶寶摒棄這一不良的嫉妒心理。

排泄護理

一般情況下,各方麵發育正常的寶寶到2歲時,就可以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了。但這需要大人的正確引導。開始訓練寶寶排便時,最好在固定的時間,一般早飯後,腸蠕動增加,安排在這個時間訓練寶寶排便是較為合適的。將他引到便盆前坐上去,盡量固定好位置,給寶寶講清楚便盆的用途,模仿他日常排便時發出的聲音,這樣,寶寶隻要稍有便意就很容易“出成果”。

教育寶寶便盆不是玩具,不能亂放,否則會影響你訓練他坐便盆排便。在寶寶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時,每天要鼓勵寶寶在便盆上坐幾次,讓他熟悉便盆,同時強化他對便盆用途的感知。

大人們在自己上廁所的時候,告訴寶寶你要排便了,讓他看看你是如何做的。倘若寶寶好動,坐便盆時也不安分,有時甚至會把便盆弄翻。

當發生“事故”時,你不要生氣,更不能打罵。相反,要溫和地對待寶寶,告誡他下次當心。否則,寶寶會因情緒上的緊張而越來越多地出現差錯,甚至抗拒便盆及與便盆有關的一切行為。

另外,也要注意,不要通過你的言行使寶寶認為人的糞便是令人惡心的東西,否則,他會認為排便是不光彩的事而拒絕與你合作。如果寶寶實在不想大便,不要強迫他長時間坐在便盆上不起來。總之,在訓練寶寶良好的排便習慣時,不要給寶寶施加任何壓力,和諧的交流和獎勵是家長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否則,事情就會變得很糟糕。

寶寶的喂養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陸續長出20顆左右的乳牙,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在這一階段如果還沒斷母乳的寶寶應該盡快換乳,否則將不利於建立寶寶未來適應生長發育的飲食習慣,而且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