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鴨—藕—魚—菜輪作輪養技術(1 / 1)

鴨、藕、魚、菜輪作輪養,即利用鴨、魚、藕、菜互利共生理論,實行無公害化生產,經濟效益顯著。一般畝產鮮藕1500~2000千克,商品魚150~200千克,油菜籽50~80千克,出欄肉鴨15~20隻,畝產值1500~2000元。現將某地鴨、藕、魚、菜輪作輪養模式的具體做法和生產經驗介紹如下:

1.田塊修整及配套設施

一般選擇土層較厚、質地鬆軟、富含有機質、排灌方便、土壤保水保肥性強的田塊。田塊麵積一般以3000~5000平方米為宜,沿田埂四周挖溝,溝寬1.5米、深1米,藕池中間開挖寬0.8米、深0.5米的田間溝,呈“井”字形。挖出的土用於加寬加固田埂,田埂高0.8~1米,上寬0.5~0.8米,必須夯實打牢,防溢水漏水,也方便鴨在埂上棲息,並在池邊搭建簡易鴨棚。田塊對角兩側各設直徑50厘米左右的進出水口,並設攔網防逃。田埂四周用網目4厘米×4厘米的尼龍網圍隔。

2.合理安排時間

農曆4月上中旬進行蓮藕壓種;農曆5月中下旬進行魚種套養;農曆6月雛鴨放養;農曆8月中旬前後商品魚上市;農曆9月上中旬開始出售肉鴨;農曆10月鮮藕全部起土銷售;農曆11月初移栽早熟油菜。

3.適時壓種、放養

蓮藕壓種前,每畝均勻撒施800~1000千克鴨糞或腐熟的豬糞、牛糞等作基肥,並施生石灰50~100千克,然後灌水5~10厘米,用旋耕機將田泥攪拌成糊狀,以便壓種。農曆4月上中旬開始壓種,每畝壓藕種150~200千克。壓種務必均勻,防止將整棵蓮藕折斷壓入泥中。壓種後可加水10厘米,以後隨氣溫的升高,可逐漸加深到30~50厘米。魚種套養可在農曆5月中下旬進行,每畝藕池套養個體重100~200克的鯽魚、鯉魚等各20千克。這兩種魚比較耐肥水,雜食性強,生長速度快,市場價格好,中秋節前後即可上市。雛鴨放養,宜選擇食量小、耐露宿、抗逆性強、適應性較廣的優良品種,如高郵鴨等,每畝放養15~20隻為宜,鴨下田20天左右即可將預繁的浮萍放養到共生藕田裏,以補充鴨子的飼料及清潔水質。

4.強化管理

(1)水位調節:當蓮藕下種、魚種未投前,水深宜控製在10厘米,以促早發蓮鞭,早生立葉。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應將水位逐漸加深至30~50厘米,但不得淹沒立葉。夏季氣溫高時,為防止水質惡化或缺氧,每天早晚應巡塘2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適時補充餌、肥:每天上下午各投魚餌1次,一般按魚體重量的5%~10%投料。藕田可根據蓮藕長勢和葉片顏色以及水質肥瘦程度,適量增施腐熟的豬糞、牛糞等肥料,以滿足魚類攝食及蓮藕生長需要。

(3)病、蟲、草害防治:鴨、藕、魚、菜輪作輪養一般不需施用農藥防治病蟲害。確需噴施農藥時,應堅持用高效生物農藥防治,並嚴格按照農技要求進行操作。草害嚴重的藕池宜人工拔除,並將拔除的草埋入藕池田泥中,以增加藕池中的腐殖質。

5.適時取藕及移栽油菜

農曆8月中旬前後,即可將池水放幹,將鯉、鯽魚起捕上市,同時也可銷售少量鮮藕;進入農曆9月中上旬,可陸續出售肉鴨;農曆10月,將鮮藕全部起土銷售(種藕除外);11月初,迅速打垛,移栽早熟油菜,不再施肥。